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藏小馆·湘菜 | 这大概是全北京最下饭的推荐

私藏小馆·湘菜 | 这大概是全北京最下饭的推荐,第1张

湘菜,是中国人吃辣地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湘菜的辣,辣在本源,小米椒、螺丝椒、朝天椒各种椒,味道虽是各不相同,却能勾起 食客对湘菜相同的“馋意”。

好吃的湘菜,很少出没于人群熙攘的商圈,多数藏在七弯八拐的小巷,来往食客大多说着乡音,不看菜单叫上几个小菜,三两好友拎一瓶美酒,大家围坐一起畅谈至深夜。

那如何判断一家湘菜馆是否好吃,答案就在于餐馆里有没有人喊: “老板! 再加一碗饭!

盛满菜品的瓷盘里,是最忠实的味觉记忆,鼻尖被辣味激起一层薄汗,麻酥酥的感觉从舌尖传遍全身,吃饭时一鼓作气,收尾撂下碗筷抹一把额头的汗珠, 这一顿,才算是吃好了。

这一次,吃不胖天团去往驱车两小时才能到达的东六环外,又至人声鼎沸的三里屯商圈,再到 科技 大厦鳞次栉比的中关村, 从长沙到娄底再到湘西,就等你去尝这一口。

湘菜香

NO. 1

地址 :通州区宋庄小堡村北街28号(宋庄入口)

俗话说: 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家湘菜馆真是深得其精髓。

店开在东六环外,招牌都只能看到两个字,去那吃饭还要卡好时间,早了要在门口等开餐,晚了老板就不接单了。

馆子里十余张桌子,饭点总是人满为患。散客可拼桌,几桌散客凑成一起,饭吃完了朋友也交上了,如果你问什么菜好吃,老板说随便点都好吃。

后厨飘来的阵阵菜香,和按耐不住看向别人饭桌的食客, 足够让老板说这话时胸有成竹。

来这的食客大多都是湖南本地人,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老饕,还有人开车一两小时最终还是在外等位,所以要吃到这里的饭,需要一点耐心。

这家上菜一律用白瓷碗, 瓷边缺口是来往万千食客的最好证明,菜里藏着的烟火气,只有品尝过的人才最知道。

饭只管一桶一桶的点,拍个照的功夫,同行的人饭碗就下了一半,果然好吃的就要抢着吃,不然就没有了。

黄瓜清甜,紫苏发出的草木香气混合在一起,爽口又好吃。看起来像味道很重,但是入口有种家常菜的感觉, 菜里掩藏不住的烟火气,是“家”的味道。

金钱蛋外皮焦香, 蛋黄用舌尖一压就能成沙 ,螺丝椒提香,辣椒的烈性中和了食材的腥味。

蛋白Q弹,蛋黄软糯,让人根本停不下筷子。对于不爱吃全蛋的人来说,这道菜会打破你的原有认知,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萝卜干炒 腊肉 , 作为湘菜必点,一点都没有辜负它的名头。

风干的萝卜干没有被时间带走它的滋味,很好的保留了萝卜的汁水,不柴不干恰到好处,腌制的 腊肉 ,肥而不腻入油锅一炒,肉香四溢。

加上几根大蒜、几捧辣椒提味去腥, 这美妙的滋味,只有舌尖才能知道。

柜台上摆放的,是老板自家做的 剁椒、腐乳,红通通的颜色格外诱人 ,老板说很多人买完远渡重洋带去海外,就为吃上这一口。

买了两罐回家,没想到一周就吃个精光(真不是我吃的多!)

望湘园

NO. 2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01号朝阳大悦城F7

不得不说, 干锅煮出汤汁完全就是犯规的操作 ,牛蛙在咕噜咕噜的汤汁里,吸取着泡椒的酸辣,酸笋和青笋一齐打底。

蛙肉紧实弹牙,吃下一口根本停不下来,只想着以汤泡饭,大快朵颐一番。

虽是凉菜,但上桌之后还是被猪蹄的香气所吸引。

小米辣姜末蒜末和麻油一起调成的酱汁,跟温热的猪蹄拌在一起,激发出猪蹄肉原本的香气,猪蹄倒不是特别软糯,甚至有些难嚼, 但酱汁和猪蹄配合的恰到好处, 只是以辣度来说实在是不够“湘味“。

农家小炒肉是当仁不让的湘菜代表选手了,光是提起这几个字都感觉自己饿了。

望湘园的小炒肉味道不错,点单时可选普通肉和宁乡花猪肉,两者的区别只在 宁乡花猪肉在油脂上更肥厚一些 ,炒制出来自然味道也诱人很多,辣椒味道温和,解掉了吃肉带来的油腻。

只是辣味整体偏温和, 一度让人怀疑走错了馆子。

望湘园的糖油粑粑,像是懒蛋蛋一样软趴趴瘫在盘子里,只有在用筷子戳开的瞬间,才觉得内里有韧劲,味道也有些普通了。

越来越湘

NO. 3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路71号

网评海淀区热门湘菜第一名,店铺开在程序员扎堆的中关村, 光是这两个Title,就不免让人心生好奇。

点菜以拿签的方式进行,半开放式厨房,师傅在里面颠勺,食客可以看着自己点好的菜品从下锅炒到盛出锅,餐厅的主体部分全以木头制成,有种浓郁的田园风。

原先有的酸辣鸡杂已经退出了菜单界,取而代之的是这款特色鸡杂,鸡杂和成沫的鸡蛋炒在一起, 香辣的味道被剔除了一大半 ,剩下的只有鸡腥味,实在让人爱不起来。

在吃这家店之前,就听闻这家臭豆腐能在全北京的臭豆腐界站稳脚跟,可没想到端上来的臭豆腐不臭,尝一口也只觉得微辣。

咬下去外皮焦香,内里中空,豆腐的汁水完全爆裂在口腔中,脆萝卜干在口中嚼的咯吱作响, 辣味这才卷土重来,袭击你放松的味蕾, 不愧为超过文和友的臭豆腐。

越来越湘除了臭豆腐有名,另一道湘味名吃——糖油粑粑也能拔得头筹。

一上桌就能被它的外表吸引,甜浆轻薄的挂在表面,加上几粒芝麻, 像是瓷器一般好看, 粑粑入口劲道却不沾牙,内里柔韧的力量尽显,真不愧为一匹黑马。

盲点一份青椒炒肉米粉,但令人有些失望,米粉不韧,辣椒炒肉的汁水没有渗入米粉里面,不得嗦粉精髓。

湘彬萱

NO. 4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园翠微大厦北侧 美食 街

身边的湖南朋友一提起娄底,只会说: “娄底菜辣得很咧。 天团整团不信,却被啪啪打脸,在诸多湘菜都改良的北京,娄底菜一如既往的辣翻味蕾。

新化三合汤用的油叫“山胡椒油” ,是娄底当地才会有的特色油,在下单前服务员会反复询问用正常油还是山胡椒油,有可能会受不了这个味道,这不由得让人好奇这一口正宗的“娄底味道“,到底是怎么样的?

初入口, 汤底就像是薄荷加香茅熬了三天三夜 ,这样猛烈的味道,一瞬间就能去掉牛肚牛血的腥气,喝完两口,感觉像是喝了一碗加强版冬阴功汤,味蕾完全被主导,喝到上头。

酸萝卜和肥肠的结合,光是在菜单上翻翻,就让人挪不开眼。

酸萝卜是经过腌制的白萝卜,口感酸甜带着一丝辣味,肥肠洗的干净,切成细条和酸萝卜一起不停翻炒, 萝卜的酸味渗透进肥肠,肥肠的香气和酸萝卜一起 ,打开味蕾,又辣又爽真是太刺激了。

新新湘菜馆

NO. 5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二条8号

中午十二点,这家餐厅根本挪不开位,来这吃饭的人,秉持着胡同里的苍蝇馆子,才能知道食物最本真的味道。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切成块状,瘦肉的劲道和肥肉的软糯混合在一起,香料散落其中, 黑色钵子被炉火烧得滚烫,肉在钵子里煨的软烂。

端上桌夹起一筷送入口中,肉香四溢入口即化,嚼上几口肥而不腻,唇齿间留下了奇妙的微甜滋味,这大概就是吃肉的幸福。

烟笋是湘菜中著名的菜品,将新鲜的笋用熏制的方法制成烟笋,在每一口的滋味中尝出笋的鲜嫩和草木熏制的清香。

烟笋和 腊肉 的组合,无疑是封存时间的最好例证, 腊肉 被高温激发出的油脂和烟笋混合在一起,不吃三碗饭都对不起这道菜!

酷 湘

NO. 6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29号412室

这是藏在百子湾的 美食 秘境,进大门之后蜿蜒的竹林,轻舟罗扇,让人根本猜不到这里是吃湘菜的。

一看菜单, 有它,就知道来对了地方!

臭鳜鱼是酷湘的招牌菜,徽派臭鳜鱼多用自然发酵, 湘味臭鳜鱼则用臭卤腌制 ,虽然气味闻起来令人对它印象不怎么样,但只要一下筷子,就停不下来,没有人能拒绝臭鳜鱼的鲜香美味。

酷湘的在臭鳜鱼做好后,再将片成薄片的酸笋和激发香味的紫苏倒入碗中,一起炖煮,虽然叫臭鳜鱼,可它是真的香。

红苋菜这个名字,就代表了这个菜不太一般,只要高温烹煮后,就会呈现“赛博朋克”粉色。

酷湘的骨汤湖南红苋菜, 汤色被苋菜染红,充满浓浓少女心, 汤底浓厚有着淡淡的骨香,咸淡也刚好合适,在黄昏时刻吹着微风,自然是非常惬意了!

湘 肠 香

NO. 7

地址 :朝阳区姚家园路团结湖东里甲3-1号

此次探店中唯 一一 家主打肥肠火锅为主的湘菜馆,除了招牌肥肠火锅,还有鱼杂火锅等等,总之就是不爱炒菜!

肥肠薄嫩Q弹, 食材处理的很干净,没有一丝腥味,吃起来很过瘾,咕噜咕噜的声音里传达的是满满的诱人食欲,除了会越吃越咸,没有别的缺点,还能下各种蔬菜、豆皮,是真正的美妙火锅了!

肥肠火锅真正的宝藏部分,在于一份刚出锅的泡饼,把饼浸泡在火锅里,稍微煮个几十秒, 泡饼里吸满浓浓的汤汁,一口咬下去都是肥肠火锅的香气 ,实在没办法停下筷子,只能晚上出去多跑几圈!

肥肠火锅吃完,再来一道特别点的甜品,蜜汁糯米枣。

红枣去核包裹一团紧实的糯米,外面再浇上一层蜜汁, 老板说这道菜别名: 心太软 ,不吹不黑,这道菜好吃到一点都不忍心咬下它。

永州驻京办

NO .8

地址 :丰台区高楼村49号

永州血鸭的好,一吃忘不了。

血鸭好吃,但菜色总是让人有些害怕,一盆猪肝色的鸭子让初次品尝的人,很难果断下筷,但血鸭的魅力就在一次大胆的尝试之后。

均匀的鸭块裹着血浆,鸭肉肉质劲道, 味道很香却不辣,是妥妥的下饭利器了。永州驻京办的血鸭不仅味道好,分量也大,三两个人吃小份都吃不完。

店员打包时候告诉我们,血鸭真正的精髓在第二次回锅翻炒,鸭血焦香鸭肉入味,风味比刚出锅更胜一筹。

在北京吃到的东安鸡,大多经过改良带着甜味, 永州驻京办的东安鸡,生来就不安分 ,鸡肉藏在仔姜和泡椒之下,吸满酸甜的汤汁。

其中最鲜明的酸味,来自于永州地区的米醋,吃完鸡肉汤汁带回去泡饭、拌面样样好吃,简直令人惊喜。

红薯尖是永州驻京办的“特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红薯尖就种在后院。

每天都有大师傅浇水,精心培育才养成这些秧苗,味道自是不用说, 菜尖的部分鲜嫩多汁,空口吃能品尝出其中的丝丝甜味, 除了清炒没有比这种更好的吃法。

辣炒魔芋豆腐,豆腐有种果冻的质感, 筷子不夹紧就会“咻“的跑掉, 魔芋低卡又好吃,配上泡椒和蒜末,再一次为爱打call。

可能湘菜馆

NO. 9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15号永辉超市底商101-2

这一盘小炒黄牛肉,分分钟夺走你的心。

泡椒的辣和牛肉的嫩相互渗透 ,才能拥有夺人胃口的气味和颜色,空口吃一颗泡椒,又酸又辣,仿佛鼻腔里都冒着火焰。

腊味合蒸,算是湖南人在过年期间才会上桌的菜,主要以:腊鱼、 腊肉 为主,底下垫满茶树菇,用菌类的香气去掉腊味的油腻。

凉拌无骨黑鸡爪,是比小炒黄牛肉更加诱人的存在,鸡爪骨头全盘脱出,没有一丝犹豫。但就算脱去骨头,脆骨也能让你嚼个痛快,咬到脸庞发酸,裹在鸡爪上的辣油香辣十足,就算已经吃撑了,也要再带一份回家。

湘宴老饭铺

NO. 10

地址 :工人 体育 场北路三里屯soho3号商场3306

作为某音上风很大的一家湘菜馆,从它大隐隐于三里屯的另辟蹊径,到和诸多 美食 争一家之地的剑走偏锋,湘宴在随时随地体现着自己的不一般。

剁椒每个地方的做法不同,这一家的做法是将小米辣以盐葱蒜白糖腌制,之后辅以白酒和豆豉一同腌制,剁椒中的辣会被最大程度的激发出来。 鱼头一边剁三刀,既不会散也能入味。

大小均匀的剁椒和去掉黑膜的鱼头结合在一起,鲜美程度更上一层楼,鱼头中的酒香和醋味让原本就细嫩的鱼肉更加Q弹,加上一碗 混上汤汁的白面下肚,真真的是人间好滋味。

小炒肉的汤汁和米饭相得益彰, 热气腾腾的白饭很好的瓦解了肉的油腻 ,小炒肉将油脂的香气送给米饭。

拿起勺子只是随便翻动几下都能让人味蕾大开,根本不能等饭凉透就赶紧吃完,一碗饭下肚,像是回到了吃到美味停不下来勺的小时候。

湘宴的臭豆腐比起其他家来说,最大的特点来自于端上桌一股臭味来袭,气味得到确认。

但是 口感却没有气味来的正宗 ,臭豆腐内在比较干,汤汁少,也没有那种刚出锅的酥脆感,评分一般。

几场大雨之后,北京的气温骤降,让人不禁想来碗热汤,湘宴的这碗番茄红汤,绝对是番茄爱好者的心头宝。

汤汁浓郁,酸甜相当,喝下一口解辣又消腻,胃里暖和舒适,天团一致认为是这次当之无愧的盲选彩蛋了!

先别慌对着屏幕咽口水,不如收好这份清单赶紧去吃:

谢谢你看到这里, 击「在看」,这个九月和湘菜公布恋情~

文 | 苏打

图 | 苏打

设计 | 值得喵

知乎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哪怕只为了吃都值得特地跑一趟」?

答案中票数最高,呼声最热烈,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地方,就是大潮汕地区。看完这篇答案,作为一个真。吃货,我夜不能寐,朝思暮想,终于找到机会也得以和老公一起专门打飞的前往这个吃货圣地去朝拜了一番。

其实“潮汕”是个统称,潮汕地区包括广东东部的 揭阳、潮州、汕头 三个城市。潮汕机场建在揭阳市,我此次四天三晚的假期,选择了三天都呆在汕头。事实证明哪怕仅仅只是吃汕头一个城市,三天也完全是吃不够的。

Day 1

虹桥机场起飞的早班机,经过两个半小时飞行,上午10点左右抵达潮汕机场,20元/人 购买机场大巴车票,历时1小时到达终点汕头市华侨大厦。因为没有做详细的“吃略”,下车后我们俩商量着先上哪儿吃午饭,没想到打开百度地图,发现此行最重磅的目的地——海记牛肉——就在下车的华侨大厦5分钟脚程外,那还等什么,来的第一顿就去吃最好的吧!

海记牛肉 汕头总店

从华侨大厦出发,步行穿越一个居民小区就能找到这家驰名的八合里海记汕头总店。

刚下飞机还穿着羽绒服的老公

潮汕牛肉火锅果然名不虚传,以你想象不到的细致将牛肉细分为几十种,牛舌、百叶、牛肚你知道,可是什么吊龙伴、五花趾、三花趾,那就完全是别的地区从没听说过的名称。牛肉丸和牛筋丸更是做到了爽口弹牙之极致。他们的火锅汤底非常简单,真正的清汤寡水,里面只有几块萝卜和几滴油,他们的理念是只有清汤火锅才能让人品味出极品的牛肉。高明刀工新鲜切下的牛肉、店内猛男手工捶制的牛肉丸,在清汤里滚熟后蘸沙茶酱吃,我们两个人吃完五盘肉,意犹未尽又加单两盘,才心满意足地买单——吃这么多也才230元而已。

酒店订在金平区市政府广场。因为金平区就是汕头最好吃的区啊!大概是来的第一顿就吃得有些heavy的缘故,check in酒店休息了一下午还是有些胀气,但当夜幕降临,我还是顽强地出门继续觅食了。

循着百度地图一路步行,市政府旁边的小路和汕头市十二中周边就有很多好吃的。路边有别人的游记里提到过的梅汁果,就是洗净切分好的各色水果,顾客自选,老板计价,最后拌在一起淋上酸梅汁。花花绿绿的水果看上去就很开胃,吃起来方便,口味也很不错。

牛杂面和牛杂粿条各一碗,15元/碗觉得好便宜!这么多肉呢!第二天才知道其实还买贵了,别家一般都只要10元的,这是后话。

还找到了十二中后面小巷子里的沙冰店,草莓正当季,吃了一杯真材实料满满果肉的草莓冰9元。

Day 2

广场老牌豆花甜汤

早上出门觅食,计划循着名店一家一家吃过去。先找到这家广场老牌豆花甜汤。豆花3块钱1碗,据说是使用盐卤做的豆花而不是别处石膏点的豆花,口感完全两样,非常稠厚绵密,豆香四溢,上面撒的糖粉和花生粉也好好吃!!!好香好香啊啊啊啊啊!!

吃完豆花看到旁边有一家店也是很有年头的样子,都是本地居民在吃,想来必定不错,点了一碗牛杂粿条,发现肉一点不比前一晚吃的少,只要10元。

在路边露天吃粿条的时候一支庞大的古装游行队伍敲锣打鼓地经过,好像是当地某个传统圣驾出游的活动。

广场正宗原汁薏米店

走出两百米又到了另一家名店:广场正宗原汁薏米店。本地人在这家店门前大排长龙,买卖双方用我完全听不懂的潮汕话交流着,我的普通话显得气场特别弱,说了好几次都没人理我,最终我只好大声地喊“阿姨!你到底听不听得懂普通话?!给我一碗薏米汤!!!”并把10块钱硬塞给她,才拿到了我的那碗汤。(我后来又来吃过一次发现两次不一样,才明白原来这次是我端错了别人的汤,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这就是汕头人的早餐……感受一下这个丰盛程度,一大碗薏米汤里面埋不住各式新鲜滚热辣的瘦肉、牛杂、生蚝,撒上白胡椒粉,吃得人鼻尖冒汗,心满意足。

继续按照地图往小公园方向走,路过一家破烂的露天路边肠粉摊,老公没能拉住我,我又吃了一碟牛肉肠粉,8元。

继续往前走,路过四顺凉茶,进去吃了两碗龟苓膏。发现这里的凉茶店还挺有意思的,已然成为周边街坊解决头疼发热等小毛病寻医问诊的地方,卖凉茶的老阿姨还兼配各种简单的中成药,疗效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终于步行到了汕头市小公园,也就是汕头市的老市区中心,一幢幢破败的骑楼岌岌可危,不过也只是下方做了简单的围栏和“请勿靠近”的告示而已,跟依然淡定在危楼脚下生活、行走、经商的市民形成有趣的反差,倒成了游客最为津津乐道的景点。

老妈宫粽球

好像扯得有点儿远了啊,来咱们回到吃的主题上。老妈宫对面有著名的老妈宫粽球,10元一个,内容五花八门大开眼界,小小的粽子包裹着:白果、瑶柱、咸蛋黄、虾仁、蜜枣、五花肉、板栗、绿豆。帮你剥开放在碟子上,然后呃…浇上一勺子糖水吃……好吃是好吃但见着这样的咸甜混吃法觉得略诡异。

飘香小食店

拐个弯又来到驰名飘香小食店,点了粿糕拼盘、蚝烙、过瓜(音)汤。买单75元,已经是这一天里吃得算贵的东西了。

店里有只喵星人长得好像网红瓜皮,对喵毫无抵抗力的我与它分享了半个蚝烙。顺带一提,汕头人是很爱猫的吧,几乎每家店里都会养着一只猫呢,或在店门口拴着,或在店里散养着。

福合埕牛肉丸

晚饭在另一家牛肉火锅名店——福合埕牛肉丸——吃的火锅,这种水准随便放到哪个城市也绝对可以艳绝一方了,可在汕头却明显处处不如海记。网上传闻海记把潮汕地区最好的牛肉全包了,别家做不过他,大概可能也许是真的吧。别的店家好惨哦~

吃完肉又吃了一盒子梅汁果解解腻,回酒店的路上有好多的路边摊,瞅啥啥想吃,实在是已经没有肚子可吃了。

Day 3

计划要去饮早茶的,但是起床晚了,10点才出的门,饮午茶去也。市政府广场旁有大大的榕树,还有海面上的粼粼波光和大货船。

南北锦骏隆

这一天终于吃出了金平区,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另一个区饮茶,店名叫南北锦骏隆,据说是汕头茶餐厅的新起之秀,周末要排队的所以我特地安排到周一去吃。对比起前两日所吃,倒是有些失望,茶点终究不是潮汕地区擅长的吧,水准只能说中规中矩而已,跟广州完完全全是不能比的。点了懒蛋蛋包、牛肉肠、紫米肠、虾饺皇、芝士紫薯挞、桂花糕、梳乎厘。蒸品端上来就只是温的,吃不了一会儿就凉啦,体验不好。梳乎厘很好看但是超难吃,挖了两口就弃了。懒蛋蛋包倒是很可爱哦,而且我有用微信拍一个小视频,给他屁股捅个洞再拿筷子一压,他就开始拉屎了,好污哦,小视频我不知道怎么转到这里来所以各位看官自行脑补啦。

价格不高,这一顿买单120

懒蛋蛋元气少女七件套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日常穿搭套装。它包括七件单品:衬衫、牛仔裤、衬衎外套、半身裙、背带裤、T恤和连帽外套,配以精致的坠饰,展现出低调又不失时尚感。它的材质轻薄,质地柔软,为穿着更加舒适和活力。少女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种搭配方式,体现自我的风格和气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427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5
下一篇 2023-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