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当前不会下雨主要是目前没有雨,也就是说天气还没有达到下雨的条件,一旦宝丰县天气达到下雨的条件,马上就会下雨。
最近几天宝丰气温特别的热,估计这几天就会下雨,建议你主要收听当地的天气预报。
比如壳斗科植物群落、豆科植物群落、蔷薇科植物群落等。计划种植植物种类共计101种,其中包括云南特有植物物质大果枣、牛氏荸荠、绿萼梅等,充分体现云南植物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
宝丰湿地生物多样性重点展示区,主要建设和展示内容围绕滇池高原湖泊湿地与湖滨生态系统进行构建,包含十二种植物群落。
宝丰半岛湿地横跨入滇河道新宝象河东西两侧,总占地面积1633.8亩,含生物多样性核心展示区286亩,是展示滇池保护治理,反映滇池自然面貌、自然属性、湿地净化的实景点。湿地内,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层层叠叠,草木葱茏、绿意盎然,自然之美尽在其中。
在重点植物展示区内,壳斗科植物群落、豆科植物群落、蔷薇科植物群落、唇形科植物群落、云南特有湿生肋果茶群落、湿生水杉植物群落、鸢尾科群落、莎草科植物群落、凤仙花科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海菜花群落等12个植物群落有序排开,一株株形态各异的植物让人目不暇接。
拓展资料:
滇池生态治理和保护工作以及滇池金线鲃等特有濒危物种的保护、繁殖情况。
昆明市自2003年启动了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建设,滇池湖滨生态系统初步恢复,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截至2020年,昆明全市湿地面积62403.27公顷。
秋日的宝丰湿地处处是美景,精心布置的景观和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令人流连忘返。作为COP15两个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633.8亩的宝丰湿地不仅呈现出美丽的滇池自然景观,还是昆明着力保护生物多样性、营造生物物种库的一个好例子。
亮点一:
丰富的植物群落吸引大量鸟类
宝丰湿地位于官渡区滇池东岸,紧邻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它拥有286亩生物多样性核心展示区,是“水生—湿生—陆生”复合型生态带,也是一个与城市紧密相接的湖滨湿地。据介绍,它以生态环境复育为核心,以水质净化为基础,在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维持土地利用的前提下,进行了精心的生态修复。
湿地内,有一个隐蔽式观鸟廊。有了丰富的植物群落和良好的水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都有了,一些曾经离去的珍贵鸟类又纷纷回归,彩鹮、灰鹤、池鹭、白鹭等100多个品种的鸟类在这里出现。站在观景台眺望,远处是起伏的西山山脊和城市天际线,近处的水里是茂盛的各种水生植物和鱼类。白鹭等鸟类不时起飞,一幅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在人们眼前展开。
在生物多样性重点展示区,可以看到原生板栗、滇青冈、云南含笑、大果枣、冬樱花等植物。别看区域不大,这里涵盖了壳斗科植物群落、豆科植物群落、蔷薇科植物群落、唇形科植物群落、云南特有湿生肋果茶群落、湿生水杉植物群落、鸢尾科群落、莎草科植物群落、凤仙花科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滇池原生海菜花群落、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等12个植物群落,共计101种植物。
此外,宝丰湿地还利用现有的塘体种植荷花、在田埂上种植云南本土树种,在田地内种植水稻,营造了农田、鱼塘、湿地环境,不仅提升了湿地水循环及生态功能,还营造出世界少见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资源和湖滨生态系统。据悉,宝丰湿地自今年国庆期间开始,免费对公众开放,为昆明市民提供了科普、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亮点二:
“观鱼走廊”展示滇池特有鱼类
滇池特有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滇池金线鲃,也在宝丰湿地内进行了复育和繁殖。雪白淡雅的海菜花盛开水面,滇池金线鲃、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中华倒刺鲃……众多的鱼类在水里欢快游弋。在宝丰湿地滇池原生沉水植物群落区,有一条长长的下沉式“观鱼走廊”,它的正式名字是“滇池湖泊生态系统活体展示缸”,科学家们用植物、鱼类、螺、蚌、鸟类等生物来帮助修复湿地、治理滇池,展示出云南高原湖泊的理想状态。除了众多鱼类,就连水底的水草都很有讲究,里面是滇池原生的沉水植物,包括了苦草、黑藻、金鱼藻、狸藻等,复原了过去滇池的水中生态。
经过多年的实践,杨君兴等科学家对这套生态修复模式进行了不断完善和扩展,复育着滇池中的许多原生生物,并重点“修复”受污染的湖泊水体,让内源污染物离开水体。这条廊道中欢游的鱼和长势良好的海菜花等水生植物证明,只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应对,滇池的生态完全可以恢复,而且将会越来越好。
展示缸建设的主要参与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在现场介绍,上世纪80年代,滇池水质变化导致金线鲃等鱼类减少。为此,团队提出以保护和恢复滇池关键土著物种作为生态系统重建的重点,在滇池不同环境下回植高原湖泊特色植物,构建土著水生生态群落。经过不断完善,创建了一套“共生、互养”的生态修复模式。团队在滇池、洱海和杞麓湖等湖泊进行了前期试验,证实了这是用得上、效果好的关键技术。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曾对此专门做过报道,肯定此举“有能力拯救珍稀物种,且能恢复已消失的生境”。
亮点三:
用特殊材料铺成的“有机步道”
宝丰湿地中有一条长200多米的步行道,远远看上去只是一条褐色的人行道,没什么特别之处;而走上去人们才会发现:用于铺路的材料是一块一块的,踩在上面软绵绵的,整条路走起来有种很特别的感觉。
这条步道上的铺路材料,全部来自日常对湿地公园中的树木修剪时留下来的树枝。把这些树枝分割成一半手指那么长的小块,直接用于铺路。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透水性好,下雨时落在路上的水可以很快渗入土中,回到水系里面;二是分解性好,树枝是有机的天然材料,易于分解,不会造成污染;三是可以帮助维持微生物环境,保持微生物多样性。腐朽的枝条是菌类和微生物繁衍的良好场所,一些微生物的存在有利于保持整个湿地的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