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在湖北襄樊的隆中。
三顾堂的游廊中排满了历代名人石刻,堂前三株古柏相传是当年刘、关、张三人下马后拴马的地方。三顾堂后面是传说中的诸葛亮故居“草庐”,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
古隆中在襄阳市襄阳城西13公里处,有一座隆中山,山、水、林、石虽然不高、不深、不密、不奇,但自有其灵秀之气,这灵秀更多缘自于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
千余年来,隆中因孕育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思想而闻名遐迩。诸葛亮年轻时曾在此躬耕十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留下了千古佳话。诸葛亮死后70年,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曾至此“观亮故宅,立碣表闾”。东晋时新修了诸葛武侯故宅。
唐昭宗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并御赐庙堂于隆中,即为武侯祠,后历代均有修缮,现在看到的是清朝康熙年间修建,1973年又改建了的建筑。武侯祠共有四进三院,中院有左右廊房,大殿内有诸葛亮及他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塑像,西侧配殿是三义殿,有刘备、关羽、张飞塑像。
四个殿堂中挂满了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诗词和对联等。明成化年间对古隆中进行了全面维修和扩建,形成了隆中十景:武侯祠、三顾堂、古柏亭、野云庵、躬耕田、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六角井、小虹桥,从而奠定了隆中的基本格局。
与诸葛亮隐居生活有关的诸多人文景观皆掩于翠林丹枫之中,十分清幽静雅。观诸葛遗迹,赏历代碑题,仿佛思接千载,深深为卧龙先生的高风亮节、大智大睿所感染和折服。
诸葛茅庐位于襄阳隆中风景区,隆中山畔三顾堂后坡上,呈六角形,双层飞檐,碧柱红瓦,亭中一块大石碑上刻有“草芦”两个大字,字体苍劲端庄,是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原址上立,清初赵宏恩重建。
此处本为诸葛亮隐居时住宅的读书室,明襄简王朱见淑迷信风水,意将此古迹霸占为自己的陵墓。李自成起义后,把陵墓建筑捣毁,但土坟仍在。后人在墓边修了这个草芦亭,表达对前贤孔明的景仰与怀念。
三顾茅庐的故事千古流传。现诸葛亮的草庐不是茅草屋,而是一座木制结构的小亭子。据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诸葛亮历来都很受尊崇,诸葛亮草庐历朝都有人专门看护、维修。
扩展资料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卧龙岗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