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兰溪

古城兰溪,第1张

   

    “  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这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兰溪棹歌》,一首渔歌般的清新吟唱,使得兰溪的山水之美和渔家的欢乐劳作,全都生动地跃然纸上。据记载,公元780年5月至次年春,戴叔伦曾在浙江任东阳令,他这首诗大约就在这期间途经或游历兰溪时写成的。兰溪于唐咸亨五年即公元674年建县,离此时刚好已翻过了106年的历史。

        兰溪位于浙江省中西部,自古以来,兰溪与兰花融为一体,溪以兰名,邑以溪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载有:“兰溪兰荫山多兰蕙”的辞句,唐代兰溪更因盛产兰花而闻名遐迩, “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兰阴春馥》便是兰溪最美的八景之一。兰花成了兰溪的绿色文物和文化符号,千年悠长的兰溪文化,丝丝缕缕镌刻着兰花飘逸清幽的风情,兰溪因此拥有了“中国兰花之乡”的美名。

       

      兰溪素有“三江之汇,七省省通衢”之称。由婺江、衢江汇聚而成的兰江,历来就是钱塘江中上游的黄金水道,为浙中的交通枢纽,商埠贸易繁华,物丰民殷,元代时期有一对门联:“日对千舟竞发,夜照万户明灯。”为当时的真实写照。南来北往的商贾文人在这座古城经商、会友、定居,不断的思想碰撞和意识交融,赋予了这座移民城市特有的古商埠文化。兰溪古城东依大云山,西邻兰江,略呈半月形。古城墙始建于北宋年间,因历遭战祸,年久失修,古城城墙已大部分毁,现沿江尚存的600米城墙为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重筑,依稀散发出历史的气息。

        以古城天福山地块而得名的天福山街区,是古时商埠码头、名人居所的主要集中地。据1940年兰溪县城区街巷分布地图,兰溪沿江共有水运码头13个,城区有各类公所会馆18个。其中天福山街区内就占了张家码头、朱家码头、柳家码头、西门码头、水门码头、官码头等6个码头;还有绍兴会馆、东阳会馆和稠州公所等3个会馆公所。这里的民居群落,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呈东西向布局,有起有伏,于自然环境相协调。民居多采用“三间二过厢一天井”的典型平面单元形式,一般为两层,木结构为主,灰瓦白墙,室内雕刻精美华丽,有高出墙面的风火墙,这种平面布局形成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且排列有序,显现了典型的皖南建筑特色。屹立在天福山至高点的标志性建筑称为告天台,是明代隆庆元年赵氏后裔为纪念其远祖赵抃而建。赵抃,字阅道,号清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官殿中侍御史,生性刚直,为官清廉,举贤不避布衣,弹劾不畏权贵,人称“铁面御史”。因其“日所为事,夜必冠衣焚香以告于天”,故名告天台。其大殿内部的递角梁结构,在建筑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清末时期,兰溪古城内建筑密度极高,有大小街道21条,巷87条,现尚遗存的风筝巷、忠锡巷、绣衣巷、彩衣巷、曲巷、探花巷、小巷等七条古巷弄仍保存明清街巷的特色风貌。这些小巷窄而幽长,每条巷长80——120米,宽仅0.8——1.2米,巷道两侧以夯墙相连,加强了两侧山墙的坚固性,并起到消防的作用。在这些古巷斑驳的身影中,都演绎着一个个曲折传奇的故事。探花巷,因明隆庆年间居于此处的赵志皋殿试探花及第而命名;绣衣巷,是因明嘉靖时南京江西道御史、福建按查司佥事赵时齐,为官清廉,在朝着绣衣声讨奸倭,敕赐建绣衣坊于其故居巷口,故得其名。另一条小弄堂,是纪念宋时汪氏母应诏治元佑孟太后疾,赐封安国夫人,故名封君巷,后因谐音称为风筝巷……

        兰溪作为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历代以来,人文蔚盛,才俊如云,在《二十四史》中列传的就有16位。历代共出文武进士228人,状元1人,探花1人;共出宰相3人。现代当代,同样群星灿烂。五代时期名僧贯休,其诗《禅月集》收入与《全唐诗》,水墨罗汉画闻名于世,书法更是别创一体,善狂草可于怀素相比,其一生独到的书诗画的造诣,一直受到后人的景仰、传诵和效法。理学鸿儒金履祥学富五车,博通理学,以大儒身份钦定从祁曲阜孔庙。还拥有70拜相的赵志皋,明代文豪胡应鳞,现代著名作家曹聚仁,世界十大摄影家朗静山等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特别是中国清代戏曲家、戏剧理论大师李渔生长在兰溪,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欧美、俄国、亚洲许多国家都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7”。李渔才高八斗,一生著作600多万字,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浸润了他半生的心血,《闲情偶寄》正是闲闲中说来简明而透彻的道理沁人心扉,著名的芥子园至今还传唱着李渔《十种曲》缱绻的柔情。惟情至善的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也是兰溪的女儿,她父祖世代均居住在兰溪六洞山下。走进洞源村绮霞园,仿佛就能听到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

          作为一座江南小城,兰溪还是黄大仙的故里,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居住地。也许正因蕴含着兰花的香气,黄大仙的“仙气”、诸葛亮的“灵气”、李渔的“才气”,赵四小姐的“秀气”,兰溪声名远播。无论是古代萨都刺的“越船一叶兰江上,载得金华一半秋。”还是现代郁达夫的“红叶清溪水急流,兰江风物最易宜秋”。在绿水青山之间,在白墙黛瓦之上,在民俗风情之中,兰溪13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名胜,时常会不经意地提醒人们:兰溪,是一座文化之城、诗意之城、气质之城。

兰溪古城有87条古巷

兰溪古城始建于宋朝。

兰溪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古城。

兰溪城内古巷87条。

最有名、最集中的在城南古街,人民路至解放路,连绵成片。

古巷深深,历史深厚,在国内已属罕见,古巷马头翘角错落有致,七星巷(即七条名巷),七星巷内从古至今,住着许多名仕、巨富、商贾。

古巷深深窄窄幽静,建筑突特,特别是千年来防火墙、防火措施值得国内名家研究。

人民路:兰庆鸡子果 馨华园对面:老林鸡子果 夜市弄堂:旗开牛肉面 兰五中对面的: 900碗 辅仁路的:三鲜面馆 和平路:万里红煲仔饭、特色馄饨麦疙瘩和鸭头、本地人酒家、旺仔麻辣烫 北门菜场入口处:鸡翅膀 晚上溪西桥头:豆腐汤圆、永康果 古城小吃:方果、小笼包子 百货大楼左侧:北京糖葫芦 老城邮电局对面:糖炒栗子 溪西桥头滨江小学弄堂:汤面 李渔路红高梁餐馆的牛杂,25元一份,好吃又实惠 晚上12点以后红绿灯那的粽子也蛮好吃 青石井的牛肉面 朱家码头(或则柳家码头)边 黑鱼馆 黑鱼煲 桃花坞对面油煎包. 上岛推出的木桶饭和南瓜饭系列也8错 旗开边上的山西刀削面很好吃 云山小区的云祥包子 云香的汤圆和饺子也不错的 和平路上的辣子鱼好吃啊就是要能吃辣的才行 老林隔壁的鱼头做的也是很好吃的 小周馄饨、晚上大厦停车场那的烧烤 黄大仙的铁路道口下破的彩盅的小店里的鸭头 现在的云山小学门口的海凤的素鸡烧的也不错 延安路小学门口的阿龙的啤酒鸭和肺头汤 实验小学门口新鲜出炉的脆皮蛋糕再加一碗江西馄饨 辅仁路的晨义包子、晚上友都网吧对面的炒面炒粉干好吃 永昌馄饨面,永昌双溪口煎饺 商业街有家山西刀削面店,那里的炒牛肉面筋斗,有嚼头 莲花路复兴村薄皮果 溪西桥头的小老苏煲庄 蔡家堡的鸽子炒年糕 和平路上的八宝香的鸡做的不错 兰棉道口的泥鳅堡 南门牌楼脚的肉带饼豆腐汤也蛮好吃的,我觉超过永和 http://www.lxta.gov.cn/ 人杰地灵,物阜民殷。境内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传统名产“金丝琥珀”蜜枣,明代被列为贡品。驰名中外的“金华火腿”、大青豆的主产地也在兰溪。兰溪山灵水秀,风景独特,文人古迹遍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兰溪是“生财之神”、“万能之神”黄大仙的故里;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诸葛八卦村,被誉为“世界旅游极品”;六洞山、白露山、兰荫山被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当代名媛赵四小姐故里的“地下长河”为全国洞府泉流航游之冠。兰溪历代名人辈出,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就有50余人。五代时,高僧贯休,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现代著名作家曹聚仁,当代世界摄影大师郎静山等名噪海内外。 诸葛八卦村还好玩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85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