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小白楼在哪

海尔兄弟叫什么2023-03-24  31

湖南大学小白楼位置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

湖南大学小白楼即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共有九栋,分别是:二院(现物理学院实验楼)、科学馆(现校办公楼)、工程馆(现教学北楼)、大礼堂、老图书馆、胜利斋教工宿舍、第一学生宿舍(现基建处办公楼)、第七学生宿舍(现离退休处办公楼)、老九舍(现重点实验室)。

这些建筑分别建于20世纪20至50年代,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洋式风格,只有大礼堂和图书馆属于中式风格,二院属于折中主义建筑,科学馆属于西洋古典风格,其它大部分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建筑则属于早期现代主义建筑。

其建筑风格与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的发展演变同步,同时也体现了从古代书院走向现代大学的历史过程。

其他:

民国十六年(1927年),湖南大学超出岳麓书院向外发展新建一栋教学楼,称为“湖南大学第二院”,简称二院(岳麓书院被称为“第一院”),由建筑师刘敦桢设计。

民国十八年(1929年),二院竣工。西洋式屋顶,平面呈“山”字形,门窗形式统一,富有特点。砖的砌法考究,并有多种预制砖。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湖南大学开始兴建“科学馆”(今校办公楼),最先由土木系的蔡泽奉教授支持设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科学馆竣工。

此建筑为当时湖南省内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动工时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当时湖南省政府主席何健亲自参加了典礼,并题字“学以致用”,刻石刊于大楼入口门厅的墙上。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第一学生宿舍由柳士英教授主持设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第一学生宿舍竣工。一舍建设时值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抗战时期湖南大学迁往湘西,校舍遭到日军轰炸、焚烧,损失惨重。

柳士英教授主持设计了一批宿舍建筑,都是采用木屋架、木楼板,地板、青砖、青瓦、清水墙面,清一色的地方材料,因地制宜。

以上内容参考:湖南大学-百度百科

是指小白楼地区,参见下文:

话说小白楼

天津“小白楼”,地域不算大,但名气不如不仅天津人都熟悉,而且连外地人也知道天津有个小白楼,甚至一些外国人来了也要到哪里去寻找昔日的梦境。小白楼为何有如此魅力呢?那还得从小白楼地区的形成和发展说起。

小白楼地区的由来

1860年天津开埠后,帝国主义国家争先来天津强辟租界。最初英、法、美在天津设立租界时,现在的小白楼一带为美国租界,其四至是东西以海河与海大道(今大沽路)为界,南至现在的开封道,北迄现在的彰德道。就是这块总面积约131亩的弹丸之地,近百年来不断发展,逐渐繁荣,形成今天为人们所熟悉的小白楼地区。小白楼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原来在这里有一个外墙涂白色的二楼酒吧,当时这一地区尚无其正式地名,当地居民便以这一独特白色小楼为标志,约定俗成地称这一地区为小白楼。

1902年美、英私相授受,将美租界并入英租界。但英租界当局实际上并未真正管理起来,因此发展较慢,行政管理上也不像英租界那样严格。 1901年英商先农房产公司成立,开始在小白楼一带建房,首先建盖了整个先农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购置了徐州道南面10所同样的小楼房;20年代初买下了太古洋行买办郑翼之兴建的小营市场,并将先农里东面今大沽路上及今开封道南面的一片平房翻盖为钢筋水泥的铺面和三四层楼房。

20年代中期在今开封道西口建起五座比较豪华的公寓楼,只供外国人居住。先农公司在小白楼一带不断建房,而且面积大,地处冲要,并把面向马路的房屋翻盖成新款式的商店门面,这种格局在客观上为这一地区的繁荣提供了条件。随着英、法租界的发展,加之小白楼地区东傍海河,有太古、怡和等洋行和招商局的航运码头,又比邻金融、贸易中心的英租界中街(今解放北路),因而这一地区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以外国人及官僚、买办、下野政客军阀为服务对象的销金窟。这里饭店、酒吧、舞厅林立,更有理发、美容、西服裁剪等行业,还有专门经营进口化妆品、服装、鞋帽及洋酒罐头、西点、糖果的商店,均以其高档、时髦而著称。小白楼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逐步发展繁荣起来。

外国士兵的寻欢之地

自天津开辟九国租界后,各国军队以保护本国侨民利益为由而纷纷开来。这些军队官兵到处寻欢作乐,尤其是美国兵营坐落在小育门墙子河以西(今广东路第二医学院旧址),因而在小白楼一带很快就出现了为大兵服务的各种生意场所,酒吧、舞厅、妓院等等一应俱全。于是以美军官兵为首,英、法、意、德等国的士兵们也长期把小白楼一带作为他们游逛寻欢之地。

由于各国士兵们纵酒寻欢,销魂后倾囊而去,嗜利的人们便把小白楼一带看成是生财之地,不同行业的大小商店应运而生,促使这一地区迅速繁荣起来。每到夜晚,小白楼一带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这种景象与其说繁荣,毋宁说是当地社会一大公害。这也正是当时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畸形发展的写照。

20年代未至30年代中期,是小白楼地区繁荣鼎盛时期。此后虽然经过日军侵华的沦陷,但因小白楼的繁华业已形成,又有大批白俄人聚居此地,故而繁荣景象一直未曾减退。 1945年日本降服后,大批美国海军陆战队又涌人天津,一度暗淡的小白楼地区的娼妓不只死灰复燃,而且由暗转明,连同酒吧、舞厅也应时而生,使小白楼地区的繁荣又达到了顶点。

“俄国城”

自20年代初至40年代末,小白楼地区有“俄国城”之称,这种说法尤其在外国侨民中相传甚广。小白楼地区之所以会有“俄国城”之称,是因为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后天津的俄国侨民集中居住在今开封道、徐州道两条马路的西半部,以及特一区(旧德租界)的义庆里、汝南里一带。俄国侨民在这里开设了俄国饭店、俄国商店、俄国风味食品店、小餐馆、酒吧问及服装店、美容店等大大小小的各式商店。这些商店门前悬挂着不同颜色、不同形式的俄文招牌。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的俄国人男女老幼到处可见,每日来来往往,互相打着招呼,有的三三两两团坐一个角落聊天。俄国女人们缝衣、织毛活,孩子们在弄堂戏耍,老头、老婆拄着拐杖晒太阳。这种景象使人大有置身于俄国某个城市的感觉,因此外国侨民称之为“俄国城”,是有几分道理的。

当时来天津的白俄人,大部分来自东北,他们通过海参崴、旅顺进入关内;也有一部分是由新疆过来的。他们所以逃奔天津,一是天津曾有俄国租界;二是天津原有俄国侨民,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如开设萨宝石洋行的季特维诺夫和开设阜昌洋行的白俄贵族巴图也夫等。

当时英国人对俄国人在居住、生活上处处给予方便。俄国人子女可以进英国公学和圣路易学校读书。凡稍懂英语的,都可到。各大洋行或进出口公司,安排适当的工作,待遇上虽比不得英国人,但大大高于中国人。当时英界工部局中的董事长毕德斯,是英租界首屈一指的官绅,他的妻子就是俄国人,所以白俄人通过毕德斯进入各种机构找到工作的大有人在。有些夕)国人(包括英国人)为了少花钱就讨俄国老婆。英租界工部局警务处还增加了俄国人为督察长。这样小白楼地区形成白俄聚集的社会。

小白楼地区的繁华,从一开始就带有欧化的倾向,到20年代大批白俄聚居以后,使这里更充满了东欧的色彩。例如西餐里名为“托考斯基”的“小吃”,就是俄国人所独有的。在俄国人没来以前,西餐的菜肴很简单,后来俄国人开的餐馆,都以小吃取胜,很受人们的欢迎。如俄国犹太人普列西经营的义顺合大餐厅,还有小型的天津小饭店,每餐都给六七个小吃,有时还不算钱,不计在正餐里面,以广招待。由俄国人卡普斯制造的:‘风船”牌俄国俄斯克烧酒和安德列也夫自造的“50号”斯克红酒,都在小白楼地区风行一时。再如甜面包夹火腿肠,由白俄老人提、着篮子走街串巷,用带有俄语口音的中国话吆喝着“买面包哩”。小白楼地区有许多俄国人开设的俄国风味食品店,什么“莫斯科硬肠”、“辣肠”、“肝肠”等等都是俄国风味。俄国人的生活习惯对居住在小白楼一带的中国人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文娱方面、比较大的聚集点为犹大公会,也称犹太俱乐部(今群众艺术馆),这里的成员绝大部分是俄国犹大人,会长是拉赤阔夫斯基。这里有各式各样的赌具,白俄三五成群终日赌博,夜晚是通宵舞会。其他还有多比利宁娜小姐办的戏曲学校,教授芭蕾舞、俄国戏曲、钢琴和歌唱。徐州道上有摩登跳舞学校,专教交际舞,教师是宝格凡诺娃。教油画的有个珊多太太,她曾在皇宫饭店开过个人画展。有个医生”、斯维里道夫,在徐州道他的住宅行医。莎卫饭店是俄国犹大人布夫曼开设,这里除住些俄国旅客夕),还经常有夕)国人带着妓女或交际花开,临时房间。另外开理发馆、美容室的有四五处之多,其中以卡普利特斯卡姬开设的规模最大,从业人员多是白俄女人,有化妆师、修指甲师、理发师和烫发师等等。他们除在馆内正式营业外,还包做大旅馆饭店的活,如利顺德、泰来、皇官饭店等)此外则是大量的餐馆,在40年代初,义顺合大餐厅在原址建起四层高楼大型餐厅,取名维格多利,由俄国犹太人普列西和中国人齐如山、郝如久合资经营,该店规模宏大,设备富丽堂皇,当时可称小白楼地区以至天津市唯一大型的西餐厅。还有个俄国法学家沙勒布林,开设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专为白俄办理诉讼事宜。这些情况足以说明白俄人在小白楼地区的生活涉及到了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他们自己的小天地,客观上对这一地区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小白楼的商业

小白楼地区最早的繁华街道为海大道(今大沽路)的朱家胡同一带。这里华人经营的小型店铺比较多,其顾客几乎华洋各半”故而应酬门市的人多少都要会一些业务应用英语;所售商品和加工服务,也要适合西洋习惯和风味。那时小白楼一带专售洋酒罐头、日用杂品的商店有裕恩永、样泰义、福兴太、大昌和等,其中以裕恩永经营较久、范围较大。该店所营商品一律为进口货,价格昂贵但适合西洋人和高级华人的需要。它初设英租界中街南端,由于业务兴旺,后在海大道小营市场旁增设分店,堪称小白楼华人商店之冠。在分店对过有个独特的小商店天香室,经理曹天佑是上海人,这个商店以经营针头线脑(小百货)驰名于小白楼。像天香室所出售的商品,在过去是肩挑木提盒、手摇小鼓串巷的小贩才卖的,而有门面的座商干针线买卖的还是少有的。所卖的针全由德商世昌洋行进口,线是“衣线”(褂式)和轴线。小白楼地区做中西服装的裁缝很多,要把服装做好一定要用好针线,故而天津大多数成衣匠都到天香室购买针线,天香室在解放前一直经营了近40年。早年做西装、军服、制服的一级技师,有小白楼江夏里的何庆昌和法租界的王阿明,都是宁波人。何庆昌做西装手工精细,完全合乎英国绅士派,合体大方。当时英租界工部局巡捕制服一律由何包做,故而他与工部局关系密切,每当他出门坐包月车上街,英巡捕见他都行礼以表尊敬。

海大道上有几家绸缎店,如华竹分店、元隆分店、中国同昌绸缎公司、益昌祥绸缎店等。益昌祥于1927年开业,经理刘杰三,是绸布业者行家,他根据小白楼地区特点经营绸布,如白俄妇女喜穿大格大花绸布,他就进这类的货,虽不算高档货但很畅销;对周围的豪门公馆,设专人送货,年节算帐,待客和蔼周到,眉而他一直干到解放。其他如华竹、元隆等,干到30年代初就因业务不振而关闭。

小白楼一带叫卖行也非常多,由徐州道至镇江道的海大道东西两侧比比皆是。这个行业是个不用本钱的买卖,但一般规矩老实人是干不了的,只有那些在地方上有势力的人才能经营,连外国人干这行也是属于外国流氓。他们手眼通天,消息灵通,如哪一家买卖破产还债,哪一个豪门败家子倾家荡产,他们都打听得一清二楚,甚至有些人从家里偷出来珍贵物品拿到叫卖行来卖。这些叫卖行一律负责处理并从中赚取回扣,遇有值钱货他们则以低价收买。小白楼最大的拍卖行要数“魁昌”。

小白楼的电影院,最老的是平安电影院(今音乐厅),建于1922年,经理英籍印度人巴厘和英籍中国人卢根。卢根是广东人,在中国经营电影院,他是最早的一个。光陆电影院(今北京影院),是由白俄人库拉也夫经营,后又有中国人李秉元(美国环球影片公司驻津代表)加入。他们既经营电影,又在前楼开设圣安娜跳舞厅,这个舞厅伴舞舞女大都是白俄少女。在光陆的北侧还有个小总会舞厅,这个舞厅经理姓刘,是宝成纱厂的东家,他还开了个交际食堂(重庆理发店旧址)。大光明电影院,开始由中国人韦耀卿建立,后卖与英籍印度人泰莱梯,抗战胜利后又转兑给劝业场主高渤海。这个影院规模宏大,当年门前常有 两名印度兵把门。

小白楼的饭馆,除上述白俄干的大小西餐厅、酒吧外,中国饭馆有几处也很有名气,并能做出人们爱吃的菜肴。鸿福楼饭庄位于今大沽中路徐州道口坐东,是个纯天津风味饭店,名菜有八 大碗、五碗四盘。在海大道小营市场斜对过有家白楼饭馆,经营者独出心裁地发明一种菜叫“白楼菜”,不外是虾仁、鸡蛋、肉之类炒烩在一起,人们吃了很得味,于是就畅销开了。色味斯餐馆位于今徐州道西端坐南,以广东风味而驰名,由广州姐妹俩经营,这里专吸引美国兵,挎着舞女、妓女进出于色味斯,使这个小餐馆业务非常兴旺。夏太太饭店设在小营门墙子河畔的今郑州道上,是个俄国风味的西餐馆。夏太太是东北人,会说流利的俄语,她精于俄式大菜,30年代中期,在郑州道她自宅的地下室经营西餐馆,顾客多是中上层官商界人物。

今徐州道以南、大沽路以西、大营门墙子河以东,是个大三角地带,这里人通称“三角地”。这里大沽路一面的房产,皆为天主教会的崇德堂所有。崇德堂在这里建盖了个大商场,商场内招揽些吃喝摊、打高尔夫球的以及赌博等各式不伦不类的摊贩。后来一度有马戏团表演,又住过美国军队。教会不会做买卖,一直干不好,1932年法租界华清池经理把商场接兑过来,改为澡塘,取名“天香池”。经营了三年因赔钱又转让给日租界福仙池李姓。李精明强干,把这里重新修饰一新,三楼设雅座单间,容纳男女合洗的所谓“对盆”,这一来营业大振。在曲阜道(原大朱家胡同)有个中型澡塘,初开时名旭东澡塘,因营业不强,后由裕恩永于氏家族接兑,改名海泉池。澡塘范围不大,适于大众化,凡太古、怡和以至大连码头的工人们是这里的常客。在小白楼中心的海大道上,有个与白俄的火腿肠子店相媲美的酱肉铺,名叫天玉顺酱制品分店。总店设在英租界中街英国球房(今市人大常委会)南侧,是三个洋厨子合资开设的。他们是高天喜、张玉山、蔡起顺,各用名字的一个字,取名天玉顺。该店的酱制品味美适口,中外人等莫不远道来购,可称酱制品一绝。30年代为了开展业务在小白楼设立分店。

中国、交通两银行为了开展业务,在海大道设立分支机构。银钱业赵聘卿在朱家胡同海大道转角处,设立英租界唯一的银号——恩庆永银号,满足了小白楼地区工商业存、借款的便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319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