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蜡染都分布在哪里?

天安门图画2023-03-26  32

川黔滇地区的蜡染工艺

川黔滇方言区的苗族妇女,用蜡染布品作为衣裙装饰的极为普遍。其中大多数同时以蜡染、挑花、刺绣为饰,在每套衣裙中,三者常固定出现在衣裙的某个部位,不会再擅自改变、挪动。

黔东地区的蜡染工艺

流行以蜡染作为衣着装饰的,目前仍被贵州的榕江、丹寨、三都、都匀等县市的部分地区所推崇。榕江一带的蜡染,多是套染彩色,以“回”字形、“万”字形、锯齿形、长线条为全幅的框架,并在框架的空隙处绘上花朵来填满空白。丹寨县、三都和都匀的女式服装多以蜡染为主要制作工艺。这一带的传统花纹有锯齿线、勾形、半圆形、梅花形、麦芒形、正方形、井字形、制钱形、旋涡形、水中角形。近现代创新的花纹多是描绘物体形态及各种花果鱼虫等,所织染的花枝多似娇柔的长藤,均匀布置于全幅,纹路之间留有空隙。

湘西地区的蜡染工艺

湘西方言区苗族的蜡染,是以薄木板镂空雕刻花纹后,压在白布上,灌蜡汁入花纹内,后来改用石灰、胶汁调成浆状,刷在镂板花纹内,之后再将布放人染缸渍染,最后捞出洗去蜡绘或石灰即成。花纹主要是花、鸟、虫、蝶和几何图形。

我国无疑也是蜡染发源地之一,从大量史料记载和古代绘画中可寻觅一些线索。近年来发掘出土的精美的蜡

染实物更是提供了有力证据,且把我国蜡染起源时间大大推前。陈维稷教授主编的《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认为,蜡染起源于西南少数民族,可追溯至秦汉之际,当时已利用蜂蜡和白蜡作为防染材料制作出白色图案的印花布,早于印度和埃及好几百年。美国人杜马斯 法兰西斯 卡特 在其所著《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西传》一书中说:“现存中国的早期蜡染实物,比埃及、日本、秘鲁、瓜哇所发现的实物要早得多,特别是在敦煌石窟和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蜡染实物足以证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595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