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中没有具体说在哪座山,直说后羿翻过了九十九座山,然后在一座大山上射日的。
后羿翻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太阳被射落了。
后羿又拉开弓弩,搭上利箭,嗡地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后羿感到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枝箭。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其它的太阳吓得全身打颤,团团旋转。
就这样,后羿一枝接一枝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中了箭的九个太阳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太阳,他怕极了,就按照后羿的吩咐,老老实实地为大地和万物继续贡献光和热。从此,这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晚上从西边山上落下,温暖着人间,保持万物生存,人们安居乐业。
扩展资料
后羿之死:战国时思想家孟子所著《孟子》和西汉初年刘安(前179-前222)编成的《淮南子》都说他是被恩将仇报的徒弟逢蒙暗害的。暗害的手段记载各不一样,有的说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说是用暗箭射死的。总之这位盖世的英雄死在阴谋家的手里。
有的传说里还说,后羿死后英魂不散,变成了打鬼的钟馗神。这一说法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年)根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考证出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羿射日
在当今这个物质需要不再匮乏的时代,人们开始日渐注重文化和精神需求了,于是 旅游 业开始日渐兴盛了,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自是相当可观的,许多地区都开始兴建带有本地特色的 旅游 项目了。中国几千年悠久的 历史 文化,能开发出不胜枚举的 旅游 项目,有不少地区都开始针对 历史 名人和景点开始了争夺。 可有一个人人皆知的文化典故,有两个地区针对这个典故都有景点存在,可这个两个县,却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负面新闻出来,这两个县就是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和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至于这个文化典故,就是后羿射日。
众所周知,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所在,毫不夸张地说,如若没有了太阳了,恐怕人类也就不会存在了。自上古时代起,当时的先民们就对天空中的太阳,充满了敬意和崇拜,并衍生出了众多的神话人物,如中国的夸父、后羿,古希腊的阿波罗、北欧的苏尔、日本的天照大神等等。
在这些神话人物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后羿,有人说他是上古五帝时期的射师,有人说他是夏代中期有穷国君主,而至于其射日的地点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今山西省长治市的长子县,一说是在今江苏省盐城市的射阳县附近,在这些互相矛盾的说法中,究竟哪两个才是正确的呢?
不过到了唐代,这一切就发生了改变。此时的文学大家在创作诗文作品时,多用臣服于夏代的东夷部落首领“后羿”替代原来的“羿”,“后羿射日”的典故,基本就是在唐代出现的,不过仍有学者用“羿射九日”称呼这个典故。
我们暂且先不论“后羿射日”与“羿射九日”的孰真孰假问题,其实东夷部落首领一开始并不是叫后羿这个名字的,而就是叫羿,也被称呼夷羿,他很有可能是崇拜五帝时期的羿,才称呼自己为羿的,而且羿在古汉语中就是善射者的意思, 那么为何夷羿后来又被称为后羿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夏代著名的“太康失国”事件了。
大禹的儿子启,在取代伯益继位为君后,不久就击败了反对其统治的有扈氏,此后国内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了。统治地位得到巩固之后,启就变了一个人,沉迷于声色犬马不可自拔,疏于对太康等子嗣的管教,致使从小娇生惯养的太康在接替父亲启为君后,也有样学样沉迷于游猎享乐不问朝政。由于太康的腐败和不问朝政,致使夏代统治根基的骤降,不满之声遍布朝野。夏代的统治者虽然沉迷游乐,可东方的东夷部落有穷国的君主夷羿,虽然此时臣服于夏代,可志向高远的夷羿并没有放弃击败夏代的信念,随时准备起兵谋反。
在一次太康游猎时,被东方与夏为敌的东夷部族首领夷羿闻知,于是夷羿立即领兵挡住了太康归国的必经之路,兵少势危的太康无奈只能远遁离去,任由东夷部落攻下了夏都。
夷羿虽然攻下了夏都,可由于太康仍然活着且夏代内部有很多人反对夷羿掌权,不敢擅自代夏自立。故夷羿临朝八年后,只能先将太康亲弟仲康扶上君位,再另谋良机伺机夺权。夷羿虽迫于形势暂时不能继任为君,可一直在为这一天的早日来临而做打算,故当时君位虽在少康手中,可君权却在夷羿手中。
仲康在位时,不甘心做夷羿的傀儡,采取了各种手段只为重张权柄,于是他任命大司马胤侯,统领夏王六师,以征伐夷羿党羽,不过由于寡众悬殊被夷羿击败,最终胤侯只得退守河西。听闻胤侯兵败的仲康,不久就忧闷成疾撒手人寰。
仲康虽亡,可夷羿仍然觉得篡夏夺权的时机不成熟,于是又将仲康之子相扶上君位。不过这次夷羿并没有养虎为患,没等到相有机会能够匡正社稷,就将相放逐了并夺位称君了,自认为夏代的第六任君主。因为夏代第二任君主启,通过将“司”字反写创造出了“后”这个新字,并将其用为君主的代称,故在夏代,“后”成为了最尊贵的称号。故夷羿继任为夏君后,才有了“后羿”这个称呼。
不过后羿成为夏君后,并没有吸取太康失国的教训,在君位得到稳固之后,也如同太康一样痴迷于游猎游乐了。后羿不顾武罗、伯因等忠臣的劝告,一意孤行的将朝政尽数委于义子寒浞。
寒浞在掌握权柄之后,又与后羿新纳的少妃—年仅十八的纯狐私通,两人密谋寻机杀死后羿并夺取王位。寒浞、纯狐二人通过三年时间,首先采取各种手段相继害死忠于后羿的几名大臣,以孤立后羿。三年后,寒浞见朝中众大臣多半都归附于己,于是开始谋划夺权了。
不料,在事发前,后羿发现了寒浞与纯狐私通的事情,本欲杀死寒浞,可最终却因为醉酒和长期沉迷声色犬马导致体力严重下降的缘故,最终后羿被寒浞反杀。后羿死后,寒浞立即自立为君,并改国号为寒。 不过最终寒浞也没能逃过被诛杀的命运,最终被夏君相的遗腹子少康杀死,其国也被少康所灭,史称“少康中兴”。
通过“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弑君”“少康中兴”四个事件就可以看出来,羿与后羿有很多共同之处,如两人都擅长射箭,且各自妻子都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一个吃了长生不老药,一个与贼人通奸并弑夫),羿留下了一个太阳,后羿虽然不是出于本心,可也给夏代留下了一个遗腹子,才使夏代能够中兴(夏这个字本身就与太阳又很深的联系)。正是由于羿与后羿这些共同之处,才导致后世有人将两人混为一谈了。
可为何是在唐代而不是其他朝代,两人才被混为一谈呢?其实读者通过唐玄宗的生平,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了解唐朝的读者肯定都知道,唐玄宗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势力等关乎唐代生死存亡的重大事件中,发挥了何其大的作用。可以说,如若没有唐玄宗,唐朝很有可能提前二百年就灭亡了。可唐玄宗在执政晚年,由于国家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唐玄宗彻底的放纵自己,终日与杨贵妃寻欢作乐,摒弃前期优良的政策变得骄奢淫逸起来,放任官民矛盾、内地与边关矛盾等、将相不和、外重内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顾,只知将朝政先后尽数委任与李林甫、杨国忠二人,致使二人把持朝政数十年之久,且弃张九龄、王忠嗣等众多良相名将不用不说,反而为了保住权利,不惜杀了王忠嗣,若不是安禄山等反贼自相残杀,且大唐仍有如郭子仪、颜真卿、张巡、许远等众多忠臣,否则的话大唐早已不复存在了。
看到这里,想必各位读者早已心中有数了,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借古讽今的传统,后羿与唐玄宗有如此多的共通之处,文人不敢说唐玄宗,难道还不敢说早已作古的后羿了嘛?
“后羿射日”这则典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人民大无畏、坚持不懈的精神, 不管这九支箭究竟是谁射的,也不问究竟是在哪里射的,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市和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都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只需要将这种大无畏、坚持不懈的精神发扬光大就足够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司吾
后羿从来没有射过太阳!
事实上,历史典籍里记载着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叫做"羿",是天帝俊的手下,射日的故事发生在三皇五帝尧帝的时期。而后羿,则是夏朝东夷部落的首领,乘着夏王太康出猎的时候,发动了政变,偷袭了夏都,一度权倾天下。可惜后羿沉迷酒色,不问国事,不久以后被手下寒促夺权,自己身首异处。
这两个人,由于都是擅射,而且都处在没有文字实物的上古时期,所以后来就被人搞混了。为了区分起见,射日的那个我们称为大羿,他是神!否则怎么能射下太阳呢?乱夏的那个才是后羿,只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叛乱分子罢了。
所以后羿射日,实际上应该是大羿射日,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地理书,记录了上古时期很多神话故事。在《山海经.海内经》中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帝俊,就是传说中的昊天上帝,同样是山海经记载,“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意思就是帝俊有个老婆叫羲和,生下了十个太阳,每天在甘渊这个地方给太阳洗澡。那么很显然,帝俊就是这十个太阳的爸爸了。而大羿,则是帝俊手下的神将。帝俊赐给他红色的弓和系着白色飘带的羽箭,让他到下界,也就是人间去帮扶百姓,斩妖除魔,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大羿就带着弓箭下凡去了。
现本的山海经中,关于大羿的记载就这么一句话。但是实际上《山海经》已经遗失了不少,我们从古人的笔记注释中还可以找到《山海经》中关于大羿射日的记载。
唐人成玄英《山海经·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说明古本《山海经》确实记载了中有大羿射日的故事,但在后来失落了。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关于大羿射日的完整故事,则是西汉时期《淮南子》根据上古神话和历代记载整理的。
说的是大羿下界之后,“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也就是大羿带着神赐的弓箭,杀鸡儆猴,先干掉了残害百姓的九婴、大风两个怪兽,希望天上的十个熊孩子看到了能收敛一点,乖乖地按天道运行。可是这十个熊孩子玩疯了,根本不听劝啊,大羿火了,拉开神弓,刷刷刷一连射下了九个太阳。
帝俊一下傻了眼,我只是让你去吓唬吓唬这几个娃,你怎么把他们都射死了呢。一怒之下,将大羿流放人间,再也不许回到天界。大羿很郁闷,于是其他的几个凶兽倒了大霉,猰貐、凿齿、封豨、修蛇被他一个一个干掉了。
但是即便如此,帝俊仍然不肯让大羿回到天上,不过我估计应该是羲和不肯。毕竟帝俊统治神界,然后将此重任托付给大羿,可见对他的重视,但是架不住羲和的耳边风啊,所以大羿为了回到天界,到昆仑山找到了西王母,要来了不死药。心说就是恢复不了神的身份,能长生不老也不错啊,谁知他的老婆嫦把不老药给吃了,飞上了月宫成了女神,只留下大羿孤零零地在人间。
两个女人,毁了大羿的一生!
最后说说大羿之死。
大羿流落人间,收了一个徒弟叫逢蒙,逢蒙技成之后,为非作歹,但是顾忌自己的老师,于是一天偷偷地用桃木棒把大羿给打死了。大羿死后,天帝想起他这些年在人间的贡献,将他封为布宗神,以镇天下万鬼。《淮南子·诠言训》“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 这也是后世驱妖人使用桃木剑的缘故。
大羿一生为上司、为妻子、为徒弟所背叛,但初衷不改,造福人间,实乃真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