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开建于什么时候

中国高铁开建于什么时候,第1张

中国首条新建高速铁路是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7年12月15日全线铺通。2008年8月1日运营。那时候正好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前期。世人瞩目。

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之前,也就是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那时候,我国就有多条铁路改造完成,运行时速达到200KM╱小时,甚至250KM╱小时。因为按照《世界铁路联盟》的规定,凡新建运行速度250KM╱小时以上,既有线改造运行速度200KM╱小时以上的铁路都称为高速铁路。

这几年我国高速铁路跨越式发展,先后建成通车武广高速铁路,合武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石太客运专线,福厦高速铁路,温福高速铁路,甬台温高速铁路,昌九城际铁路。

扩展资料: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

2008年2月26日——中国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水平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4小时40分钟。哈大高铁将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2000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2014年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

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将大力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夯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底气。

2014年4月3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当然是铁路工人的努力,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高铁才能够创下一次次奇迹。

中国高铁是世界上总里程是最长的,截至目前为止,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了4万公里。可以说中国的高铁已经占据了世界2/3,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中国的高铁在质量以及速度方面,都要遥遥领先于欧美国家建造的高铁。所以很多国家已经向我国引进相关技术以及高铁的站点,以此来满足国内对高铁的需求。

中国高铁创下一次次奇迹。

中国的高铁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奇迹,很难想象中国在几十年之前,根本没有1公里的高铁。但是在短短几十年之后,中国就已经建设成了总里程达到4万公里的高铁。这在其他国家看来完全是一个奇迹,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这一方面做到与我们同等的地步。可以说中国高铁就是一个奇迹,已经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

中国的铁路工人在背后付出。

首先,中国的高铁的奇迹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的铁路工人在背后默默付出。因为一段高铁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同样也需要更多的人力。因此中国的铁路工人数量是最多的,使我国能够在一定时间之内建设成大量的高铁沿线。

政府的大力支持。

除此之外,我认为中国高铁的奇迹也与我国政府的支持离不开关系。要知道任何一项基础建设的实行,必须要得到政府的认可。如果连政府都不认可的基础建造,这跟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取得预期效果。这是中国政府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会大力发展中国高铁,使我国经济能够得到迅速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685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