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在哪里是哪个市?

越州在哪里是哪个市?,第1张

越州是浙江省辖地级市

越州是绍兴的古称,是浙江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

绍兴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南临台州和金华,西接杭州,北隔钱塘江与嘉兴相望,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

越州的地势地貌:

越州市全境处于浙西山地丘陵、浙东丘陵山地和浙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形成群山环绕、盆地内含、平原集中的地貌特征,地形骨架呈“山”字形。

地貌可概括为“四山三盆二江一平原”,而在面积分配上,则表现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而下,最高点为位于诸暨境内海拔1194.6米的会稽山脉主峰东白山。

最低点为海拔仅3.1米的诸暨“湖田”地区,中部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和台地。北部平原地表地貌比较单调,但地下空间比较复杂,发育了分布较复杂的淤泥层、软土层和硬土层,为地表建筑提供了多样的建设基础。

越州,古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

历史沿革

南朝宋置

越州为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于泰始七年(公元471年)所立,州址临漳,就在今广东浦北县石涌乡坡子坪的仰天湖边。领临漳、百梁、陇苏、永宁、安昌、富昌、南流、合浦、宋寿九郡。

南齐越州领临漳、合浦、龙苏、百梁、安昌、盐田、封山、南流、定川、齐宁、北流、陆川、马门、越中、高兴、永宁、齐康、吴春俚、富昌、思筑20郡。

梁天监元年(502年)后,越州治所迁合浦县(浦北县泉水镇旧州)城。至中大同元年(546年),领永宁、龙苏、富昌、思筑、盐田、陆川、齐宁7个郡。

陈越州领合浦、百梁、封山、龙苏、定川5郡。

城市变迁

隋大业元年(605年),越州改称禄州。

大业三年(607年),禄州与合州(今雷州半岛)合并,称合州。同年合州改称合浦郡,隶属扬州,辖11县,郡治在合浦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合浦郡改称越州。同年析合浦县部份辖地设置安昌、高城、大廉、大都4县,同属越州。

贞观八年(634年),越州改称廉州。

隋朝设置

越州发展历程

隋大业元年(605)废诸州总管府,改吴州置越州;大业三年,越州复为会稽郡。

唐武德四年(621),改会稽郡为越州,置总管府,总管越、嵊、姚、鄞、松、婺、衢、杭 、丽、严、绸11州。越州直领会稽、诸暨2县。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督五州。省姚州为余姚县,另析置山阴县,越州直领会稽、山阴、诸暨、余姚4县。武德八年,省鄞、嵊2州及山阴县;越州都督府督越、婺2州。

贞观元年(627),分天下为10道,越州督泉、台、建、括等6州,江南道首府。

景云元年(710年),天下分二十四都督府。越州管杭。婺。衢。温。处。台等六州。

天宝元年(742),越州复为会稽郡,会稽都督府管杭。婺。衢。温。处。台等六州。

乾元元年(758),会稽郡复为越州。浙江东道节度使驻越州。领越、睦、衢、婺、台、明、处、温八州。

贞元元年(785),析会稽县复置上虞县。贞元三年,再置浙江东道,时睦州改属浙江西道,浙江东道辖越、婺、衢、明、台、处、温7州,治越州。

中和三年(883),浙江东道观察使赐号为义胜军节度使;光启三年(887)改威胜军。治越州。

乾宁三年(896),平董昌,号越州为东府。

五代,隶属吴越国。梁开平二年(吴越天宝元年,908),越州为大都督府。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纳土归宋,宋袭五代制,越州仍称大都督府越州镇东节度使。

至道三年(997),分全国为15路,越州为两浙路宪司治所。熙宁七年(1074),两浙路析为两浙东、西路。两浙东路治越州,辖越、婺、衢、明、台、处、温7州。是年九月合为两浙路,九年复分,十年复合。

建炎三年(1129)定行在越州《行在越州条具时政》,分两浙路为两浙东、西路,两浙东路辖属依旧。宋高宗驻跸行在越州,宋哲宗孟太后在绍兴皇宫,升行在越州为都城绍兴,绍兴十二年(1142年)分路16:两浙东路(首都绍兴)、两浙西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东路、淮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嘉定元年(1208年)宋宁宗改为17路,把利州分为东、西两路。

南宋时期的临安是现今浙江省杭州市,越州是现在浙江省绍兴市、明州约在现在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一、临安

临安城,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原为临安城,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原为五代时期吴越国(907~978年)的西府。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定临安为都,增建礼制坛庙。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共计一百三十八年。

二、越州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驻跸越州,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

三、明州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将鄮县分为慈溪、翁山(今舟山定海)、奉化、鄮县四个县,设明州以统辖之。州治设在鄮县(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明州升格为庆元府,府治设在鄞县(三江口)。

扩展资料

临安(杭州)、越州(绍兴)、明州(宁波)目前的发展状况

一、临安(杭州)

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5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632亿元,分别增长1.8%、5.8%和7.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34.6:62.9调整为2.3:33.8:63.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018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1184美元)。

二、越州(绍兴)

2017年,绍兴市生产总值(GDP)5108亿元,列全省第四位,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1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2410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48.8%、47.2%。

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10.22万元(按年平均汇率6.7518折算为1.51万美元),列全省第四位。

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306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4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31元。

三、明州(宁波)

2018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10746亿元,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仅用全国0.1%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国1.19%的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6.0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07.5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32.0亿元,增长8.1%。

三次产业之比为2.8∶51.3∶45.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2603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20038美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313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