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作证观后感

高铁作证观后感,第1张

高铁作证观后感:

高铁作证》改编自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铁路建设者响应党的号召,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投身高铁建设的感人故事。该部影片填补了剧情片中高铁主题的空白,弘扬了中国铁路人伟大的奉献精神。

曾几何时,提到铁路就让人想起“铁老大”一词。因为铁路体制及行业的特殊性,铁路给人的印象就是神秘莫测、高高在上。

普通群众只能从表象上看观察铁路,然后对它诟病不已,因为那时的铁路有人潮涌动、拥挤不堪的车站,有喧嚣嘈杂、臭气熏天的车厢,有态度冷漠、粗暴不堪的工作人员。“铁老大”一词,也从一个不褒不贬、不雅不俗的别号,演变为一个纯粹的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铁路也取得十足的成就,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无论从基础建设,还是从服务质量上,较从前都有了彻底转变,可谓日新月异不为过。

如今的站尝列车环境不再是从前的“脏、乱、差”,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宾至如归,服务旅客的宗旨已深入铁路人的骨髓,高铁的到来,更是把铁路服务提升到一流的水平。铁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上发挥着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这场华丽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凭空而来,它离不开铁路人和铁路建设者的汗水和付出。每一次“天堑变通途”的背后,是无数铁路建设者一公里一公里的拓荒;每一个平安旅行的背后,是铁路人通宵达旦、坚守岗位的守护。

然而这些并不被人所熟知,因为他们太平凡了,除了新闻媒体的个别报道,我们很少从电视、影视剧中看到铁路的身影。

所以不得不说,《高铁作证》的导演和编剧是独具慧眼的,首次把摄影机聚焦在铁路建设一线,把铁路建设的幕后故事搬上荧屏,把高铁建设事迹与人性光辉结合起来,把铁路无怨无悔奉献青春汗水的场景展现给广大观众,传播新时代铁路精神,弘扬铁路正能量,为新时代铁路正名、扬名。

《高铁作证》的拍摄情况

影片在海拔三千多米的甘肃山区取景拍摄,总导演陈国军表示,他们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原则,所以全片都是实景,没有选择搭景,拍摄环境复杂艰苦。

片中呈现了在高铁建设过程中遭遇隧道塌方的事故,为了追求真实感,他们在洞内拍戏时都没有打光,就用手电的自然光。因为海拔较高,很多剧组成员出现高原反应,导演陈赫透露,自己在组里也是说一句话不超过十个字,因为真的喘不过气来。

《坐着高铁看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主题宣传节目,节目选取京沪高铁、哈大高铁、青藏铁路等10条具有代表性的铁路线路 ,为大家展现一场如水墨画一般的大美中国视觉盛宴。

30秒水墨画如何展现大美中国?那大概就是乘着高铁在一朝一夕之间看着行进中的中国,看的是中国的发展,看的是中国的进步,看的是中国的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30秒水墨画展现中国的活力满满。从京广高铁到京沪高铁,强大的铁路血脉支撑起一个个经济带和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哈大线”到“青藏铁路”再到“杭黄线”,从冰雪奇迹到壮丽山川,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尽显中国铁路建造的智慧与城市发展的激情与活力。

30秒水墨画展现中国的民生力量。高铁时代下人民的生活也越加便利、快捷。长假期间,上亿人乘坐高铁出行,“中国速度”除了速度,更保障着人民的出行安全;旅游列车的盛行,让人们坐在高铁上就可以欣赏风景,既节约了时间又减少了出行的奔波;网购的发展也让货运体系不断更新换代,疫情之下,“中欧班列”等的开行储能,助推中国抗疫。

30秒水墨画展现中国的真情力量。高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展现中国实力与情感的名片。无论是寒暑假期,还是国庆黄金周,在平凡中坚守岗位的是一群群充满责任的工作人员,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通行安全,才能为高压下的铁路运输带去从容与淡定。

科技不断进步,服务不断提升,让欢声笑语充满中国铁路,美好的出行体验从列车上开始。30秒水墨画展现大美中国的无限生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2542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3
下一篇 2023-03-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