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 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36年首先发现于良渚镇,1959年命名,存在年代距今5300—4300年。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大遗址,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良渚遗址群所反映出来的以原创、首创、独创和外拓为特征的“良渚精神”,是中国文明传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
余杭怀古一日游:
线路特色:体验良渚文化精髓。
线路设计:小白菜文化园良—渚文化遗址—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陆羽泉
良渚文化村:
交通:地铁2号线(良渚站)下车后换公交,乘372、389、b支8、b支8区间等公交车在良渚文化村站下车可达。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用时参考:2-3小时
文/垚烨上周从植物园回来,周夫人就嚷嚷着要去良渚文化村看樱花,我说那就这周六去吧。
良渚在杭州的西北部,离我们住的地方比较远,于是我们早早就起床了,大概9:00就出发了。
从我们住的附近地铁站到良渚地铁站,大约有二十几个站,行程1小时零10分钟。
到了良渚地铁站,看到广告屏上挂着一句话,良渚: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以前听说过良渚文化,印象中这个地方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村落。看到这句话的时候,隐约感觉到这个地方的文化不是地方的,而是代表整个中华文化的。
因为从研究的角度看,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良渚可以证明中华民族的确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化。
但我不知道的是,良渚凭什么去证明这一点?
我知道良渚有一个博物馆,据说是全国有名的,如果我们去到这个博物馆,应该能探寻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遗憾的是我们到达博物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6:30了,博物馆已经闭馆了。因此我们依然没法得知这个答案,这也许是此行最大的一个遗憾。
我也在思考,这次行程的安排似乎并不周密。实际上我们应该把博物馆这个景点放在游玩的必须计划之内。因为这个地方很重要,它是解开我心中疑惑的重要线索。
作为一个以文化立村的地方,良渚所有的历史和文化理应会在那个博物馆里集中展现。而我们硬生生地错过了,实际上我们来的比较早,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探寻这个博物馆。
只是我们在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停留的时间太长了。这个地方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而它真正吸引游客的秘密,一个是樱花,另外一个是晓书馆。比如周夫人就是冲着樱花而来的,而我主要是冲着晓书馆而来。
不过周夫人还是挺失落的,由于来晚了一个星期,樱花已经长叶子了,只有有熙熙攘攘的几枝残花还挂在叶子的中间,目前已经没有欣赏的价值了。
好在我们在樱花大道隔壁的一条小河边,偶遇上了开得正热烈的梨花,雪白雪白的,衬着隔壁翠绿翠绿的柳树,颜色光彩夺目,倒也是春天里一道难忘的风景。
周夫人很快忘记了樱花,立刻投入到了梨花的怀抱,开始拍照赏花。这是春天的好处,即使你错过了这一种花,你仍然可以遇见另一种花。
除了梨花,隔壁空旷的田野上,还长了密密麻麻的油菜花,很多游客在上面放风筝拍照。
我是最喜欢油菜花了!看到大片大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我总能想起小时候父母带着我们三姊妹到油菜花田野去拍照的情景。那时候我大概只有两三岁吧,那样的场景不断在我的脑海出现,温暖而感动,美好又难忘。
今时今地,我又带着儿子来到了一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里,如果他像我一样大了,会不会也能想起这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依然觉得美好难忘呢?
这次来良渚,我自己最想去的是晓书馆,这个书馆我没有来过,我想很多人也没有来过,但他的名声早已传遍神州大地。
它有名气,我想倒不是因为它真的有多么特别。我进去看了,从书馆的摆设的角度还真没有发现它的特别之处。
如果真要说几点特别之处,我想也是有几点:第一,它是一个公益性的书馆,游客只要预约均可免费进进入参观或者阅读;第二,它坐落在由日本知名设计师设计的一座建筑里面,这个建筑的确挺别致的,很有格调;第三,最重要的它的这个书馆的馆长是知名的人物是高晓松。
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个书馆的名声可能大过于它是一家书馆的实质。大部分来到这里的人,都是风尘仆仆从远方赶过来的。我很难想象,游客还有心境在里面静静的看上一两个小时的书。
大部分游客也许都是慕名而来,在里面选择合适的地方拍一张合影,以此留念,仅此而已。
良渚这个以文化立村的地方,的确需要这样一张金字名片。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可以说是高晓松成就了这个书馆,也可以说是良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高晓松的这个书馆。
晓书馆是我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也许是因为我比较喜欢书,也许因为周边似乎没有更好的去处了。
我想我是不会再来良渚这个地方了。如果一定要来,一定是周夫人再次拉着我去吃那道川菜馆的泡椒鸡杂。她在回来的路上,不断地赞扬那道菜,甚至说这道菜是她来杭州之后吃过的最好吃的菜。
我有点感慨,从良渚文化村回来,我们没看到良渚博物馆,没看到樱花盛开的美景,能让我们最惦念的竟然是良渚美食街的一道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