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口岸2021年开放时间是2021年2月15日。
珲春口岸是吉林省唯一对俄开放的陆地口岸,可直通俄罗斯扎鲁比诺、波谢特、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城市,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珲春口岸进出口货物涉及海鲜、蔬菜、汽车、木材、液化气等数十种产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经贸合作提供了动力、释放了潜能。
珲春口岸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设计年过货能力为60万吨,过客能力为20万人次,已累计实现过货18万吨,出入境人员7万人次。由于珲春口岸过客货量逐年增长,于2000年进行二期工程建设。
二期工程设计验放旅客能力为30万人次/年,共设10条旅检通道,高峰时最大验放能力为2400人次/日,过货量设计为60万吨/年。
珲春公路口岸年设计过货能力为60万吨,年过客能力为60万人次,出入境货物通道各2条,旅客通道各8条。2006年进出口货运量8万吨,进出境人员18.7万人次;其中珲春-俄扎鲁比诺港-韩国束草陆海联运航线2006年114班次,过货4万吨,旅客3.6万人次。
珲春对朝有两个口岸,即:圈河口岸、沙坨子口岸,都是公路口岸,其中走圈河口岸到朝鲜较多,圈河口岸是以图们江为界的对朝鲜的口岸,与朝鲜的罗先市自由经济贸易区的无汀里口岸相对应,该口岸距市区39公里,距朝鲜罗津港48公里,是中国与朝鲜罗先市直接相通的唯一通道。圈河口岸是我国直接进、出朝鲜罗先自由经济贸易区的唯一陆路通道。该口岸位于珲春市的东南部,距市区43.1公里。圈河大桥始建于1936年,1937年开通使用。圈河口岸历史上曾经是重要通商口岸,解放后一直作为国家二类口岸运行,是中朝边民探亲往来的重要通道,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就是从这里跨越的图们江。
对面是朝鲜元汀口岸,该口岸距朝鲜罗先市51公里;距朝鲜先锋港36公里;距清津港127公里。
1997年1月国务院批示,同意圈河公务通道允许通行第三国人。1998年12月17日国务院以国函[1998]111号文正式批准设立圈河口岸。2004年4月11日,圈河-元汀口岸正式实行星期日通关制度,开创了中朝口岸星期日通关的先例。
查验楼于2000年4月动工兴建,设计年过货、过客能力为60万吨、60万人次。总建筑面积为3752平方米,当年底正式交付使用。
2006年,珲春圈河口岸进出口货物171526吨,出入境人员130665人次。2007年截止到7月份,进出口货物8.8万吨,出入境人员10.7万人次,出入境车辆25653辆次。
中朝珲春沙坨子(公路)口岸是吉林省通往朝鲜的重要陆路口岸,距珲春市区11公里。
对面是朝鲜庆源郡口岸。
沙坨子口岸大桥始建于1936年,长423米为47孔桥,其中中方占39孔。作为国家二类口岸,沙坨子口岸是传统的民间贸易口岸,改革开放前,主要为双方边民探亲往来服务。
自1985年起,开始过货,沙坨子口岸设施较为陈旧,规模较小,口岸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联检设施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产权属于各联检单位,配套设施有锅炉房、边检营房、查验场地等。
沙坨子口岸设计年过货能力为5万吨,过客能力为5万人次,经过近年来的改造,目前高峰期过货能力可达10万吨,过客能力可达10万人次。
2006年,沙沱子口岸合计进出口货物20275吨,出入境人员15637人次。2007年截止到7月份,进出口货物1.7万吨,出入境人员7367人次,出入境车辆2170辆次。
开放了。
珲春口岸是吉林省唯一对俄开放的陆地口岸,可直通俄罗斯扎鲁比诺、波谢特、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城市,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珲春口岸进出口货物涉及海鲜、蔬菜、汽车、木材、液化气等数十种产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经贸合作提供了动力、释放了潜能。
珲春口岸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设计年过货能力为60万吨,过客能力为20万人次,已累计实现过货18万吨,出入境人员7万人次。由于珲春口岸过客货量逐年增长,于2000年进行二期工程建设。
在珲春的朝鲜会社申请下发一份商务考察邀请函,就可以去朝鲜了。邀请函的期限是一个月,在一个月的期间内在朝鲜的罗先市可以随进随出,自由活动,想去考察做生意的人必须以这种方式过去。
也可以在珲春找去朝鲜的二日游团,由旅行社统一办理相关出境手续后,才能由旅行社带领,由圈河口岸统一出境前往朝鲜。
珲春市(满语:Hunchun)位于吉林省最东端,图们江下游,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边境窗口城市,与俄罗斯、朝鲜山水相连,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