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美食

长乐市美食,第1张

长乐市美食有蛋燕、锅边、古槐肉烧、长乐冰饭、长乐杠面、肉燕、蟛蜞酥、蛎饼等。

1、蛋燕:蛋燕是福建福州地区的一道特有的传统小吃,属于闽菜系。

2、锅边:又称鼎边糊,是长乐人的早餐首选。吃起来有韧性,汤清不糊,配以油条、虾酥或海蛎饼,更为佳美。

3、古槐肉烧:古槐肉烧以选料精良,制作方法特殊,看着金黄悦目,闻着喷香诱人,吃着酥脆适口而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常常有远道客人前来品尝。

4、长乐冰饭:冰饭是长乐的传统名小吃,属于闽菜,该菜品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福州传统解暑饮料“冰水”演变而来,是福州地区夏季民众的一道解暑甜品。

5、长乐杠面:长乐杠面是富有当地特色的美食,尤其过端午,长乐人都要吃粽子和杠面,粽子像龙角,杠面像龙须,现在的杠面已经成为长乐人日常生活常吃的普通面食。

6、肉燕:别称扁肉燕,肉燕皮是由猪肉加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是福州地区一大特色小吃,肉燕有别于福建其他地区的扁肉(扁食),两者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燕皮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

7、蟛蜞酥:养干净的蟛蜞用盐腌制,浇一遍白酒醉泡,再添加红酒糟、白糖、青红酒等辅料,腌制后整只食用。蟛蜞酥用石磨碾磨之后,就成了蟛蜞酱,是用来提鲜的好味。

8、蛎饼: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可单独食用。福州地区的人大多把蛎饼做早点下粥小菜,特别是蛎饼配吃锅边糊,一干一稀,风味佳美。

冰饭,是福州长乐区的传统冰镇 美食 ,也是夏季福州人最喜爱的一道冰镇解暑 美食 。

长乐冰饭始于八十年代冰心晚年时期,是从长乐传统解暑饮料 “ 冰水 ” 演变而来。

现代冰饭内容丰富,没有固定的形式,普通来说离不开传统食材糯米饭、糖水、花生仁、葡萄干、香蕉片和各种时令水果搭配,组合千变万化。 传统长乐冰饭以白米饭为主,搭配花生以及时令水果,在当时大陆来说还是非常新颖独特的冰镇 美食 ,90年代台湾珍珠奶茶进入大陆闽粤市场时,只要是福州地区奶茶店都会必备长乐冰饭,甚至是烧烤夜宵店,可想当年火爆的程度。

如今的福州人已经把冰饭推广到美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冰饭之所以能备受大众喜爱,离不开它冰爽透心凉的口感和嚼劲,以及快捷又经济的价格。

南方的夏季炎热漫长,所以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消暑佳品,比如海南的清补凉,广西的酸嘢等等,而福建福州的长乐冰饭,也是非常有名气的。

所谓的长乐冰饭,就像是加了米饭的芋圆一样。

最早的冰饭,就起源于福建的福州长乐区,因此而得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长乐冰饭偶然出现,随后风靡逐渐蔓延,连同东南亚地区也有这种小吃。

外地人第一眼看到冰饭,就会感觉与芋圆没什么差别,就是里面加了米饭,而实际上冰饭的起源也的确与此相关,是由冰水变化而来。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夏天非常炎热,所以当地人很喜欢各种解暑食物,上世纪的时候,有人将台湾的刨冰带到了福建,人们对这种清凉的小吃趋之若鹜。

可就像很多的小吃一样,刨冰在福建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过了那段热乎劲,人们觉得这种小吃也不比本土的冰水好吃,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然而,当初刨冰流行的时候,许多跟风的人都开设了小摊商店,总不能随便改行,但人们不待见刨冰了,自然要另想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长乐区的一家店店主,因为夏天食欲不振没有胃口,刚好家中没有菜,便将店里的刨冰原料浇在了饭上,发现居然格外清爽好吃。

福建多山,但福州一带多平原,自古以来就盛产优质稻米,当地人也喜欢吃米饭,这样看着非常怪异的组合却意外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冰饭由此诞生。

冰饭从八十年代出现之后,经过当地人的不断改良,最终成了一道非常流行的小吃,也成为了福建地区夏季常吃的代表性 美食 。

通常,冰饭是将糯米蒸煮之后,搅拌成粥状,然后加入各种水果、辅料、糖、芋圆等等,就好像是加入了糯米酒酿的清补凉一样。

东南亚的闽籍华侨众多,冰饭出现之后,也被华人带去了东南亚,如今也成为了南洋地区非常出名的一道华人小吃,在炎炎夏日很受好评。

长乐,05,06年才从长乐出现扩散开来

冰饭是福州长乐市的传统名小吃,是夏天的一道清凉美味的冰镇甜点。

正宗的冰饭只在福州长乐市常见, 那里做得最好吃(特别是漳港的冰饭)。

至于发明于哪个年代,好象没有权威的说法。

没吃过,不知道会不会好吃

吃”这个字在福州话里被称为“食”。

“食饭”、“食酒”、“食茶”。

在长乐,五花八门的“小食”,

或许才最能代表这个地区人们的饮食风貌。

对长乐人来说,

一碗小小的冰饭,

也是黄金都换不来的美味,

想忘忘不了,想戒戒不掉!

冰 饭

冰饭是长乐夏日夜宵界的永恒C位,一碗冰饭配一盘烧烤,早已成了最接地气的活法。冰饭真正的起源已不可考,脑补一下的话,应该是某天某个熊孩子,早上起来饿极了,就把放进冰箱冷冻的隔夜饭,用凉白开泡泡,但是不够饱,就把西瓜,椰果切了,一起拌着吃了。咦!惊喜发现,透心凉嘎崩脆。

锅 边 糊

▲锅边糊的制作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锅边糊也叫鼎边糊,是用大米磨成米浆摊在锅边,等米浆被烫成皮以后再用锅铲将其慢慢刮到汤里。汤底由各种小海鲜熬成,虾、鱿鱼、海蛎之类,烧沸以后就是一锅汤汁鲜美又黏稠的锅边糊啦。吃的时候可以配油条、虾酥或者海蛎饼,都是油炸食物,这样搭配不会腻。

▲10元钱的锅边糊,料就很丰富

锅边糊看起来很随意,有一种家常的亲切感,不知不觉就能抱着吃一大碗,作为早餐来吃真的不错。

鱼 丸

▲鱼丸

鱼丸大概是福州本地最有代表性的小吃。鱼茸剁碎再加淀粉,铰的很上劲,有嚼头,但又不会过分Q弹。确实是实打实的鱼肉,里面包的猪肉馅,很香。吃了两颗就开始想怎么才能买点带回家,冬天的时候吃火锅正好。

肉 燕

▲肉燕,吃多了会有点腻哦!

说完鱼丸就必须来说说肉燕啦。作为长乐小吃里最等能登上宴席的食物,有“无燕不成席”的说法。

很多人以为肉燕跟沙县的扁肉差不多。其实,肉燕的奥义全在于燕皮。肉燕看起来是“皮包馅”,其实是“肉包馅”——没错,最外面的燕皮是用肉做的!

做燕皮要选用精猪瘦肉,用木锤锤成肉茸,再加入过筛番薯粉,擀成纸片薄。肉燕细品起来比想象的要脆,燕皮非常滑嫩。但吃多几个会觉得有点腻,因为实在是太香了。

捞 化

猪血

捞化里的“化”,指的是兴化米粉,很细,是福建莆田的传统特产,但长乐人吃的也很多。捞化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清汤化,一种是重口味一点的猪血化。猪血化是用猪血、猪骨和豆瓣酱熬成的,据说现在好吃的猪血化越来越少。

卤 味

长乐的卤味种类太多了,真是挑花眼。点一份打包带走,店家把肥肠、牛肉分别用剪刀剪好后过卤水装在小碗里,还额外给了一份酱汁,吃的时候感觉特别入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290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4
下一篇 2023-03-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