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解释,出自1983年王丙起主编的《鸡泽县地名资料汇编》。我对这个解释有不同看法,因为翻看乾隆鸡泽县志,并不能找到这个所谓的“清佑惯寺”,而且即使是百度,外地也没有这样的寺名。如果没有这个寺,那么,以因寺而得村名的说法就不能成立了。
想到了毛苌。
毛苌的弟子叫贯长卿,他的姓正是贯庄的“贯”字。是不是可以这样想象,贯长卿曾在此居住,甚至留下了后人,因此成为贯庄。后来山西迁民到这以后,贯氏已无后人,遂有张、李、孟、马四姓分土而居,形成了四个贯庄。
我的想象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当年毛苌在挟书律下达之后,和叔叔毛亨一起迁徙,毛亨到鲁,毛苌到瀛洲(今河间)。22年后,挟书律废除。此时毛苌正值壮年,他回到家乡,取出了诗经,又返回河间传经。又过了36年,刘德被封为献王,毛苌献诗有功,被封为博士。36年,这么漫长的岁月,毛苌有没有和弟子贯长卿一起回过鸡泽呢?
同时,距离鸡泽并不远的肥乡,有一个村子叫毛演堡。这个村名很奇怪,如果叫毛堡,可能是因为姓毛,关键是中间的“演”字,全国村名当中都极少见到这个字。我想,很有可能是毛氏在此演过什么东西。那么是什么呢?很可能是演诗。且因为演诗而留名,后人为纪念这段历史,遂命名村子。
这是我提的两个假说。
一个是毛苌带着贯长卿回鸡泽,且贯长卿在鸡泽居住过;二是毛苌不仅回过鸡泽,而且足迹到过肥乡,这个存在两种可能:从鸡泽迁徙时路过肥乡,或者是回到鸡泽后专程去肥乡演诗。
是否可以这样想象,毛苌在河间传诗,弟子众多,有了一定能力之后,毛苌回故土传诗,期待明君出现。终于等到献王征集古籍,他带领弟子又回到河间,献上诗经。而贯长卿作为毛苌嫡传弟子,一直跟随老师左右,在鸡泽还留下了痕迹。
按照文献记载,贯长卿是西汉赵人,贯公子,曾学《诗》于毛公,为荡阴(今汤阴)令。那么贯长卿到底是赵国哪里人呢?我没有找到相关资料,现在的贯氏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山西、陕西、安徽、吉林、辽宁、黑龙江。《左传》记载:"周初分鲁侯以贯国之鼎。"其后或以国为氏。目前贯氏集居在山东省鲁南地区苍山县南桥镇,以姓氏为村名,贯村。村内人口大约有2000人左右85%都姓贯。由此可以想象,贯氏也许在鸡泽生活过,后来贯长卿南下为官,家族随之搬迁,导致鸡泽并无贯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