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背靠安徽省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在城南的包河畔,有一狭长小岛,三面临水,莲荷盈盈,花木繁茂,绿树掩映。其间隐显着一座白墙青瓦、素朴典雅的古典建筑,这就是包公祠。它是以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少年时的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 另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
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
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享堂西面配以曲榭长廊;东面有一六角龙井亭耸立,内有古井,号“廉泉”。亭栏画栋顶端雕有浮龙,晴天白日,龙影映人井底,随着井水晃动,如龙飞舞,俗称“龙井”。
清末举人李国苇根据传说写了《井享记》,发出“抑或孝肃祠旁之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是未可知也”的议论,世人改称“廉泉”。其祠四面环水,正门朝南,西廊陈列包氏支谱、遗物、包公家训和包公墨迹,以及有关史册资料。祠四周即包河,相传生红花藕,断之无丝,“包老直道无私、竟及于物”,因此传为佳话。与包孝肃祠紧连的是包河南畔林区的包公墓。
巧断牛舌案的故事:
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包拯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佩服的五体投地。
包公祠位于合肥城南包河岛上。包公原宅在合肥城内镇淮楼凤凰桥巷,巷内有包公读书台,当地人称“香花墩”,知府宋鉴在包公曾读过书的城南包河岛上修建包公书院(后改名为包公祠)。后人为了纪念包公,遂将故宅香花墩之美名移称于此。
祠始建于明宏治年间(1488年~1505年)。平面为一封闭三合院,正房和两厢内外有廓,人口为一楼跨两厢的山墙,中间高,两头低,成一阶梯形,中间入口门洞用海棠角,两旁人口为一拱形洞门,通厢房外廊。大殿内有包公坐像、碑刻。祠东南角有一个六角龙井亭,亭顶龙头倒映井中清晰可见。祠前有石级经木桥(现改为坝)通河南岸山门,门前有影壁。
祠和亭都造型素雅、简朴,体现包公廉洁奉公的美德,极富有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