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是连接欧、美、亚、非、澳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城市市区面积200多平方公里,港区10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7万,包括周围卫星城共有102.4万。
鹿特丹地势平坦,位于荷兰低地区,低于海平面1米左右。其东北部的卫星城亚历山大斯塔德附近低于海平面6.7米,为荷兰最低点,该处有居民17.5万。鹿特丹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1月最冷,平均气温1℃,7月最热,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700毫米。
【城市历史】
[编辑本段]
从沼泽地崛起
鹿特丹在历史上几经兴衰。它原本是鹿特河附近的渔村,该河古时从南荷兰的沼泽地区流人马斯河,鹿特丹因鹿特河而得名。1250年在马斯河北岸修建堤坝,用闸门将鹿特河与马斯河隔开。1340年荷兰伯爵威廉四世治理鹿特丹时,挖掘运河与代尔夫特和莱顿相通,使鹿特丹开始繁荣起来。1563年城市大部分曾被大火破坏。1572年鹿特丹被西班牙军队占领和掠夺,几个月以后西班牙人撤退。当时有许多来自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商人和工匠在鹿特丹定居下来,使鹿特丹进入一个恢复发展时期。
到了16世纪,鹿特丹城市建设逐步发展,在泥沼地上挖掘出了许多港口,为对外交通和贸易奠定了基础。到18世纪;鹿特丹的对外贸易更为蓬勃兴旺,集中对法国和英国开展贸易,当时也有船只远航到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到19世纪,鹿特丹在转口贸易方面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德国在1870年统一,在莱茵地区,特别是在鲁尔地区实行工业化,使鹿特丹也相应地得到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及苏伊士运河的通航,特别是1877年铁路接通南部市区和1895年建成通往北海的运河新河道,使其运输条件大为改善。城市的扩展,港口运输网络的建立,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河流和运河联为一体,至20世纪初鹿特丹一跃而成为荷兰第一大港,世界上设备最好的港口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鹿特丹遭受了巨大损失。1940年5月14日,德国空军对这座城市狂轰滥炸,整个市中心和东部广大地区完全被破坏,包括建于15世纪的圣劳伦斯大教堂在内的许多公共建筑物被炸成一片瓦砾。只有市政府、邮政总局、股票交易所、波伊曼斯博物馆等建筑残留下来,幸免于难。鹿特丹的瓦尔港机场(欧洲第一民用机场)也遭到破坏。1944年秋季,德军撤退时还大肆破坏城市设施,如总长为7700多米的远洋货轮码头区和约40%的码头设备遭到破坏。
重建与发展
战后,市政当局开始执行重建计划,并征用整个被破坏的地区。港口设施的重建于1949年完成,并逐步恢复了海上交通运输。60一70年代建成了博特莱克港和石油化工区,开挖深23米、宽400—600米、长12公里的贝尔河,并修建欧罗波特港。港口和工业区面积自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由26.3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使鹿特丹自1965年起跃为世界第一大港。目前,它有400条海上航线通往世界各地,每年约有3.1万艘海轮和18—20万艘内河船舶停靠。港口年货物吞吐量高达3亿吨,装卸集装箱达400多万只标准箱。港口设备先进,拥有机械化装卸码头,大型仓库和冷藏库,是世界最大集装箱港口之一(其余为香港、新加坡、高雄、纽约等)。港内可停泊30—50万吨巨型油轮。进口和过境的大宗货物有石油、石油制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进出口主要对象为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
今日鹿特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荷兰已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它是欧共体最早成员国之一,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欧洲前列。其工业门类齐全,拥有欧洲最大的炼油厂,造船业很发达,石油化工、家用电器、电子仪器、乳品加工、人造黄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此外还有汽车装配、工程机械、铁路器材、轻工业(纸张、服装、咖啡、茶、可可、香烟、啤酒)等制造部门。
步入鹿特丹,宛如置身于一座新兴的大城市。它的城市建设规划是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新布局实施的,建筑物基本上是战后新建的,外观新颖别致,大多为西欧风格,造型独特,异彩纷呈。市区有规模宏大的银行、保险公司和国际贸易中心机构。在老城区,许多街道路面是用石头铺成的,保留数百年前的风貌。鹿特丹是一座位于马斯河沿岸的城市,市内河道很多,有各种各样的船只停泊在河边。在建筑物近旁,在河畔,在桥边,荷兰独特的风车随处可见,构成一幅幅如画的景色。
市内交通十分方便,有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和各类船只。乘车经常要过桥、过河,在河网里穿梭行驶。市区街道整齐清洁,其最大特点是居民住户的楼层窗户都养有五颜六色的鲜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欧洲港口花园城市。在郊区有许多菜园和花圃,种植各种蔬菜和花卉。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市场供应极大丰富,出售的货物大部分是来自欧共体的产品。街道上奔驰的有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除荷兰本国的飞利浦产品外,尚有日本索尼、松下、日立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通讯邮电发达,街道上公用电话亭到处可见,对外联络颇为方便。各国风味的餐馆、酒家、快餐店鳞次栉比,还有华侨餐馆供应地道的中餐。
鹿特丹也是一座著名旅游城市,它每天要接待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市内有许多博物馆、画廊、公园、图书馆、电影院和音乐厅。人民生活不仅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休闲时间去寻求生活的乐趣。
城市建设再展宏图
鹿特丹市政当局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它的城市中心扩展到马斯河南岸,是通过埃拉斯穆斯(Erasmus)桥向南延伸的,该桥目前正在建造中。在科普范祖伊德(Kop van Zuid),这是一个新的、生气蓬勃的绿色地区,占地面积为125万平方米,正沿着旧港的沿岸兴起。这个地区将建设成为集住宅区、办公楼、商业和娱乐设施为一体的综合区。第一批新的住宅楼目前正在建造中,计划可居住5300个家庭。
1994年起开始修建新的地铁车站,第一期工程总共为4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面积,3.5万平方米商业和商店面积和6万平方米的休闲和其他设施面积。纽约饭店和航海模拟中心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五洲”外国节日市场将设在原先的贸易中心内,这是一个有盖市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每日均可在那里出售。活动广场将经常有音乐演出,在保税仓库建筑内将有许多酒店和餐馆为广大雇客服务。
【鹿特丹港】
[编辑本段]
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河口,西依北海,东溯莱茵河、多瑙河,可通至里海,有“欧洲门户”之称。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码头总长42公里,吃水最深处达22 米,可停泊54.5万吨的特大油轮。港区基础设施归鹿特丹市政府所有,日常港务管理由鹿特丹港务局负责,各类公司承租港区基础设施发展业务。二战后,随着欧洲经济复兴和共同市场的建立,鹿特丹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发展:1961年,吞吐量首次超过纽约港(1.8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此后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港地位。2000年,吞吐量达3.2亿吨,创最高记录。目前,鹿特丹年进港轮船3万多艘,驶往欧洲各国的内河船只12万多艘。鹿特丹港有世界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达640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鹿特丹港就业人口7万余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4%,货运量占全国的78%,总产值达120亿荷盾,约占荷国民生产总值的2.5%。
鹿特丹港区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储、运、销一条龙。通过一些保税仓库和货物分拨中心进行储运和再加工,提高货物的附加值,然后通过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等多种运输路线将货物送到荷兰和欧洲的目的地。
鹿特丹港区是该市的主体,占地100多平方公里,港口水域277.1平方公里,水深6.7~21米,航道无闸,冬季不冻,泥沙不淤,常年不受风浪侵袭,最大可泊54.4万吨超级油轮。海轮码头总长56公里,河船码头总长33.6公里,实行杂货、石油、煤炭、矿砂、粮食、化工、散装、集装箱专业化装卸,同时可供600多艘千吨船和30多万艘内河船舶,年吞吐货物3亿吨左右。港口货物的运输干线莱茵河、高速公路、港口铁路与国内外交通网相连。进港原油除经莱匣河转运外,还铺设运输油管道直通阿姆斯特丹以及联邦德国、比得时。大宗过境货运占货运总量的85%,其中原油和石油制品占70%,其余为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进出口主要对象国为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从60年代起鹿特丹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但仍然不断加强泊位建设,更新设备,拥有许多提供特别服务。
鹿特丹港是世界上主要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早在1967年,一些码头装卸公司敏锐地发现到集装箱在世界上的发展潜力,并进行了巨大投资。现在,鹿特丹港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它的装卸过程完全用电脑控制,码头上各种集装箱井井有条地堆放在一起。1982年它就可装卸216万标准箱,超过了纽约港的190万箱。现在鹿特丹集装箱装卸量已超过320万箱。鹿特丹的集装箱运输形式主要有:(1)公路集装箱运输。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稠密的公路网,将鹿特丹与欧洲所有的大城市连接起来,从鹿特丹出发,只需8~10小时就可以到达巴黎、法兰克福和汉堡,到达德国的主要工业区鲁尔地带和比利时大部分地区所需的时间就更短了,即使是北欧这样较远的地区也可以在24小时之内到达。荷兰的公路运输拥有雄厚的实力,欧盟30%的国际公路运输是由荷兰承担的。(2)铁路集装箱运输。鹿特丹几乎每天都有一系列的集装箱列车向欧洲各地发车。(3)驳船集装箱运输。近年来,由于运价低等原因,鹿特丹驳船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速发展。几乎每天都有驳船将集装箱由鹿特丹运至莱茵河沿岸各集装箱码头)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内陆集装箱码头开始大量出现。在欧洲,尤其是菜茵河沿岸,已兴建了32个集装箱码头。90年代以来,鹿待丹开始实施新的扩能计划,建造10~15万吨级的第五、第六代集装箱码头。到2010年,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600万箱,以确保欧洲最大集装箱运输中心的地位。
1957年,由于港口极大的扩建,鹿特丹人想出了欧洲之门港这个名称,这意味着他们想成为“欧洲的大门”。其实自1963年鹿特丹就可被称为世界最大港口和仓库地。城市对集装箱转载进行了大量投资,以在远东世界经济国中竞争。在马斯平地港的码头上可毫无困难的装卸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
集装箱尺寸的标准化对此也有贡献。在不列颠港,位于Botlek水道中的卡兰桥后,人们主要装卸(多为日本)汽车。运汽车船的特征是其高而对风敏感的结构。
佩尔尼斯和马斯平地港上主要是炼油厂。自1936年石油港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发展。瓦尔港内主要装卸零装货。很多是“流动”转载,直接可上内河航运船。
【城市旅游】
[编辑本段]
德夫哈芬(Delfshaven)
在这儿您会发现恍若风景画的荷兰旧街。约在375年前,英国清教徒为了宗教信仰,而从这儿乘船到美国去。此外,德夫哈芬也以身为派特·海恩(Piet Heyn)的出生地而闻名。这位诞生于1577年的西印度公司船队司令,曾俘虏西班牙“宝藏”船队,至今他的雕像仍矗立在派特·海恩广场上。
博曼斯美术馆(Musem Boynams-van Beuningen)
馆内的收藏含括了14世纪到19世纪中叶西欧著名画家的画作,如:鲁本斯的《苏珊娜富曼》、波希的《放汤子》、《地狱》、《加纳的婚礼》等等。主宰19世纪画史的画家像是凡高、莫纳、高更、毕`加索等人的画作也不少,二楼还特别辟室展示二十世纪的作品,收藏相当丰富。
周边景点:
小孩堤防(kinderdijk)
位于鹿特丹南面12公里处。在小孩堤防,19座风车面对面排列成两排。一排圆形砖结构的风车为Nederwaard地区进行排水。而另一排八角形的风车让Overwaard不遭受灭顶之灾。其中有部分风车向公众开放。它们将让游客们对从前风车主及其家庭生活留下逼真的印象。1997年,这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三角洲工程(Delta Work)
三角洲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最为壮观的防潮工程。
由于荷兰地势低洼,河道纵横,上游水量丰盛,在汛期受风暴潮灾害严重。于是,1953年,政府出台了一项防洪计划,命名为“三角洲工程”(也称为“北海大坝工程”),目的就是治理这个富庶的三角洲地区。该工程是一项大型挡潮和海口控制工程,建设地点是荷兰西南部的韦斯特思尔德的新水道口上,主要包括两扇巨大的防潮闸大门、平时存放防潮闸大门用的船坞、水道河床的平整、移动防潮闸大门及其供水排水的电力设施以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等几个部分。它的建成使位于福克角三角洲以上的鹿特丹地区100多万居民免受风暴潮灾害之苦。
首先荷兰是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的,所以他们国家很多人住别墅跟他们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经济发展迅猛的地带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有利于人的生活,因为如此他们产生了一系列的大城市,它们大多沿海,沿河分布,导致他们海运和河运非常的发达,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但是土质松软,特别适合低层的小别墅等建筑,建设高楼成本过高,所以说荷兰即使是人口密集,但是还是选择了别墅。
其次是跟历史有关系,历史沿留下来的都城、港口等,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跟气候有关系,适于人类生存的气候地区才有人口的出现,荷兰人追随历史的足迹,选择了这种生活的方式,所以即使荷兰人多地少,为了弥补这些先天的不足,荷兰人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沿海造陆,为了维持本国对土地的需求,荷兰本国即使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也热衷中住别墅这种生活方式。
荷兰虽然人口密度大,但是所幸的是荷兰本国多是平原盆地,适宜人们居住,而不像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适宜居住的土地却不多,如青藏高原,山地,隔壁荒漠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这些土地我们都知道不怎么适宜我们生活的。
正是由于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等种种原因荷兰选择了人人住别墅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