婺源有个远近皆知的徽州古村篁岭 这里的晒秋农俗会让人惊艳不已

婺源有个远近皆知的徽州古村篁岭 这里的晒秋农俗会让人惊艳不已,第1张

记忆里

婺源 的名字是与春天连在一起的

油菜花开,山野曼妙

而当我置身于婺源的秋天

看红枫林木与白墙黛瓦彼此映照

盛大的秋收落满人间

恍然深觉

诗意婺源,秋日更胜春朝

“窗衔篁岭千叶匾,门聚幽篁万亩田”

绝开始

这一场诗意之秋的酝酿

来自于 篁岭

这个百年徽州古村落

不拘泥于地无三尺平的先天自然

而在百米落差的梯云上

把江南绝浓厚的烟火民情挂在了天边

意料之外的

生成了世人眼中绝美中国符号

“晒秋”

一砖一瓦,一晒匾一白墙

没有刻意的摆布

金粟米、红辣椒、黄南瓜..铺满屋顶

成串的、成捆的挂在房檐窗边

当晒出来的秋色

填满了马头墙的留白处

秋收的喜悦也爬上篁岭人家的嘴角

处处有笑意

处处皆是生活的圆满

篁岭的晒秋,不单是晒五谷丰登

何尝不是晒生命里斑斓的色彩和生活的零总希望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梯云之上,篁岭晒秋

梯云之下的 篁村

把秋往内收,刻录进书墨画香里

青山搭“笔架”,水塘当“墨池”

稻田铺“宣纸”,古杉作“毛笔”

取名自王维诗句的篁村

名副其实的文房四宝村 ,山水中都浸着墨香

篁村也是余秋雨的故乡

对于这片土地,他这样写道——

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

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

在这个温软静谧的山间古村里

一半人姓余,一半人姓俞

呼来唤去,原来这里所有人都姓yu

是读书三余,是米粮富余

更是历经起伏后,对生活的从容有余

不止人情,建筑也同样被滋养着

不见丝毫开发的痕迹

篁村的徽派古宅久经 历史 ,依然完好

晚闻堂 里,毫厘刀尖之下

非遗木雕 讲述着久远的故事

“ 朝听雀鸣马嘶,暮看斜阳侧林 ”

山野秋韵与文人雅趣

在秋日的婺源并不难寻

更难得的是

走入 婺源古色古香的生活图景

从朝到暮,做一回浮生清闲客

寻寻觅觅,终得理想一隅

厚塘庄园

前身是古徽州的“后塘书院”

百年后经一腔炙热家国情怀的主理人修缮

变成一处 占地2700亩的隐奢民宿

乾隆年间的主体建筑

明清时期的古董家具

厚塘的一砖一瓦都饱含岁月的分量

徽派厢房,厅堂陪巷,雕花门窗

回马廊,美人靠,罗汉床

光是凭栏一梦,便是千回百转,回味悠长

18年来到厚塘庄园的黄磊感叹道:

第二次来到婺源,

被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感动,真是相见恨晚呐!

厚塘

是一梦到徽州的清雅居所

更是一处古典而有内涵的庄园

秋日来此

与日本红枫一期一会

50亩马场里, 骑乐无穷

汗血宝马上的飒爽英姿

是人生新体验那一瞬绝生动的书写

着一袭汉服 ,梦回旧时徽州

午后湖心品茗 ,享浮生之静

清冷秋夜, 天灯祈福

那些看似平行时空的生活

都在厚塘,与我们有了动人的相遇

婺源诗意之秋

对话古今

有山有水,有村落有原野

像诗人一样漫游

将江南的山水长卷,久久地刻画心中

01

篁岭 - 中国绝美乡村,山顶上的徽州古村落,浓缩了婺源的精华秋色

篁村 - 徽派小众古村,余秋雨祖籍,取名于“独坐幽篁里”

厚塘庄园 - 占地2700亩的隐奢民宿,是婺源绝有名的度假胜地之一

02

中国绝美乡村婺源篁岭, 白天 寻找婺源秋日里“绝美中国符号”,探寻“晒秋”民俗起源地; 一次集齐梯田秋色,山间村落,乡风民俗。 览夜景看星河感受静谧。

徜徉篁村田园里,听非遗传承人讲小众古村的故事, 做非遗传统木雕

厚塘庄园 - 古村游赏、马术体验、穿汉服、品香茗

03

住宿是行程中的重要一环

民宿主人是徽派木雕文化的传承人

徽派古宅有五百年 历史 ,正宗的徽派建筑修缮而成

在田园山水间,喝茶清谈,聆听 历史

以百年古村为肌体,以晒秋文化为内核,完整保留了 婺源徽派建筑及篁岭民居风格。由老屋改造的老屋和庭院,带你领略绝本土的乡间趣味。

晒秋篁岭

相较于一些名不副实的仿古景点,婺源有个远近皆知的徽州古村,篁岭。篁岭尤其适合秋日前去,因为这里的“晒秋”农俗会让人惊艳不已。我们悠悠行于其间,细细品味晒秋的韵味。

篁岭顺着山势而建,村中很少有平地,数百栋徽派古民居错落在山坡上。每当晨曦映照,圆圆晒匾里的丰收果实,仿佛一幅古朴而色彩动人的风俗画。

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黄菊,南瓜……任凭秋日的阳光温柔地烘晒着,空气里藏不住这个季节带来的甜蜜感,这是浓浓的秋天味道。

篁岭的居民脸上洋溢着秋收的喜悦。穿行于三百米的“天街”古巷,徽式商铺林立,茶坊、酒肆、书场、砚庄、篾铺,沉浸在金秋之中,窥见百年前的淳朴生活。

当夜幕降临,篁岭民居里亮起了万家灯火,温馨而动人,我们夜宿于此,温柔走进这良夜。

漫步于被多种颜色布满的山谷梯田间,远眺村落里的一屋一瓦,星星点点的晒匾似一朵朵花瓣点缀着篁岭,显得越发娴静。

心形小池塘

悠悠篁村

“在介绍国内好去处的时候,如果不是说大城市、大名胜,而是说村落、田野、城镇,我首先脱口而出要推荐的,一定是婺源。”

——余秋雨

这里是余秋雨的故乡,非遗木雕、有机农场、古栈道、峡谷、田园.......人文与自然在此交融,如诗如画。

篁村尚未开发,原始古朴,游客不多,很多传统旅行团会忽略这里。 非商业化徽派古村 徜徉田园、走古栈道、星空茶席...... 过一回田园诗生活。

❸藏在婺源江湾大道,塘村的厚塘庄园,是庄园主人李见华和妻子耗时十年将明清时期遗存的老宅修建。

白墙黛瓦、水榭楼台、名木古树、桂花、银杏、三角枫、掩映其间…鱼塘旁静静伫立的紫薇树已经有1300年的 历史 了。

每至秋季,不去日本,在厚塘也能遇见「红叶见倾」的盛景。当热情夺目的红叶遇上徽派园林的马头墙,更多了一份老徽州的诗情画意和亲切记忆~

民宿区主楼官厅谦和堂,是乾隆年间的官厅大夫第,整体搬迁而来。请当地的工匠,用绝原本的工艺,将一粱一木一门一一编号,原封组装。

明清的雕花,“四水归堂”的天井,映着天光的回马廊,小姐楼,美人靠,太师椅,罗汉床,视线所及,都是器物经年累月的本来面貌。

很隐奢~每间房间的格局、摆设、内饰全都不同。所有的花窗、门扇、床榻、箱柜、茶几,都古韵十足~

“ 马术体验 ”

“ 古村游赏 ”

“ 荷风品茗 ”

“ 汉服体验 ”

秋已渐深,秋意正浓

这个金秋11月

还你一场难忘的诗意之秋

“春天在夏天出生,秋天在冬天收获。扛着锄头唱着四季歌,就是前世。”曹秀云说,十年前,它还是一个交通不便的穷山窝。村民们保留了几英亩农田来谋生。一些年轻人出去谋生,村子变成了半空心的村子。山好、水好、风俗好,但村民们却是一边捧着金饭碗一边苦于贫穷。为了振兴睡眠资源,当地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村庄有供水和通路,并改善了基础设施。同时,古建筑和民俗得到了保护和继承。“晒秋天”已经成为曹秀云的一份工作,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

“过去,‘晒秋’是为了方便农产品的保存。现在乡村旅游发展了,‘晒秋’成了景观,有的游客会买一些农产品带回家。”曹秀云告诉记者,村里的农产品很受欢迎,价格也上涨了。“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景区深入挖掘徽州古村落的古建筑、阳秋、油菜花海等特色元素,复兴古村落风貌。”黄陵景区负责人吴向阳说。56岁的曹仁来也在他家门口工作。他结束了自己的“流浪”生活,成为负责景区农林景观创作和管理的人。“你可以挣工资,照顾家庭。”对于曹仁来说,妻子也在景区员工食堂做后勤,夫妻双方成为景区的双职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村民依靠景点创业。走在黄陵景区,游客经常可以看到油纸伞、婺源龙灯、卫龙佘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街巷间制作工艺品。越来越多的村民回到古村落发展,经营茶馆、酒楼、书店、砚庄、竹楼等。,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变得富有。"秋季通常是商业最繁荣的时候。"看到村里的旅游业越来越火,村民曹顺林去年开了一家农家乐,现在越来越忙,钱包也越来越鼓。黄陵村人均年收入从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增加到4万元,人均年收入从1.5万元增加到13万元。他们“晒”的是自己的好日子。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艺术家的创作素材。

欣赏秋晒,首先要了解秋晒。秋季日光浴是一种典型的农业习俗现象,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地形复杂,村子里几乎没有平坦的土地,所以我们不得不利用房子的前后和窗台的屋顶来站着把庄稼挂在阳光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传统的农业习俗现象。这种村民晒庄稼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渐成为画家和摄影师追求创作的素材,创造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晒秋”。从农家乐的窗台往外看,我们面前摆着红黄两色的农业物件。背景是徽派建筑,粉墙瓦,碧绿梯田。阿姨拧菊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这样的场景在黄陵随处可见,但在游客心中,却是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647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