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娄庄镇的普济寺在哪里

灵璧县娄庄镇的普济寺在哪里,第1张

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根据查询普济寺相关资料得知,灵璧县娄庄镇的普济寺在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位于灵璧的山脚下,前身是“别去观音”。普济寺占地37,000平方米,有六个入口大厅,从南到北贯穿中轴线。

对于信仰佛教之人来说,五台山是最为神圣的地方之一。行走在五台山景区内,时常会看到虔诚的信徒,两步一跪一拜,令人深深折服。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因有五座山峰耸立,称作五台,目前五座台上均修有庙宇。但五座台却很少有人登临。五台海拔均超过2000米,空气稀薄,时有积雪。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民间传说,五座山峰原来是耸立的,后被龙王五个儿子闹腾之后,用尾巴将其扫平了,才成为现在的模样。龙王五儿子后被文殊菩萨降服,现五台山的五爷庙就是祭祀他的庙宇。

文献记载,五台山最早为神仙方士的居所,名叫紫府,是道教胜地。《清凉山志》载,佛教祖师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到了汉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影响日盛,成为佛教圣地。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二人在此建寺。于是大孚灵鹫寺,在此修建,成为中国最早的寺院,大孚灵鹫寺是显通寺的前身。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的佛教发展达到了第一个巅峰时期。

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

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到了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巅峰。

唐朝《古清凉传》记载,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那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

从唐至今,经历多次变迁,五台山寺庙建筑遭到多次破坏和重修。目前台内外尚有寺庙47座。其中佛光寺和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显通寺(灵鷲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瑛寺被列为「五台山五大禅处」。

台怀镇是寺庙集中分布的地方,是五台山佛事活动和经济生活的中心。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在五台山,人们把台怀地区(即现在的台怀镇)称为“台内”,其它地区则称“台外”。

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中的《游五台山日记》里写道:

“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湾(湾与怀的音义皆同),此诸台环列之概也。”

【东台望海寺】海拔2795米,面积100余亩。台顶望海寺,隋代建寺,元代重建,明代重修,内供聪明文殊菩萨。大雄宝殿为多边型建筑,殿外立柱为青石雕的龙。

【西台法雷寺】海拔2773米,面积300余亩。台顶法雷寺,小部分已倒塌,内供狮子吼文殊菩萨,在佛教传说中,文殊菩萨以狮子为坐骑,象征其威猛。

【南台普济寺】海拔2485米,面积200余亩。台顶普济寺,内供智慧文殊菩萨。普济寺古老,各殿类似窑洞,有的建于清康熙年间,石砌的墙、石板铺的瓦。

【北台灵应寺】海拔3058米,面积达400余亩,是五台山的最高点,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台顶灵应寺,内供无垢文殊菩萨。

【中台演教寺】海拔2894米,面积200余亩。台顶演教寺,内供儒童文殊菩萨,新建成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气度非凡。

中台的山脚向上有灵鹫山菩萨顶,乃缘起第一寺,加持力特别大。前有大白塔,是五台山中心标志。当年罗汉摄摩腾尊者以神通观出内有舍利子,是最重要的圣迹。

白塔的边上就是最为有名的五爷庙,相传祭拜后非常灵验,所求之事3年内必定实现。

读者们,关于“五台山的 历史 ”,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上海没有普济寺,而有上海普陀寺。垍头条莱上海普陀寺,地处普陀区兰溪路399号,是上海非常有名的寺庙之一,也是年代久远的寺庙之一。

这座寺庙非常的古朴,白墙青瓦,虽然没有金碧闪耀却显得无比的清净,普陀寺那的地砖非常有趣,有莲花,有云朵。正可谓步步生莲,梵音缭绕,古韵十足,整座庙内更是古迹斑斑,景点众多,建筑风格也极具特色。

寺庙传说

日本高僧慧锷来中国云游五台山,他很想请其中的一尊檀香木雕刻的观音像回日本供奉。方丈见他虔诚,便赠于慧锷。慧锷三次起航,欲东渡日本,却被风暴、云雾、铁莲花三次所阻,不得不将这尊观音像就近供奉在普陀山双峰山下。

这尊观音久住普陀山,见诸多庙宇庵堂挤于一山,思量去一凡地;为一方百姓普渡众生,便决意选择了东海之滨——杭州湾北岸的古镇柘林一带。于是施展佛法,风起云涌,径直漂到杭州湾北岸的海边。

正在捕鱼、拾海鲜的渔民见观音从“海天佛国”普陀山方向徐徐渡来,跪拜之后,便合力将观音请进海塘内,供奉在一邬姓渔民家中。消息传开,方圆百里渔民,烧香叩拜,祈求这尊从普陀山来的观音保佑风调雨顺,出海平安。观音也特别显灵,逐渐使杭州湾北岸一带成了渔米之乡,膏腴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552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6
下一篇 2023-03-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