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江西瑞金在什么地方

谁知道江西瑞金在什么地方,第1张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东源贡水上游。东与福建省长汀交界,南与会昌县毗邻, 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石城二县。地理坐标:东经115°42′~116°22′,北纬25°30′~26°20′。 总人口621127人(2006年末户籍),其中非农业人口111250人。国土面积2448平方公里。以市区为中心,323、319、206国道为主干的公路网可直达赣州、 南昌及闽粤,交通极为便利。赣龙铁路与京九线连接,将成为瑞金另一条通往外界的快捷通道。 市内邮政、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齐全。邮编:342500。代码:360781。区号:0797。拼音:Ruijin Shi。

瑞金地处华中气候区与华南气候区的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平均无霜期286天,年平均气温18.9℃.最热以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7.6℃。 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均降雨天数163.7天。不寒不热,不湿不燥,宜人宜物。

优越的地理条件,使瑞金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全市水能理论储量达10万千瓦, 可开发量4万千瓦,全市现有耕地面积35.69万亩,山地面积280万亩,宜养殖水面2.6万亩,草坡地8万亩, 森林覆盖面积724平方公里,系赣南林区和长江防护林区之一。市内动植物种类较多,属于珍稀者有: 金环蛇、银环蛇、獭、龟、油杉、黄绵木、红豆杉、楠木、银杏、观音竹、四方竹等等。地下矿藏丰富,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3类26种,主要有白云岩、石灰石、萤石、金矿、钽铌、稀土、钨、银、铁、锰、粘土、 无烟煤、磷、铀。特别是优质石灰石储量达9亿吨以上,氧化钙含量55.08%,且大部分裸露于地面,易于开采; 白云岩储量达1亿吨以上,C+D级为1900万吨,其金属镁含量为20.9%;萤石储量达134万吨,品位65%以上

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武夷山脉西麓,与福建省长汀县相邻。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置瑞金监,因“掘地得金,金为瑞”故名瑞金;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升监为县;1994年5月18日,瑞金撤县设市。全市国土面积2448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23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人口64万。

红色名城。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是当年党中央驻地、苏维埃中央政府诞生地和毛泽东思想主要发源地,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八一”建军节的诞生地。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以瑞金为中心的赣南闽西大地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宣告成立,瑞金成为“赤色的首都”和全国苏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邓小平作为瑞金县委第三任书记成为首任“京官”。从1929年2月瑞金开辟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到1934年10月红军离开瑞金开始长征,中央苏区一共在瑞金存续了五年零八个月。新中国第一、二代领导人的大多数在瑞金得到了历炼,开国元帅中除徐向前之外的九位,开国大将中除王树声、徐海东、许光达之外的七位,以及1966年以前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中的35位上将、114位中将和440位少将(其中瑞金籍将军13名),当年都在瑞金战斗、工作、生活过。瑞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当年24万人口的瑞金,一共有11万人参军参战,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17166名。为支持苏区建设和支援红军北上抗日战略转移,从1932年至1934年,瑞金人民一共认购战争公债67.5万元,为红军征粮24.8万担,其中41.5万元公债和捐集的所有粮食无私奉献给了苏维埃政府。从1995年新华通讯社第一个在瑞金“寻根问祖”、修复革命旧址以来,已有51个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来瑞金重续“红色家谱”、建立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瑞金成为全国最大、影响最广的革命传统教育名城。

交通要地。323、206、319三条国道贯通瑞金东西南北;与鹰厦线、京九线接轨的赣龙铁路横贯瑞金全境,在瑞金建有全线最大的客货站——铁路三级站;纵贯瑞金南北的鹰瑞汕铁路(鹰潭—瑞金—汕头)进入国家铁路中长期建设规划;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即厦蓉高速)瑞金段、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即济广高速)瑞金段都将于2011年全线建成通车,届时瑞金将形成双“十”字枢纽型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依托境内原有的林用机场,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在瑞金建设一个民用机场。从市区出发,2小时车程内有赣州黄金机场、福建连城机场,4小时车程内可达厦门、福州、泉州、南昌等城市以及全国最大港口之一的厦门港。发达的陆地交通,使瑞金每年能吸纳赣闽边际区域600万人次以上的人流、200万吨以上的货物在这里中转、集散,瑞金正在成为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之地。

旅游胜地。瑞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有明末“江西五大家”学者之一的杨以任、清初著名诗人杨枝远、清初哲学家罗有高、戊戌变法重要理论家陈炽等历史名人。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土圣地,市内有叶坪、沙洲坝、长征第一山等著名革命旧址群,拥有红井、“二苏大”会址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丹霞地貌罗汉岩是江西省风景名胜区,宋朝古村密溪村是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把瑞金与韶山、井冈山一起,以“革命摇篮、领袖故里”为主题形象,列为全国十二大红色旅游重点区的第二大重点区。2006年瑞金红色旅游景区又荣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和“新赣鄱十景”之一。2007年,反映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剧《浴血坚持》在瑞金完成全部拍摄;2008年5月14日,北京2008 年奥运会圣火在瑞金成功传递;今年,中央电视台建国60周年献礼片、反映中央苏区五年零八个月光辉历史的电视剧《共和国摇篮》在瑞金拍摄。

创汇基地。瑞金境内白云岩保有储量4.5亿吨,居全国第一;石灰石储量9亿吨,萤石储量200万吨。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成年产400万吨水泥熟料的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瑞金氟化工基地正在加紧规划建设。坚持大开放发展战略,发展了红都水产品、金瑞发制品等10余个自营出口创汇企业,烤鳗、人发制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均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首位,全市年出口创汇能力在1.5亿美元以上,瑞金连续七年被评为江西省出口创汇先进县(市)。

“海西”腹地。瑞金地扼赣闽咽喉,素为赣闽粤三省通衢,是中西部省市沟通东南沿海的中转要地,是中国三大著名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共同的发展腹地。特别是随着“海西”经济圈的加速兴起,瑞金充分发挥毗邻闽西的地缘优势,以省政府设立的江西瑞金台商创业园构建开放型经济载体,以“十大体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以打造“诚信瑞金”和“机关效能年”活动优化发展环境,以福建“5·18”、“9·8”等重大经贸活动为融合平台,充分承接“海西”区域梯度转移产业,加快建立与“海西”经济协作发展体系。目前,已有1500多名闽籍客商相中瑞金投资兴业,110 多家闽台企业落户瑞金创业发展,食品药品、矿产加工、新型建材、机械电子、服饰制鞋等成为瑞金与“海西”区域重点协作发展的产业。

近几年来,瑞金市委、市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加快瑞金发展的积极因素,着力克服和化解各种困难,扎实做好打基础、管长远、求突破的工作,经济社会在稳步发展中积蓄了更大后劲。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8.3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3.77亿元,增长41.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7亿元,增长42.3% ;三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为18.5:33:48.5;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4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23%;旅游总收入3.46亿元,增长10.3%;实际利用外资4489万美元,增长5.4%;出口创汇5120万美元,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0元,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3370元,增长8.4%。

瑞金市第四次党代会在总结过去三年取得的成就基础上,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对接长珠闽、融入闽东南、建设新瑞金”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开放兴市、工业强市、旅游旺市、生态立市,全面塑造红色故都城市形象,加快建设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努力把瑞金打造成为“江西的温州”!

今后五年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建设“一个中心”(即建设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区域中心城市)、推进“四个打造”(即打造国内外著名的红色旅游名城、打造赣南东部赣龙线上的瑞金工业板块、打造“江西的温州”、打造和谐平安诚信瑞金)。

今后五年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60亿元,财政实力大幅提升,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进入赣州市前列位置;工业、旅游、金融、物流、商贸等的集聚力显著增强,瑞金基本具备次中心城市和赣南东部经济区核心的发展实力。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十大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发展环境全面改善,瑞金成为全省投资形象最好、聚集外来资本最多的城市;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全市上下形成求富思进、诚信经营、善谋实干的创业氛围,民营经济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力量,把瑞金打造成“江西的温州”取得明显成效。

——城市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主题形象突出,红色历史文化氛围初步形成;中等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功能基本形成,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和宾招、休闲等城市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具备吸附周边县市人口来瑞金就学、就医、就业,以及吸纳周边县市物流汇集、中转的引力和张力:城市绿化率提高到35%以上,瑞金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园林城市。

——和谐社会建设迈出较大步伐。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农民的生产能力、创业能力、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卫生得到优先发展,逐渐向教育强市发展;科技、文化、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社会稳定机制更加健全,团结、稳定、诚信、创业、发展成为全市的主旋律。

——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健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民主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创新,成效更加显著,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明显。

属于江西省,瑞金城在瑞金市。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武夷山脉南段西麓,赣江的东源,贡水的上游。东与福建省长汀交界,南与会昌县毗邻,西连于都县,北接宁都、石城二县。

瑞金市国土面积2441.40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9.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8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8.7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6%,辖10个乡7个镇240个村(居)委会,全市年末人口70.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53万人,非农人口16.8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8.74‰。

瑞金有三条国道323、319、206交汇于市区,其中323国道零起点就在瑞金的塔下寺。与鹰厦线、京九线接轨的赣龙铁路贯穿瑞金,交通极为方便。

扩展资料:

瑞金是响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瑞金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曾经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她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驰名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之一。“红都”这个光荣的称谓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瑞金进行伟大革命实践和红色政权建设探索的光荣历史。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酝酿了近两年时间,并经过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同志精心筹备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的叶坪隆重召开,大会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定都瑞金。

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沙洲坝召开,由于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经从上海迁到了瑞金,因此,“二苏大会”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临时”两个字就去掉了,正式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

因此,瑞金作为赤色首都,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源地和初步的形成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八一”建军节的诞生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919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21
下一篇 2023-03-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