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玉麟故居在哪里

汤玉麟故居在哪里,第1张

在意租界二马路和医院小马路(今河北区民主道40、42号及光明道29号),是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吴毓麟建于1912年的一所高级公馆,1930年卖给汤玉麟。

这所住宅无论在建筑形式,建筑艺术与装饰都很有特点。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混合结构,毛石勒脚,机砖墙身,部分用花岗石砂浆罩面,局部对称,屋顶平衡,罗马柱式,覆碗穹顶拱券。整座楼房分为两部分:左为二层宾客楼,一层前部突出碗形拱券右为三层居住楼,楼前大台阶设有汽车跑道。该所住宅共有楼房55间,平房7间,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不包括光明道29号用房)。

人物简介

(1871-1937),字阁臣,绰号汤大虎。他原籍山东掖县,生于辽宁阜新,出身绿林。1902年被收编入奉天前路巡防营哨官、帮办。1912年任二十七师骑兵二十七团团长,次年升为五十二旅旅长。1917年赴京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逃回阜新隐居。1919年又回奉天任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1921年5月任奉天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旅长兼东边镇守使和剿匪司令。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第十一师师长。1926年任安国军第五方面军第十二军军长。同年4月任热河都统。1928年东北"易帜"后,由国民政府任命为热河省政府主席兼第三十六师师长。1933年2月下旬日军进攻热河。3月4日汤玉麟率部逃到滦平,后被宋哲元收编,委任为第二十九军总参议。1934年5月任北平军分会高级顾问,半年后辞职来天津意租界寓居。1937年5月病死于天津。

戎马生涯

政治经历

张作霖主政奉省时,汤仍任53旅旅长,同时兼任省城密探司令。汤在省。

城目无法纪、乱用军权,深为市民所恶。历任警务处长都惧怕汤玉麟,无法惩治汤部违法官兵。1916年5月,张作霖起用王永江为奉天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王对兵弁违法,悉强之以法,引起汤玉麟不满,军警两界时起冲突。后因警界误擒汤玉麟的侦探,军警矛盾日益激烈。及至张作霖答应取消密报缉捕案犯权。汤视王为死敌,他纠集张景惠等人武装晋见张作霖,非要张作霖撤换王永江。后来矛盾发展成与张作霖的宿敌28师师长冯德麟合谋反对张作霖。事败之后,汤所随从不过200人。张作霖感念从前交情,同时闻知汤有悔心之萌,遂派吴俊升去接纳汤玉麟。汤自知前非,真心悔过,张作霖拟以他职以观后效。不料后来侦知汤有勾结北京政府当权者、计划招募军队以取张而代之劣迹,遂不复使用。1917年汤、冯去北京参与张勋复辟失败,汤逃回原籍陷隐居。以后在张作相、张景惠、汲金纯和汤母的请求下,张作霖同意汤回省城,以宽容之心接纳了汤玉麟。张、汤言归于好,张任命汤为东三省巡阅使署中将顾问。直皖战争

发生后,汤任侦察队长,潜入北京活动。1920年5月复出,任东边道镇守使兼右路巡防营统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汤任奉天陆军第11混成旅旅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汤作为总预备队率部驻守绥中待命。战后提升为第11师师长。郭松龄反奉时,汤作战勇敢,擢升第12军军长。不久出任热河都统,把守奉张西北大门。

遭遇通缉

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后,汤玉麟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热河省主席兼中国国民革命军36师师长。在主政热河的6年里,汤玉麟任人唯亲:大儿子汤佐荣为热河省禁烟局局长,二儿子汤佐辅为热河省财政厅厅长三弟汤玉山当上了58团团长,四弟汤玉铭当上了炮兵旅长,五弟汤玉书当上了骑兵旅长,侄儿汤保福当上了工兵营长,就连汤玉麟的大舅子夏维士也当上了辎重营营长!热河省俨然变成了汤家军的独立王国。可惜好景不长,1933年日军大举进攻热河,汤玉麟弃守热河,调用大量军车搬运私产,逃至滦平,致使日军不到10天即占领承德!为此国民政府明令通缉汤玉麟。

晚年经历

1933年10月,宋哲元收编汤部,委汤玉麟为29军总参议,从此失去了军权。1934年1月9日,南京政府取消对汤的通缉令。5月2日,北平军分会任其为高级顾问,半年后解职,回到天津寓所。1937年5月病死于天津,终年68岁。

某宝上有购买渠道,也有微商渠道,线下有展销会个别药店会有,这种产品要想进货铺买的话,一般通过熟人介绍渠道比较窄,某音等小视频平台成为这类产品的推广主平台,当然官方平台会有相关信息

拓展: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损伤,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情。出现扭伤或是挫伤后,要明确是有没有出现关节错位或是骨折的情况发生,如是单纯的软组织损伤,可在受伤的24小时内采用冷敷的方式来缓解,扭伤挫伤造成的疼痛和肿胀的现象,也可以采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或是消肿止痛酊。另外在出现跌打损伤后,也可以口服一些中华跌打丸或是三七伤片,云南白药等,这些药物主要是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作用。

《龙川八景》 嶅湖湖水漾金波,嶅顶峰高积雪多。

大乙仙岩吹铁笛,东山暮鼓诵弥陀。

龙潭飞瀑悬千尺,梅村横舟客家过。

纵步龙台闲眺望,合溪温水汇成河。

【嶅湖秋月】

嶅湖位于佗城西北一公里,古代湖面纵横有两公里多,水深可行舟。宋代端平初年循州(龙川古时一度称循州)太守宋翊筑堤蓄水成嶅湖,从城濠开闸,灌溉堤下千余亩田。湖口有山叫湖山,湖内有湖光亭、飞跃亭、台隐堂、苏陈堂、关帝庙、嶅湖书院,有东桥、西桥、北桥、龙津桥、白云桥。宋元符二年苏辙被谪为化州别驾,安置在龙川,居湖上白云桥西闭门著述,曾在湖东筑堤抗旱。后人为纪念他,将他所筑的堤命名为“苏堤”。嶅湖风景优美,特别是在月明如昼的秋夜,湖水清彻碧绿,波平如镜,湖光月色,交相辉映,使人流连忘返。苏东坡曾赋诗赞美嶅湖景色:“嶅湖湖水水澄清,最喜秋来月漾金,夜静问渠天在水,嫦娥推倒玉轮沉”。元末至顺二年,嶅湖湖堤崩毁,后屡筑屡崩。明、清以来,湖水逐渐干涸,淤而为田。湖上亭、阁、寺庙虽不存,但湖内秋月潭、苏堤故迹仍在。

【东山暮钟】

东山寺位于今佗城镇东瑶村的东山,离镇东约两公里多,建于隋大业年间,因寺位于东山,故名东山寺。寺四周松篁交翠,环境幽静。寺内有大钟,钟声洪亮,黄昏时敲钟,十里内可闻。

【梅村横舟】

在佗城镇东北两公里的渡船头(地名,系东江渡口),与对岸梅村遥遥相望。两岸农舍栉比,人烟稠密,是佗城镇通往老隆镇的必经之路。由于东江中隔,古时南北两岸载客渡江的小舟数十艘,满江帆影,一片篙声,渔歌互唱,此唱彼和。苏东坡曾写有“梅村渡口看横舟,水自清清江中流”的赞美诗句。从前梅村一带,河边遍植梅花,故名梅村。每当梅花盛开季节,花影波光,汇成巨海,人游其中,几不觉身在舟中抑在梅林。近三百年来,由于屡遭兵燹,梅林被毁。1936年,横跨东江的“大江桥”建成后,来往不用舟楫,“梅林横舟”一景已不复存。有人建议此景改为“长桥卧波”。

【龙台晚眺】

佗城至老隆水路之间河岸半山上,有一寺院,名曰“龙台寺”。寺院门前一方宽阔石台,名“龙台”。登临其上,老隆、佗城一带尽收眼底。每当红日衔山,霞光映石,景色奇诡,周围山树,凝绿聚翠,附近村落,炊烟袅袅,宛如一幅天然图画。

【合溪温泉】合溪在佗城镇西约五公里。溪床有几股温泉从地穴涌出,温度颇高,游人到此多洗澡,洗时可引冷泉调整水温。洗澡后,披襟当风,身心愉快。周围野花遍山,百鸟啼鸣,尤使人心旷神怡。温泉含硫磺质,可治疗皮肤病。

【太乙仙岩】

霍山位于田心镇,毗邻兴宁、五华,距龙川县城47公里,

距河源市区146公里,方圆10公里,海拨550米,为广东七大名

山之一,属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誉。霍山以它

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历史而著名。山里三组峰峦

组成一个体,傍无延缘,气势磅礴,奇峰突起,峭石峥嵘,

百态千姿,景色秀丽。山上泉水清洌甘甜,久旱不竭。东峰

之下,一湖环山,湖光山色,美尽粤东,全山计有二十七岩、

四十八峰、十一泉池、八大洞府等名胜古迹。诸胜中尤以

“霍山十景”为最。这十景是:船头观日、玉麟玩月、酒瓮

凌云、雄师吼龙、横岩傲雾、一线曙光、砻盂接佛、七井仙

泉、沙僧拜寿、铁拐挑葫芦。

酒瓮石:亦名“酒瓮凌云”,孤峰拔地,形似酒瓮倒置,

直刺蓝天,草木葱茏其上,若云蒸蔚。

一线天:亦名“一线曙光”,人在涧底,仰首张望,昭

昭一线,长可半里,故曰“一线天”。

太乙岩:乃霍山最大的天然石室,深约二十米,广约

三十七米,高五米,清幽可人。洞中原有一井,深遂无底,

传说与汕头的大海相通,时闻海啸。岩内昔为青华观,岩前

建灵山寺,唐宣宗为僧时,曾到此。

船头石:亦名船头观日,乃霍山之巅。丹崖如削,峰近

九霄,势若船头。船头观日,人生一大乐事,夏秋之夜,常

有人宿于山上,以待日出。当年苏东波漫游至此,诗兴大发,

吟道:“霍山佳气绕葱茏,势压循州第一峰;石径面尘随雨

扫,洞门无锁借云封;船头昔日仙曾渡,瓮里当年酒更浓;

捷步登临开眼界,江南秀色映瞳瞳”。

七井仙泉:势如七星,各大如盆,瓮深数尺,其泉清澈,

不汲不盈,最为奇异。游人至此,洗脸可葆青春,饮之益寿

延年。

横岩:亦名“横岩晓雾”,半壁开焉,悬崖之上,峭石

危崖势雄剑阁,云雾缭绕,因雾霏霏。

砻盂石:亦名“砻盂接佛”上有佛迹十数处。侧有澄泉,

其泉既清且甘。下有岩洞,非常清幽。峰似砻盂,传说昔时

此砻有米出,乃供酒瓮石酿酒之用也。

玉麟洞:亦名“玉麟玩月”也叫别有洞天。形如麒麟,

耿耿双眸,遥望船峰。

龙潭飞瀑】

龙潭瀑布,北宋大诗人苏轼诗云:“龙潭飞瀑悬千尺”。位于义都镇的龙潭是古邑龙川八景之一,有原始生态的秀美风景,也有许多明清的古迹,如建于明朝的嶅峰书院遗址等,是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地方。书院藏深山-从龙潭口沿石阶拾步而上,步行25分钟左右便来到建于明朝的嶅峰书院遗址,书院是建在嶅峰半山海拔600米左右的坪顶,内有操场前有池塘,站在牌楼门前,一眼望去,村庄、田野尽收眼底。书院用的火砖与古邑龙川佗城城墙相似。因时代已久,建筑已成废墟,但当初之规模依稀可见。书院常有人祭拜,香火不断,有传南越王赵佗曾在此处读书,故又名“赵佗书院”。

潭水至清--从书院遗址沿着石砌路向南走,穿过一片青绿色的竹林,便来到了龙潭河石砌拱桥--龙王桥。龙王桥何时何人建不详,龙王桥东岸有两座桥碑,一座是嘉庆18年(1814年)立,一座是光绪29年(1904年)立,龙王桥下是叫龙潭母的水潭,潭水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夏天常有附近村民来此游泳。潭旁有一石屋,据说是仙女常在潭内游泳嬉戏,在此更衣。

河上有奇观--龙潭公位于龙王桥上400米左右,潭水面积约一百平方米,潭水瀑布高达一百米,龙潭公龙潭母潭水深不可测,两潭都是进水多,溢水少,古书云:“其穴潜通于海旁入洞庭”。

夏秋天时,经常西边雨东边晴,或东边雨西边晴,在太阳光照射下,龙潭上空出现五色彩虹,《南越志》云:“舜时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

【 嶅顶峰高】

潭河水源于海拔千米的敖峰山,也是古邑龙川八景之一,苏轼诗云,“嶅顶峰高积雪多”,龙潭河南面还有海拔九百米以上的天柱峰,又名金笔峰、高寿峰和天尉峰,蔚然深秀。龙潭河上所有的山全是原始生态林、古藤、金色的火竹和青绿色的苗竹林等,站在山顶一眼望去,简直就像一片绿的海洋,竹子随风舞动,“涛”声阵阵,让人赏心悦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37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