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在什么地方?

西津渡在什么地方?,第1张

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西津渡古街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这里共有文物保护单位 12 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 处。 http://www.3608.com/sight/s_intro_4361.html

]西津渡街位于云台山北麓的古栈道上,它由西津古渡和小码头街组成,全长约1000多米。这里有六朝古渡口,至今青石板路上,还有干百年车马磨砺而留下的深深辙印,临街两旁是鳞比栉次、高低错落的历代建筑,形成了“千年古渡,百年老街”的历史街区风貌。西津古渡入口处,进街的两道券门上方石额刻有“同登觉路”、“共渡慈航”的佛家用语,临近古渡口的昭关石塔上刻有宗教文饰和****,石塔西南侧有建于宋代的观音洞,供过渡的人们烧香礼佛。这里浓厚的观音文化色彩,体现了过去旅客希望提供一种精神上的安全保障。随着南北渡运人数的增加,西津渡日益繁忙。这里成了连接京杭大运河最方便快捷的渡口。南宋的西津渡不仅担负着普通客运,还担负着军运的任务。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面逐渐北移,渡口下移到了玉山脚下现在的超岸寺内,命名为大码头,原有的码头则叫小码头,成为一条热闹的商业街。这里商铺林立,有客栈、饭店、酒肆、茶楼,有经营香烛、古玩的店铺,有各地商人、外来人员聚集的会馆,其建筑多为两层小楼,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窗栏,一律油漆成朱红色。

到清末。随着铁路运输的兴起,西津渡口功能逐渐衰退,但西律古渡街被完整保存下来了。从这里可以找到六朝、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历史踪迹,是研究六朝以来镇江兴衰和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通的实物资料。近年来,西津古渡街已引起国内外文物专家和旅游专家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派专人来现场考察,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参观后赞叹道:“漫步在这条古朴典雅的古街道上,仿佛是在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内散步。这里才是旅游的真正金矿”。目前,镇江市政府已经制定了西津古渡街保护利用规划,正在投巨资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不远的将来,西律古渡街将是集文物博览、风景旅游、传统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浓厚地方民风俗特色的旅游胜地。

[超岸寺]古街西端的超岸寺,建于元代,明代复建,清代太平天国后间被毁,清末重建。寺名取“普渡众生,同登彼岸”之意。在山门墙上有清同治年间状元陆润 庠题“大总持门”石额,现大雄宝殿、藏经楼、偏殿等建筑完好。现在这里是镇江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昭关石塔]石塔屹立于古街中央,是江南惟一现存的喇嘛塔式过街塔。因塔基上刻有“昭关”二字,故名。塔置于4根立柱的石台上,南北砌塞,东西可通行人及非机动车辆。塔高约5米,分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和塔顶几部分,全用青石分段雕成 塔座两层、以“亚”字形凿成、角均翘起。塔座上置一复莲座,塔身扁圆,成钵形。再上为亚字塔颈,又置一复莲座,上为十三天,仰莲瓣座。****背刻有八宝纹饰,再上则为塔顶。石塔东侧有券门一道,西侧坡道券门三道,门上均有石额,题刻“同登觉路”、“共渡慈航”、“飞阁流丹”、“层峦耸翠”等语。

[待渡亭]待渡亭位于古渡口一侧,是古人迎来送往的小憨避雨场所。亭内有一块汉白玉石刻,刻有当年古渡盛况。站在古渡口向西望去,只见两边雕花楼阁毗邻相接,为清朝时的建筑。

遥想当年茶楼酒肆,签策管笛,摩肩接踵,嚣闹非凡。

 [英国领事馆旧址]英国领事馆旧址位于小码头街东端。是一组由五幢房子连成的建筑群。2857年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屈服于外国侵略者,被迫签订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开辟镇江为通商口岸。1861年2月,镇江设英租界,5月10日正式开埠,并于云台山麓建领事馆,小码头街一带沦为英租界。1888年,英国领事馆被镇江人民焚毁。1889年,清政府屈辱赔偿,照原样重建,形式为欧洲古典建筑的变种——东印度式;1927年北伐军进抵镇江后被收回,1957年后是镇江市博物馆馆址,成为国家收藏文物,进行科学研究、对外展览的场所。现在博物馆占地2万平方米,馆内珍藏自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3万余件套,其中六朗以来金银器、青瓷、墓志藏品名震江南,在全国独具特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415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5
下一篇 2023-03-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