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

新型材料2023-03-24  325

雪崩是很可怕的,伴随着巨响,大量的积雪从山上落下,如果人或动物经过,便有生命危险。雪崩主要发生在地形险峻的高山积雪区。由于地形的原因,使积雪不停地蠕动,新雪和积雪之间错裂开,当气温回升时,就有可能发生雪崩。再就是由于地震、动物经过等外来原因影响导致发生雪崩,登山运动员最担心的就是雪崩。

雨崩坐落于澜沧江对面大山之后,梅里雪山神女峰下,是香格里拉深入梅里雪山腹地的一块圣地,梅里雪山坐落于云南省德钦县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境内,是西藏同胞祭拜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分水岭。

雨崩村,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2013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二批我国传统村落名录。香格里拉风光精华所在是梅里雪山,而梅里雪山的精华则在雨崩。梅里雪山的缅茨姆峰和五佛峰脚下,“雨崩”在藏语的意思里是“珠宝聚集的地方”。

虽然这儿交通不便,山路陡峭,但却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一直保存着比较好的原始风貌。也使得这个在雪山环抱的谷地中宁静的小村子,成了真正的世外桃源。具有高原上典型的靓丽景像,雪山、草甸、原始森林、冰川、瀑布、湖泊等十分壮美,牛、马、羊、猪、鸡等禽畜自在的在草甸上放牧,一幕幕全是宁意祥和的画面。

雨崩村是梅里雪山中海拔高度最高的1个村寨(3200M),分上村和下村,住着二十多户藏族人家,这儿的藏民坚守着1个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信条:

不乱砍伐森林、乱猎动物,也不允许外来人破坏了他们的规矩。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占用土地,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兄弟姐妹和父母之间从不分家,不分土地,不分牲畜,人口始终保持低增长,因此在雨崩的一草一木都较好的保持了原生态的样子。雨崩的一些地方还保留有一个妻多夫现象,即兄弟合娶1个妻子,其关系十分微妙。

雨崩村古建筑及遗址:

些里崩:是雨崩下村村中央的一座小庙,庙子不大,但很有名气。在噶玛巴大师撰〖内转经圣地志〗中,说雨崩村是西方极乐世界在人间的显现,居住在雨崩的人们,全是空行母和空行勇士(男性空行)的化身。〖圣地文〗中说,朝拜些里崩,能消除一百劫的罪业。雨崩下村的小坝子,叫「乃钦曲香」,是卡瓦格博神的供桌。些里崩庙的地基高出雨崩村,是乃钦卡瓦格博的法台,藏语称之为「曲尺崩顶」意为‘法台坝’。

曲纽崩顶(法源宫草坪):草坪呈三角形,这个形状在藏传佛教密宗中大有来头。胜乐金刚有一个位明妃,尊称「金刚亥母」,佛教密法中的修行者们,通过修金刚亥母而达到最为便捷的成就。金刚亥母有1个神奇的标志~三角形符号,是生出一切佛法真理的源头。这块草坪,便是金刚亥母的标志图案,因此叫「曲纽崩顶」意为:「法源宫草坪」。

康珠乃色(空行圣地):离开「门咱古日曲」,有1条岔向北的小路,通往空行圣地。在一座岩石壁上,映显出六个斗大的红色六字大明神咒「嗡嘛呢吧咪哄」。这是观世音菩萨的心咒,据说是从岩石中自然显现出来的。

能够朝拜这天然六字真言,其功德等同朝拜到观世音菩萨真身。岩石下有1个小洞,约面盆口大,洞中有有长寿三尊佛身像(无量寿佛、白度母、尊胜佛母),顺着一根简陋的木梯上去,有一个间闭关修行的小木楞房,时有禅师在里边闭关修炼。

禅房东侧上方长有一个根锥形岩石,形似男性的生殖器,据说用手触摸此物,对男女不孕不育者大有裨益。上方还有一个洞,是空行母的圣地。洞中之水,据记述是古代一位叫工巴夏者~南卡杰参的大德掘出的。

日吹闭关房:在曲纽崩顶靓丽的草坝上方的小山包上,茂密的森林中有一个座古老的木结构房。是古代高僧修行的闭关房。一层楼,入门分四间,全是很窄小的空间,只有一个门,所说是一位叫扎安的老修士在这儿修行而得道成就。现经修缮仍为僧人修习之处。

班玛珠普和中阴洞:据说莲花生大师曾在这儿修持五天,调伏了诸魔鬼怪,对卡瓦格博及其眷属在末法时期中,保护众生和佛法事业委以重任,并在卡瓦格博地方埋下了很多珍贵的伏藏。

修行洞边,有一个座嘛呢堆,石堆上面插着一根很长的石柱,长方形,四角明显,那便是第二世噶玛巴希大师朝拜卡瓦格博圣地时,将手中的禅杖变成石柱,并在上面留下了赤足印。足印就象踩在泥中一样,深深地陷入石中,五趾足弓,清晰异常。旁边的岩石房,便是莲花生大师曾经修行过的山洞,洞内主供莲花生大师像。

巴多称朗:这是人们在死亡来临时,都要面对的必经之路。但要顺利通过也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有时候会夹在狭道中,进退两难。

雨崩神瀑:雨崩神瀑,就在圣山环绕的怀抱之中,是朝拜雨崩内宫各圣地的终点,由三条瀑流组成,其中两条不大但因其灵异而出名。

息瓦农牧场:从扎嘎下山到河边,再从木桥过河到东,进入一片很开阔的草甸,这儿是雨崩村的息瓦农牧场(本地人称为笑农)。从冰湖流下来的大河(雨崩上村河)从草地中央流过,四周是森林,森林之上又是林立的雪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

乃钦拉措(冰湖):意为卡瓦格博神的生命之湖,石山将冰湖与笑农牧场隔开。这座石山上长着很多小叶杜鹃,微风吹来,芳香四溢,因此山名「色格扎」,意为「杜鹃香山」。冰湖之水从香山的东边山脚下打开了一道缺口冲出禁锢,咆啸着奔流而下。

爬到香山之顶,便看见了山谷中的冰湖,寒气迎面扑来,从周围雪山上流下来的冰雪之水,蓄积而成了这一弘碧玉般的高山湖泊,既使是炎炎之夏,冰湖上仍还漂着零碎的冰块。

多彩的雨崩村民族文化特色风情:

1、雨崩村藏族可以说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其境内主要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和宁玛派,每个寨里都有佛塔或经堂等,这些地方就成了村中平时进行佛事活动的场地,特别是老年人集会的地方。

很多村寨都在寨口或要道上组织人力、物力建造用玛尼石堆砌成的玛尼堆,有的地方是单组玛尼堆,可有些地方将玛尼堆连成一排,少则四五座,多则几十座,再挂上经幡,甚为壮美。每家每户还设有专门的经堂,以供奉佛法僧三宝,也备在家里搞各种各样佛事活动。每个家庭都在自家的房顶设有「生格」,专门用来挂经幡、烧香台,每早起来后第一件事便是烧香、供净水。

2、民间文学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雨崩村的藏族民间文学蕴量较为丰富,除了有整理成文的〖格萨尔王传〗史诗,还有藏族起源故事等各种各样民间故事,更为常见的是在节日喜庆、婚礼等活动中少不了的说唱词及歌词等还有大量的谚语。

由于雨崩村交通不便,暂时还不通公路,需徒步或骑马18公里,翻越海拔3900米的那宗拉垭口,所以雨崩除神瀑之外,雨崩的景点还有冰湖、登山大本营等。去神瀑需要经过雨崩下村,道路明显不易迷路,但如果去冰湖和大本营,则需要经过雨崩上村,而且岔路较多,容易迷路,最好请向导。

公元244-246年,曹魏王朝的大将毋丘俭对盘踞在东北的高句丽政权进行了灭国式的打击,其国王在逃亡途中郁郁而亡,国家几近崩溃的边缘。然而,就在短短的数十年间,高句丽人却在鸭绿江以南重新复苏,再次兵临辽东,这又是为何呢?

图/高句丽王陵

复苏的高句丽

公元248年,高句丽东川王在逃难过程中结束了自己的凄凉的一生,当时的高句丽丧失了鸭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都城丸都被曹魏军队焚为丘墟,部落离散,部民流亡,可以说实际上已经亡国。

然而,随着魏军的撤军,高句丽国的新王中川王卧薪尝胆,在白山黑水之中依靠忠臣集聚力量,重新招揽部民,并联络曾经忠于高句丽的秽貊部落,暗中发动复国运动。这一动迅速被魏国侦知,司马昭派遣尉迟楷于259年发兵清剿,却为中川王击败。

图/公元3世纪的高句丽

公元270年,高句丽西川王继位,重新还都丸都城,在废墟之上建立故国,并设计击败了肃慎的入侵,擒获肃慎600户并安置在辽宁东部地带。公元293年-公元313年,高句丽两王烽上王与美川王先后击败鲜卑慕容氏,并一举吞并了魏晋王朝在朝鲜半岛上的最后地盘乐浪郡与带方郡,从而使得汉武帝以来中原王朝对朝鲜的控制一朝尽丧。

无力的魏晋

对于迅速复苏的高句丽,魏晋王朝可谓有心而无力,曾经征伐高句丽取得完全胜利的幽州刺史毋丘俭在司马氏与曹魏的争斗中命丧淮南(255),坐镇中央的司马昭面对淮南的连续叛乱疲于应付,更无暇顾及遥远的辽东局势,从而给了高句丽人扩张的契机。

司马昭称帝之后,西晋政权的所有精力全部放在统一南方吴国与蜀国的战斗中,直到公元280年司马炎称帝,西晋王朝方才有精力顾及边疆事务。然而,迅速爆发的八王之乱再次打断了中原王朝对外的进程。当平壤城头的汉家旗帜飘落之时,司马睿已经在江南的杏花雨中做上了皇帝的美梦。

图/永嘉之乱

高句丽政权的卧薪尝胆与魏晋王朝忙于内斗的外部条件,让这个几近灭国的政权重新在朝鲜半岛上站立起来,并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338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