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前把邮运部门称邮电局,就是邮政和电信是一家,邮政、电信都在同一柜台工作,只要是邮电局,进去都能盖邮戳。这时还没有“邮政储蓄”,后来邮政与电信分家,邮政上为了发展邮政,在国家银行的批准下,增加开办了“邮政储蓄”,不能贷款,只能调剂邮政内部的资金需要,这时名称改为“邮政局”。这时邮政业务与邮政储蓄虽然在一个大厅里,但是互不干扰,要想盖邮戳,只能到邮政业务柜台盖销。再后来,邮政上又分家了,就是把“邮政储蓄”改成“邮储银行”了,现在有些地方邮政业务已与邮储银行不在一个大厅里了,(因邮储银行已经归中国人民银行管辖了,但还是要优先提供邮政上的资金支持的)。不管在一起还是不在一起,想盖销邮戳只能到中国邮政的业务柜台。
在北京故宫太和门观众咨询中心可以盖邮戳。
邮政信筒和邮品柜台设置在太和门观众咨询中心,“故宫博物院”专属邮戳也从2013年05月18日开始正式投入使用。
当天来故宫参观的观众们不仅能够在故宫博物院内直接寄出明信片,还可以买到由北京市邮政公司中南海邮局特别限量发行的故宫博物院邮政服务开通首日封和纪念封,并加盖纪念戳。
2013年5月18日的开通仪式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将第一张加盖了“故宫博物院”邮戳的首日封,寄给了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通过这张首日封,架设一道友谊的桥梁,传递真诚的祝福,也珍藏美好的记忆,并激发文化创造力,共同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扩展资料:
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顺治三年(1646年)、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次年重建。
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光绪十四年贞度门失火,殃及太和门与昭德门,第二年三门重建。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首张加盖“故宫博物院”邮戳首日封 单霁翔亲寄冯明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