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书愤》中的“瓜洲渡”和“大散关”是什么地方

陆游《书愤》中的“瓜洲渡”和“大散关”是什么地方,第1张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原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注释:⑴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书,写。⑵早岁:早年,年轻时。那:即“哪”。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⑶“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气,气概。⑷“楼船”句:此时作者三十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水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土的愿望化为泡影。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⑸“铁马”句:孝宗乾道八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陆游人其军幕,并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其间,他曾亲临大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收复故土的愿望又一次落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⑹“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自许为是“塞上长城”。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⑺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⑻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名世:名传后世。⑼堪:能够。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杜甫《咏怀古迹》诗之五称赞诸葛亮说:“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中国自古以来就设有许多重要的关隘,它的作用是守卫地方平安,抗敌千里,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关隘又是中国古代的交通要塞,所以,在所难免的又称为了兵戎之地,特别是陜西关中地区。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四关的四大重要关隘,这四座关隘控制着关中地区几个主要方向的出入通道。那么,关总四关是哪四关呢?且,关中四关分别位于现在的哪里?关中四关又有那些著名的事迹,一起来看看吧。

关中四关是哪四关?

所谓的关中四关指的是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而其中的函谷关在东汉时期被潼关所取代。以下是关中四关的介绍。

关中四关分别是现在的哪里?

函谷关:后世多有营建,并且名字也改成了潼关。黄河自上游西来,纳渭水后折而向东。从这里开始的大河两岸,大自然充分展现了她的鬼斧之功:南北两岸,华山、崤山与中条山夹河而立,高岸深谷,险峻非常。关中与中原之间的通道,穿越华山和崤山北麓的山地,延绵数百里,尽皆“车不方轨”之险阻。函谷关当道依险而立,控扼东西。

武关:位于今陜西省商州东南近两百里之地。汉江支流丹水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切开 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这条通道沿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直达蓝田,逼近长安(咸阳),向东南下行,可达南阳盆地。武关正在其东南出口凭险而立,为关中之东南门户。

大散关:位于今陜西省宝鸡市西约五十里。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为嘉陵江上游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往来的一条重要通道。大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险而立。此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所必争。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无以图关中。

萧关:又名陇山关,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陇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天然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合流穿切形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险峻,而泾河方向进入关中较为容易。萧关即在陇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除了这四塞之外,还有一处渡口必须要提。这是个黄河渡口,名为蒲津,扼守该渡口的重镇叫蒲坂。位于今山西省蒲州,西临大河。这里是自山西进入关中的一条极为重要跳板,同时也是自关中进入山西的桥头堡。

关中四塞,加上一个蒲坂,可谓险固。但纵观中国古代统一进程,兴起于关中的政治势力,凡在政治上奋发有为者,都不以四塞为限制,而是采取更为积极的进攻态势。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关中这块土地上,先后崛起了秦汉和盛唐,整个关中平原成为了中国最早开发的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需要,关中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少不得历代统治者陆续修建关隘。

如若您有幸来到这个地方那你一定要去看看那个守卫著一方土地洒满了英雄鲜血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着天下第一关的潼关,还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散关,更有着进占洛阳三川河谷,尽有崤函之险的函谷关以及关中及其周边的40余座古关,感受下那时的历史情怀。

好了,以上就是中国的我在对关中四关是哪四关以及关中四关分别是现在的哪里等问题作出的解说,如您想要了解更多与关中四关相关的历史古迹,敬请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467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5
下一篇 2023-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