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牛钉子户”,鸟巢因它移动100米,为何至今无人敢拆?

北京“最牛钉子户”,鸟巢因它移动100米,为何至今无人敢拆?,第1张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城市的建设也变好起来,过去的小平房都变成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建筑,基础设施逐渐布满整个城市,而这些新建筑的建设也少不了旧建筑的拆迁。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拆迁都变得十分常见,一些原本老旧的建筑都被拆除,它们的主人也变成了拆迁户,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成为拆迁户是一件好事,许多人都通过拆迁变富,也有一些人不愿意拆迁,变成了钉子户。

对于钉子户的看法,每个人都不同,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户钉子户,却十分特别,之所以会说它是一个钉子户,是因为它确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而当初,鸟巢的设计图中,它也在这个范围内,但最终却是鸟巢因为它移动了100米,而没有人敢拆除这座建筑。

当初2008年奥运会,我国十分重视,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这场奥运会对于我国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中国为了这次奥运会,做了许多准备,鸟巢,水立方等场馆都是重头戏,而鸟巢最初的设计中,它的地址并不是现在的地方。

当初鸟巢的建造地址中,有一座寺庙,叫做北顶娘娘庙,这座娘娘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路,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北端,北京北端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寺庙从明朝开始就存在了,是为皇家敕建庙宇,2003年,北顶娘娘庙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顶娘娘庙位于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最初的规划设计中,为保护北顶娘娘庙,本来打算在这里建造的鸟巢也向北移动了100多米,如今娘娘庙也成为奥林匹克公园的一部分,是为北京民俗博物馆分馆。

娘娘庙因为它悠久的历史,和一直都是当地香火比较旺盛的建筑,所以才能被保存下来,不过中国还有许多的民居,同样历史悠久,但名气却不大,最终却被拆除了,在保护传统的建筑,还是建造新的现代化的建筑上,经常存在着分歧,我国许多古老的建筑,也因此被拆除,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毕竟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些建筑都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有人认为这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建造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建筑,才是合理的做法,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每天分享更多各个国家的小知识和奇闻异事,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者分享给更多的人,也可以关注看到更多文章!

鸟巢周边建筑介绍是:

1、国家游泳中心(National Aquatics center),别名“水立方”、“冰立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11号),始建于2003年12月24日,于2008年1月正式竣工,2020年11月27日,国家游泳中心冬奥会冰壶场馆改造工程通过完工验收,“水立方”变身为“冰立方”。

2、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五环林萃路,东至安立路,西至林萃路,北至清河,南至科荟路。公园占地680公顷,其中南园占地380公顷,北园占地300公顷。公园森林资源丰富,以乔灌木为主,绿化覆盖率95.61%。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的终点配套建设项目之一,而奥林匹克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3、国家体育馆(National Indoor Stadium),别名“折扇”“冰之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9号,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2022年冬奥会赛事场馆之一。

4、北顶娘娘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路,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北端,北京北端的标志性建筑。北京地区五顶八庙中五顶之一,庙内原供奉碧霞元君、天仙娘娘、送子娘娘、东岳大帝、关帝、药王等神祇。

5、玲珑塔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中部,西侧与中轴景观大道相接,北临体育场北路,东侧和国家体育场训练场相连。玲珑塔的设计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塔的元素,用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等先进技术和现代手法抽象表达出轻盈、玲珑、剔透、塔的特征。当初建成时的主要功能为电视转播。

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在鸟巢和水立方之间,有一座小庙。

其实本来水立方应该就建在小庙的位置上,据说2004年8月27日下午3点,几个民工被派去拆迁,结果刚拆了庙门,突然昏天黑地,一阵大风就开始狂刮,报导说,一股旋转的黑色风柱在半空中席卷了整个“水立方”工地,风柱有七、八米高,三、四米粗,旋风卷着黄沙将工地围栏的铁皮卷起十几米高。狂飙把刚刚建好可抗7级风力的临时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整个建设工地夷为平地,现场陷入瘫痪状态。44名工人受伤,2人死亡。可是风区里一刮就倒的娘娘庙却毫发未伤。气象专家称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尘卷风”,可是在北京的气象资料中,还从未有过“尘卷风”的记载。这时再看小庙之中,民工们发现发现了一窝蛇,把民工们可都吓坏了,再也不敢拆了。不得已,只好把水立方和鸟巢改动位置,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向北移动了100米,把小庙保护了起来,拨款重新修复,旧庙换新颜,给娘娘消气。谁敢在神仙头上动土  这座建于500年前明代的小庙,坐落在北京的中轴线正中4公里外朝阳区大屯北顶村,也就是说和故宫再同一条线,鸟巢、水立方在其左右各一。鸟巢是圆的,水立方是方的,正体现天圆地方之说。  这个庙叫北顶娘娘庙,乃北京最著名的五座泰山神庙(俗称五顶)之一,明代皇家敕建的庙宇,曾在清乾隆年间整修,但在1976年,后殿因地震坍塌,后被翻盖为北顶小学校。庙内原供奉碧霞元君(亦称“碧霞元君庙”)。由于年久失修,现在北顶娘娘庙仅存山门、前殿。虽然老陈破旧,但毕竟是神明的一处居身之地,也是风水师赞叹的一块风水宝地。  五顶庙是北京最著名的五座泰山神庙,亦称碧霞元君庙,分别为东顶、西顶、南顶、北顶、中顶。  东顶在东直门外,俗呼东顶。因庙侧有一株数百年的老榆树,顺义、通县一带人又称为孤榆树庙,现已无存。  南顶位于丰台区大红门外南顶村,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八年重修,民国年间倾记,现已无存。  西顶亦称广仁宫碧霞元君庙,俗称娘娘庙,位于海淀区蓝靛厂。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称护国洪蕊宫,清康熙五十一年改称广仁宫碧霞元君庙,有大殿五进,旁有七十二司,以及清圣祖御制碑、乾隆御书联额并御制诗碑。民国时曾为舍粥厂,1949年后曾为疗养院,70年代辟为北京橡胶五金厂。现存山门、大殿、配殿及古柏。  北顶位于朝阳区大屯北顶村。  中顶在右安门外十里草桥,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民国时又重修。现存山门、大殿以及石狮、张玉书篆额、史夔撰文石碑等。  现在修好的就剩下这个北顶庙了,不过又发现西顶娘娘庙说是在蓝靛厂,再一查,发现就是世纪金源东北角那个小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20741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2
下一篇 2023-03-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