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期,州有辅、雄、望、紧、上、中、下七等。当时全国共有327州,其中有上州(包括辅、雄、望、紧州)109个;中州有29个;下州有189个。
量户口定州县等第例
武德令。三万户已上为上州。永徽令。二万户已上为上州。至显庆元年九月十二日敕。户满三万已上为上州。二万已上为中州。先已定为上州中州者。仍旧。至开元十八年三月十七日敕。太平时久。户口日殷。宜以四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不满二万户为下州。其六雄十望州三辅等。及别敕同上州都督。及畿内州并同上州。缘边州三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户已上为中州。其亲王任中州下州刺史者。亦为上州。王去任后。仍旧。武德令。户五千已上为上县。二千户已上为中县。一千户已上为中下县。至开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户已上为上县。三千户已上为中县。不满三千户为中下县。其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户数。并为上县。去京五百里内。并缘边州县。户五千已上亦为上县。二千已上为中县。一千已上为中下县。
州县分望道
贞观元年三月十日。并省州县。始因关河近便。分为十道。
一曰关内道。古雍州之地。
二曰河南道。古兖豫青徐四州之地。
三曰河东道。古冀州之地。
四曰河北道。古幽冀二州之地。
五曰山南道。古荆梁二州之地。
六曰陇右道。古雍梁二州之地。
七曰淮南道。古扬州之地。
八曰江南道。古扬州之地。
九曰剑南道。古梁州之地。
十曰岭南道。古荆州之地。
凡天下三百六十州。自后并省。迄于天宝。凡三百三十一州存焉。而羁縻之州八百。京兆府尹有三。京兆。河南。太原。大都督有五。潞。扬。益。荆。幽。都护府有六。单于。安西。安北。安南。安东。北庭。为大都护。又有上中下都督府。凡天下军有四十。府有六百三十四。镇有四百五十。戍五百九十。守捉有三十五。
景云二年五月。出使者以山南控带江山。疆界阔远。于是分为山南东西两道。又自黄河已西。分为河西道。
关内道
新升都督府。盐州。永泰元年十一月升。
新升雄州。宁州。至德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升。原州。干元三年正月十一日升。
新升望州。宁州。元州。并会昌四年四月升。
新升上州。会州。永泰元年十一月升。丹州。大历六年五月升。宥州。元和九年五月复置。隶夏州。
新升赤县。京兆府云阳县。元和二年十月升。以崇陵故也。奉先县。开元十七年十一月十日升。以奉陵寝。以张愿为县令。醴泉县。广德元年五月一日升。以崔演为县令。富平县。贞元四年正月十六日升。以薛诜为县令。三原县。同上年月升。以王鄫为县令。咸阳县。天授二年四月二十一日。以管武氏陵升。以宇文意为县令。神龙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复为畿。奉天县。兴元元年正月一日升。以杜元为县令。
新升次赤县。华州郑县。光化元年六月升。至天佑四年闰十一月。复为郑县。华州郑县。华阴。下邽三县。
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定。同州冯翊。朝邑。蒲城。澄城。白水等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歧州雍县。扶风。陈仓三县。同上年月日升。灵州回乐县。至德元年七月十二日升。宁州安定县。至德元年十二月九日升。邠州新平县。贞元十年十二月升。
新升紧县。灵州怀远县。至德元年十月三日升。宁州彭原县。至德元年二月九日升。鄜州洛交县。贞元六年三月三日升。
新升上县。灵州灵武。保静。温池。鸣沙等县。至德元年七月十三日升。原州平高县。干元三年正月十一日升。夏州朔方县。贞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升。盐州五原。白池县。永泰二年十月升。丹州汾川县。大历六年五月升。延州肤施。门山县。同上年月日升。
河南道
新升都督府。登州。大历九年五月升。
新升雄州。汝州。会昌四年四月升。虢州。同上年月日升。
新升望州。青州。大历九年五月升。
新升紧州。郓州。徐州。并会昌四年五月升。蔡州。元和十四年四月。复位淮西州县及官吏禄俸。以蔡州为紧。其刺史俸钱一百八十千。长史以下有差。
新升上州县。海州密州。贞元五年八月六日升。泗州。贞元廿年正月内升。宿州。元和四年正月。以徐泗。符离。蕲虹三县置亳州。元和三年九月升。颍州。会昌二年十一月升。唐州。贞元十五年四月升。
新升赤县。河南府缑氏县。天佑二年四月四日升。以奉昭宗和陵故也。
新升望县。虢州阌乡。汴州浚仪。尉氏。开封等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雍邱县。开元十二年九月八日升。滑州酸枣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五日定。白马县。大历五年三月升。许州扶沟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定。郑州管城。阳武。新郑。荥泽等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宋州宋城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襄邑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陕州陕县。桃林。河北。芮城等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衮州金乡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汝州梁县。开元十二年七月八日升。仙州襄城县。同上年月日升。蔡州汝阳县。贞元七年正月二十二日升。徐州彭城县。贞元六年十月升。郓州须昌。巨野等县。贞元二年二月一日升。青州益都县。大历五年正月升。
新升紧县。虢州宏农县。干元三年二月一日升。郓州郓城。东阿。寿张。卢县。贞元二年二月一日升。衮州曲阜县。会昌二年二月升。宿州符离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宋州柘城县。同上年月日升。隶州汝阴县。同上年月日升。青州临淄。寿光县。大历五年正月升。
新升上县。虢州卢氏。朱阳。玉城县。干元三年四月十四日升。汝州临汝县。贞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蔡州遂平县。元和十二年四月内置。颍州颍上县。元和六年九月升。唐州方城县。贞元十五年四月升。陕州垣县。贞元三年十一月升。
河东道
新升次赤县。河中府河东。河西县。干元三年三月改。
新升望县。蒲州河东。安邑。桑泉。汾阴。虞乡等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猗氏。解县。开元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绛州正平。翼城。龙门。闻喜县。开元同上年月日升。汾水。孝义。隰城。介休。平遥等县。同上年月日升。洪洞县等。同上年月日升。并州太原。晋阳。祁县等县。同上年月日升。潞州上党县。同上年月日升。
河北道
新升望州。贝州。大历七年正月升。
新升上州。妫州。贞元七年五月七日升。定州。元和四年六月改。涿州。大历五年十一月升。
新升望县。瀛州河间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博野县。大历七年正月升。冀州南宫县。信都县。深州饶阳县。贝州宗城县。俱同上年月日升。临清县。大历七年正月升。相州滏阳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魏州贵乡。昌乐县。魏县。顿邱县等。同上年月日升。馆陶。冠氏县。大历七年正月升。洺州永年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怀州河内。武德。武陟。获嘉县。同上年月日升。德州安陵县。天宝八载五月一日升。恒州真定县。兴元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升。幽州昌平县。贞元十九年九月升。蓟县。开元三十三年十二月一日升。
新升紧县。魏州临黄县。大历七年正月升。贝州清阳县。同上年月日升。恒州石邑。城县。兴元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升。沧州清池县。大历七年正月升。莫州鄚县。贞元十九年八月升。
新升上县。妫州怀戎县。贞元十七年六月七日升。幽州潞县。贞元十五年九月升。
山南道
新升都督府。利州。大历十四年十一月七日升。龙州。长庆四年十月升。
新升雄州。洋州。兴元元年十一月七日升。
新升望州。襄州。商州。会昌四年五月升。梁州。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上州。随州。贞元十五年四月升。复州。郢州。并元和六年九月升。金州。会昌四年五月升。洋州。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中州。硖州。建中二年四月三十日升。
新升次赤县。江陵府江陵县。贞元元年九月升为畿县。兴元府南郑县。兴元元年六月升。
新升望县。荆州江陵县。襄州襄阳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商州上洛县。梁州南郑县。并永泰元年二月升置。邓州穰县。大历四年十一月升。
新升紧县。商州上洛县。干元三年四月十四日升。梁州城固县。洋州兴道县。阆中县。并永泰元年二月升。
新升上县。硖州夷陵县。上元二年六月十五日升。复州竟陵县。沔阳县。元和六年九月升。随州光化县。同上年月日升。商州雒南县。贞元四年三月二十日升。郢州富水县。京山县。元和六年九月升。
陇右道
新升都督府。沙州。永徽二年五月升。
新升中州。威州。大中三年七月收复安乐州。改为威州。
淮南道
新升紧州。寿州。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上州。滁州。和州。舒州。濠州。蕲州。并元和六年九月升。光州。大中四年六月升。
新升中州。申州。元和十四年四月升。
新升望县。扬州江都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海陵天长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扬子县。大历八年五月升。
新升紧县。扬州六合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楚州盱眙县。庐州合肥。庐江。慎县。寿州安丰。盛唐。霍邱等县。舒州桐城县。濠州定远。锺离县。滁州全椒县。已上并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楚州山阳。盱眙县。贞元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升。盐城县。元和六年九月升。寿州霍邱县。蕲州蕲水县。舒州太湖。宿松县。同上年月日升。
江南道
新升都督府。辰州。大历四年六月升为中都督。
新升雄州。苏州。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升。
新升望州。润州。宣州。越州。常州。并会昌五年四月升。
新升紧州。鄂州。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上州。虔州。袁州。抚州。饶州。并元和六年九月升。池州。会昌四年五月升。信州。同上年月升。
新升中州。岳州。大历五年六月升。
新升望县。润州曲阿。江宁等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丹徒县。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句容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常州晋陵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武进。无锡县。大历十二年二月二日升。江阴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苏州吴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长洲县。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升。嘉兴县。大历六年二月升。昆山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宣州宣城县。天宝十载二月二十五日升。南陵县。大历五年三月升。杭州余杭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钱塘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越州会稽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诸暨。剡县。并大历十二年二月九日升。婺州金华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东阳县。永康县。大历十二年正月一日升。湖州乌程县。大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升。长城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衢州信安县。大历十二年正月七日升。台州临海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鄂州江夏县。贞元十一年九月升。洪州高安县。会昌四年十一月升。潭州长沙县。同上年月升。
新升紧县。越州萧山县。大历十二年正月升。湖州安吉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信州上饶县。杭州盐官县。并同上年月升。衢州龙邱县。大历十二年正月十九日升。婺州兰溪县。同上年月升。海盐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宣州南陵。溧阳。当涂县。天宝十载二月二十五日升。宁国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歙州歙县。池州秋浦县。俱同上年月升。鄂州武昌。永兴等县。贞元二年九月升。洪州建昌。大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升。潭州长沙县。湘乡。湘潭。衡阳等县。大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吉州庐陵县。会昌四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鄂州唐年。蒲圻等县。并元和六年九月升。岳州巴陵县。同上年月升。华容县。大历六年九月升。澧州石门县。元和六年九月升。潭州益阳县。贞元十二年二月升。衡州衡山。耒阳县。大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洪州武宁。新吴县。元和六年九月升。辰州沅陵。溆浦。大乡等县。大历四年六月升。江州彭泽县。元和六年九月升。郴州平阳县。虔州信丰。南康县。袁州萍乡县。杭州新城县。抚州南丰县。已上俱同年月升。睦州分水县。大历六年六月升。歙州婺源县。黟县。并元和六年九月升。
新升中县。洪州分宁县。贞元十五年二月。改分宁为武宁县。
剑南道
新升都督府。遂州。大历二年二月升为中都督。昌州。大历十三年六月升。
新升紧州。梓州。会昌四年五月升。
新升望县。益州成都。蜀县。郫县。新繁等县。并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蜀州晋原。青城县。同上年月日升。唐兴。新津县。贞元十年十一月升。彭州九龙。道江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升。唐昌县贞元十年十二月升。汉州雒县。开元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升。什邡县。贞元二年十二月升。
新升紧县。彭州蒙阳县。汉州德阳。绵竹县。眉州通义。彭山县。嘉州龙游县。邛州临邛县。已上并贞元五年十二月升。
新升上县。嘉州夹江。峨嵋县。邛州依政县。陵州籍县。并贞元十年十二月升。阆州南部县。奉国县。永泰元年十月升。绵州罗江县。元和六年九月升。
岭南道
新升都督府。峰州。驩州。并贞元七年四月二十日升。
新升上州。建州。泉州。元和六年五月升。
新升望县。福州闽县。贞元元年四月升。广州南海县。会昌四年十月升。
新升紧县。泉州南安县。贞元七年四月升。黔州彭水县。贞元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升。容州晋宁县。同上年月日升。福州福唐。长乐县。连江。侯官县。贞元二年四月升。泉州晋江。莆田县。建州建阳县。并元和六年六月升。巫州龙标县。大历六年五月升。
新升中县。容州北流县。贞元七年四月升。梧州苍梧县。大历九年七月升。
重名的地名
(江南道) 湖州: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湖州。领乌程一县。
(山南道) 湖州:武德四年,于湖阳县置湖州,领湖阳、上马二县。贞观元年,废湖州,省上马,以湖阳属唐州。
(江南道) 严州:桐庐 武德四年,于县置严州,领桐庐、分水、建德三县。七年,废州及分水、建德二县。以桐庐属睦州。
(淮南道) 严州:宿松 武德四年,置严州,领宿松一县。七年,废智州,以望江来属。八年,废严州,二县来属舒州。
(江南道) 姚州:余姚,隋废。武德四年,复置,仍置姚州。七年,州废,县属越州。
(剑南道) 姚州:武德四年置,在姚府旧城北百余步。安抚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姓姚,故置姚州。
(江南道) 台州: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海州,五年,改为台州。
(剑南道) 台州:贞观六年,处党项置西沧州。八年,改为台州,后复故名。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1.关内道(凤翔府,今 陕西凤翔)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
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
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
2.河南道(洛阳,汴州、今河南洛阳, 河南开封)
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
陈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
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3.河东道(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西)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
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
4。河北道(魏 州 ,今河北大名东南)
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
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
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
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
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
5。山南道( 襄 州 ,湖北襄阳)
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
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
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忠州
6。淮南道( 扬 州 ,江苏扬州市)
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
7。江南道 (苏 州, 江苏苏州市 )
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
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
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
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
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
溱州、珍州、珜州
8。陇右道 (鄯 州, 青海乐都 )
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
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大都护府[2]
北庭都护府
9。剑南道(成都府, 四川成都)
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
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
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
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
真州、霸州、柘州
东胜神洲(Purvavideha),又称东毗提诃洲,为佛教传说中四大部洲(另包括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之一。东胜神州由四大天王之一的持国天王守卫。因该词出现在西游记中,因而被大众所熟知。唐朝时山东大部分属于当时的河南道,也有一小部分属于河北道。唐朝时具体行政区划分如下: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分天下为15道,即将山南道、江南道各分为东、西道,又增设了京畿道、都畿道和黔中道。
道 名
治 所
所 辖 州 府
古 名
今 地
关内道
凤翔府
陕西凤翔
京师(长安)、京兆府、华州、同州、坊州、丹州、凤翔府、邪州、泾州
陇州、宁州、庆州、娜州、定州、绥州、银州、夏州、灵州、盐州
丰州、会州、宥州、胜州、麟州、安北大都护府
河南道
洛 阳
汴 州
河南洛阳
河南开封
东都(洛阳)、河南府、孟州、陕州、虢州、汝州、许州、汴州、蔡州
陈州、亳州、宋州、濮州、郓州、泗州、海州、兖州、徐州、宿州
沂州、密州、齐州、青州、棣州、莱州、登州
河东道
河中府
山西永济西
河中府、绛州、晋州、隰州、汾州、慈州、潞州、泽州、沁州、辽州
太原府(北京)、蔚州、忻州、岚州、石州、朔州、云州、单于都护府
河北道
魏 州
河北大名东南
怀州、卫州、相州、魏州、澶州、博州、贝州、洛州、磁州、邢州
赵州、冀州、深州、沧州、景州、德州、定州、祁州、易州、瀛州
莫州、幽州、涿州、檀州、妫州、平州、顺州、归顺州、营州、燕州
威州、慎州、玄州、崇州、夷宾州、师州、鲜州、带州、黎州、沃州
昌州、归义州、瑞州、信州、青山州、凛州、安东都护府[1]
山南道
襄 州
湖北襄阳
兴元府、兴州、凤州、利州、通州、洋州、泽州、合州、集州、巴州
蓬州、壁州、商州、金州、开州、渠州、渝州、邓州、唐州、均州
房州、隋州、郢州、襄州、复州、江陵府、硖州、归州、夔州、万州
忠州
淮南道
扬 州
江苏扬州市
扬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光州、蕲州、申州、黄州、安州、舒州
江南道
苏 州
江苏苏州市
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越州、明州、台州、婺州、衢州
信州、睦州、歙州、处州、温州、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
宣州、池州、洪州、虔州、抚州、吉州、江州、袁州、鄂州、岳州
潭州、衡州、澧州、朗州、永州、道州、郴州、邵州、连州、黔州
辰州、锦州、施州、巫州、夷州、播州、思州、费州、南州、溪州
溱州、珍州、珜州
陇右道
鄯 州
青海乐都
秦州、成州、渭州、兰州、临州、河州、武州、洮州、廓州、叠州
宕州、凉州、甘州、瓜州、伊州、沙州、西州、安西大都护府[2]
北庭都护府[3]
剑南道
成都府
四川成都
成都府、汉州、彭州、蜀州、眉州、锦州、剑州、梓州、阆州、果州
遂州、普州、陵州、资州、荣州、简州、嘉州、邛州、雅州、黎州
泸州、茂州、翼州、涂州、炎州、彻州、向州、冉州、穹州、笮州
戎州、嵩州、松州、文州、扶州、龙州、当州、悉州、恭州、保州
真州、霸州、柘州
岭南道
广 州
广东广州市
广州、韶州、循州、贺州、端州、新州、康州、封州、泷州、恩州
春州、高州、藤州、义州、窦州、勤州、桂州、昭州、富州、梧州
蒙州、龚州、浔州、郁林州、平琴州、宾州、澄州、绣州、象州
柳州、融州、邕州、贵州、党州、横卅、田州、严州、山州、峦州
罗州、潘州、容州、辩州、白州、牢州、钦州、禺州、滚州、汤州
岩州、古州、安南都督府、武峨州、粤州、芝州、爱州、福禄州、长州
罐州、林州、景州、峰州、陆州、廉州、雷州、笼州、环州、德化州
郎茫州、崖州、儋州、琼州、振州、万安州、赤土国、丹丹国
[1]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室韦部(住在黑龙江上、中游和额尔古纳河两岸)遣使来唐。以后,唐朝政府就在这个地区设置行政机构,任命室韦部首领为都督等官。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唐朝政府在粟末靺鞨地区(松花江上游)设置忽汗州(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的东京城),任命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州都督,并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此后,粟末靺鞨即专称渤海。辖地包括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等流域,东边直至大海。
开元十年(722年),唐朝政府封黑水靺鞨(住在黑江龙中下游地区)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勃利州治所在乌苏里江口东岸的伯力(今苏联境内哈巴罗夫斯克)。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朝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军。次年,又以其最大部落为黑水都督府,其余各部为隶属于都督府的州。都督府辖地包括黑龙江中下游两岸,北抵小海(今鄂霍次克海),东临大海。
[2] 唐武后长安二年(702年),唐朝政府设置安西部护府,辖地包括天山南路和帕米尔以西地区。
[3]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政府设置北庭都护府,辖地包括天山北路和巴尔喀什湖以西至雷翥海(今中亚咸海)的广大地区。
唐玄宗天宝年间,在边境设十节度使
节度使
驻 地
古 名
今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