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午门上空对是北极星吗

故宫午门上空对是北极星吗,第1张

午门是很适合拍摄星轨的存在,它正南正北的建筑格局让北极星可以完美的悬挂在午门正上方的空域,从而完美同心圆的星轨在午门的上空与对称的故宫建筑契合,这种方圆和对称的美感结合正是中式审美的诠释。

仲夏夜 拍星去

夏夜来临,正是拍摄星空的好时节,我们的特邀专家告诉我们, 邀上三五好友, 开上车奔向城市周边, 支起三脚架, 找到北极星, 就是一次浪漫的观星、拍星之旅。

出镜专家

钱进

2004-2008年从事平面设计, 2008年至今自由职业摄影师。虽然摄影已成为我的职业,但至今仍保持着不断探索的热情。

出行篇

在真正开始拍摄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 星空 题材的种类,从形式上分大致有星空、星轨和深空, 深空涉及到的天文知识和拍摄装备比较专业, 所以暂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我们介绍的是拍摄星空和星轨。由于数码单反很难承受数小时曝光, 所以星轨是由星空照片叠加堆栈生成的, 这样做不仅方便控制曝光而且一次拍摄就能得到星空、 星轨和延时视频三种结果。

明确了拍摄形式,我们就可以准备拍摄器材了。因为我们需要用大广角镜头满足构图的需求, 所以机身方面我们也推荐全画幅机身, 它在配合广角镜头和高感光度下的噪点控制更有优势。一些入门全幅机对新手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它们电池容量较小,必须配备电池手柄装满两块电池, 否则机身内一块电池很难坚持几小时拍摄。镜头方面除了对焦段的要求, 还需要大光圈, 因为大光圈的通光量能捕获到更多肉眼无法察觉到的细节。 星空拍摄最需要保证的就是稳定, 所以足够结实的脚架和云台必不可少, 最好在确定构图后在脚架下方挂重物加固稳定。

出行装备方面最离不开的是头灯,带有微弱红光的头灯是上选,微光查看拍摄中的相机不会对照片有影响,而红色光线不会对视觉有冲击。衣着方面夏季会比冬季方便很多,但郊区和山顶气温还是比较冷,所以还是有必要带冲锋衣和长裤。由于我们每次出行装备都很多, 会选择开车出行, 所以晚上都是睡在车里, 如果需要露营的话普通双层帐、 防潮垫、睡袋这种标准装备即可。最重要要记得带上防蚊虫的药品。

拍摄篇

天气

拍摄之前要看天气, 这是最首要的因素。如果是拍星轨,天空不能有一丝云彩,如果拍延时视频有一些云飘过则更有动感。普通的天气预报无法满足要求,所以要看卫星云图、风向和大气能见度,对你所在区域未来12小时内的天空云量和能见度有大致了解。

地点

尽量选择没有城市灯光污染的郊区,另外还要避开飞机航线,否则拍出来的星轨照片中会有很多不和谐的大线条。选择地点时还要考虑前景,因为星空和星轨只是华丽的背景, 而前景才是主体, 比如湖面、 枯树、怪石或是建筑、人文古迹等等都可以。

时间

建议太阳落山前架设好相机,一是可以收获 日落 美景,二是可以拍摄一些傍晚时的前景方便后期做HDR,如果没有光线很可能前景会一片死黑。为了避免光污染,建议选择每个月月亮不升起的那几天,如果不得已在有月光的夜晚拍摄,一定要选择顺光方向避开月光直射。

TIPS

在北京可以去这些地拍星空

故宫午门

角楼

密云不老屯射电望远镜阵列

妙峰山玫瑰园

怀来风车阵和天漠

TIPS

一定要关闭机内处理

关闭照片的自动回放功能。

关闭所有机内处理,例如高ISO降噪、 长时间曝光降噪、 镜头校正、暗角、色彩优化等等一切能关闭的机内处理全部关闭。

给光学取景器带上取景器罩,防止杂光从取景器进入CMOS。

格式设置到RAW,方便后期处理。

大师手把手教你拍

手动曝光模式,光圈调整到最大, 相机设定到B门。

使用延时快门线,设定曝光时间30秒, 间隔时间1秒, 拍摄张数200张以上或无限制到存储卡满。

手动对焦,通常情况是无限远端往回一点点,需要试拍放大回放确认。

后期篇

挑选一张照片输出调整一下色温、曝光、暗部细节、饱和度等等就能得到星空照片了。而拍摄星轨照片的后期就要麻烦一些,先调整一张照片并保存这张照片的调整参数,建议色温设置在5000K左右 饱和度尽量加大, 然后在将这张照片的参数执行到所有照片后统一输出JPEG格式,通常大部分解RAW的软件都有这种批处理的功能。当所有RAW文件输出成相同参数的JPEG照片后,使用Startrals软件进行星轨叠加,软件很小可以到www.startrai ls.de的Software中 下 载 (免 费软件) 。打开Startrai ls选择Fi le>Open images,选中所有刚才输出的JPEG照片, 再选择Bui ld>Startrai ls>OK, 这时你就可以喝一杯咖啡,看着屏幕上拉线越来越长, 神奇地形成一张星轨照片。当底部进度条走完后保存这张星轨照片,建议存成TIFF格式再用Photoshop进一步调整。因为星星本身具有不同的色彩,所以输出星轨后会呈现五颜六色的线条,这就是之前输出JPEG时设置色温和加饱和的结果。

ISO的设定根据夜空的亮度而定,无光污染3200-6400,有光污染200-400也有可能,需要试拍来确定具体数值。光污染越少感光度越高越能拍出肉眼看不到的星星。

1.角楼星轨

2.官厅水库

3.密云星轨

本文地址: http://www.siweiw.com/sjinfo7187.html

引言

天体物理学有个浪漫的说法:星空是你身上每个原子的故乡。来自美国的摄影师MichaelShainblum,对宇宙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及其擅长自然星空摄影,他镜头下的夜空、银河绚烂璀璨,美妙不可方物。

Shainblum说,“有时,星空拥有最大的惊喜,给你一大看点,超出你的想象。”

对于北半球,每年的9月-10月,又到了一年的星空季,喜欢摄影的你是不是蠢蠢欲动却被不知从何下手而困扰呢?星空摄影看似比较高大上,但其实掌握一定的天文知识和拍摄技巧后,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拍摄出最美的星空。在分享前,先来欣赏几张星空美图吧。

在互联网上有着非常多的关于星空拍摄的文章,我试图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结合自己的经验,整理成本次系列分享, 全面地讲解前期拍摄技术和后期思路,并用实例详细介绍后期处理的每一步骤。

俗称的星空摄影一般可以粗略的分为两大类:深空摄影(天体摄影)以及星野摄影。深空摄影一般情况下指以拍摄深空天体为主要目的的摄影门类,属于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拍摄方法,包括月亮,太阳,星云和星团等;又可分为纯深空天体和广域深空两大类,需要使用昂贵的特殊专业设备,诸如导星设备、赤道仪、冷冻CCD、天文望远镜等等。而星野摄影则主要是以拍摄带有自然景观或者人为前景,而背景则以常见星空亦或者星轨作为远景的拍摄方式。

天文知识

为什么别人的照片漫天繁星闪烁,而你兴致勃勃去拍银河,照片中却是星光疏落,失望而归,根本的原因就是银河没有出现在你拍摄的夜空中。星空摄影是较为特殊的题材,不仅需要精湛的前期和后期技术,了解相关的天文知识是拍摄成功的关键。

南北半球银河特点及差异

银河(the Milky Way),是指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银河在天鹰座与天赤道相交,在北半天球。银河在天球上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它的最宽处达30°,最窄处只有4°~5°,平均约20°,这只是银河系中的一部分。

银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在汉朝的文献中就收录有著名的中国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中国古代又称天汉、天河、河汉、银汉、星河、星汉、云汉。

其实一年四季的夜晚都可以看到银河,但由于银心是最明亮壮观的部分,拍摄银河在摄影的概念中通常是指拍摄银心部分。

有过星空拍摄经验的朋友都知道,银心在夜空中出现的方向和时间在每个月和每个季节是不同的,拍摄前的周密计划是拍摄成功的保证。在北半球,夏夜星空中从东北向南横跨天空的银河,宛如奔腾的急流,一泻千里。而冬季只能看到暗淡的悬臂部分,南半球反之。为什么会有这种时间和方位的差异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地球、太阳系和银河系之间的关系。

总体来说,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三月至十月可以拍到银心,南半球大部分地区二月至十月可以拍到银心,其它月份只能拍到银河的悬臂部分。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轴偏角的关系,南北半球看到的银河形状和方位都是不同的。星空摄影要符合自然规律,照片中的景象应该是在自然界的某一时刻会出现的,这里要说的是,切忌不可后期PS成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画面,闹出笑话。

拍摄银河,南半球的自然条件比北半球略好,不同之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赤道是可以看到所有的星座,越往北看到的南天星空越少,越往南看到的北天星空越少,所以南半球的大小麦哲伦星云在北半球是看不到的。

(2)4月-7月是拍摄银河最合适的季节,此时北半球是春夏季而南半球是秋冬季。

(3)南半球在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拍摄到的银河形状呈反向,而北半球只能拍摄到同一形态银河。

(4)北半球的银心位置通常能与地景很好地结合,但是在南半球随着银心升高到一定位置,就不能与地景结合,不利于构图。特别是从八月至10月天黑之后,东南方向银心已经离开地平线很远,除非地景有高山否则很难与前景结合,但是可以向西南方向拍摄银河,银心形态呈反向。

如何利用月光为照片增色

星空摄影是在夜晚,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月亮。由于月光的亮度很强,当一轮明月高悬夜空的时候,很多星星被月亮的光芒覆盖,可见的星星寥寥无几,月朗星稀就是指这样的景象。如果在这样的情况拍摄星空,月光会直接影响银河的亮度,拍出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如何确定最佳拍摄日期,了解月相是星空摄影的必修课。

月相按照形状来分,总共有八种。周期是一个月,按序来分别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拍摄银河时如何避开太强的月光,一是可以选择在月升之前或月落之后拍摄;二是在峨眉月的时期,这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拍摄条件,月光不是很强,对银河的影响不大,同时又可照亮地景,起到补光的作用。

拍摄条件

天气

星空摄影还需要良好的气象条件,其中云量和大气透明度尤其值得关注。适量的薄云能烘托气氛,更是为延时摄影画面增色的重要元素,但满天的厚云则是星空摄影的噩梦。因此,在制定拍摄计划前,一般需要对目标地区的局部气象条件进行了解预测。

普通民用天气预报往往只覆盖城区,信息内容对星空拍摄也不够有针对性,我们推荐使用“晴天钟”网站以及其相关移动应用“星空指南”,可以根据地理位置,查询到局部地区的云量、透明度、视宁度、温湿度等预测信息,较之民用的大范围天气预报更加值得参考。此外,从经验看,大风往往能带来晴朗通透的天气,而雨后的大气透明度一般也较高,都是拍摄的良好时机。

地点

地理位置直接影响光环境,对星空摄影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我们要选择光污染较少而海拔较高的拍摄位置。

夜空中的光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光线被低空大气中的尘埃或水汽散射而造成。避开光污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可能远离光源,这意味着星空摄影师往往要寻找市郊甚至野外的拍摄地点。

北京为例,距离市中心五十公里左右,银河才能在天空中显现,距离市中心一百公里以上,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银河的壮阔。

人类活动的增加让纯净的夜空越来越稀有,彻底避开光污染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选择背向或偏离城市的视角来规避光污染,比如拍摄正南方天空的夏日银河,就不要选择城市北方的位置,否则银河接近地面的部分会被城市散发出来的光亮所掩盖。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光污染渲染氛围,使其成为影像的组成元素。 

高海拔是星空摄影另一个有利因素,这并非是为了拉近与星空的距离,而是为了更好的避开大气的干扰;对城市附近的星空拍摄来说,数百米到一千米的海拔提升就能有效的改善光环境。

tipe:下面几个网站可查询全球光污染情况:

www.lightpollutionmap.info

http://darksitefinder.com/maps/world.html

https://blue-marble.de/nightlights

时间

首先要确定大的时间范围,即银河拍摄季节,其次要查询当前银心升起或落下时间,然后结合月相判断适合拍摄的最佳日期和时间。

手机中的APP星空预测软件PlanIt! For Photographers, Photopills, Distant Suns, Stellarium 等都有非常精确的银河及月亮的信息,在拍摄前就可以做出周密的计划。

拍摄器材

星空摄影对暗弱光线的追逐和较为复杂的拍摄环境,都要求在器材上做好充分的准备。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厂商有针对性的设计,越来越多的器材可以用于星空拍摄,并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了解和合理利用各种器材,可以使我们的拍摄事半功倍。

经过多年的发展打磨,数码单反/无反相机拥有了完善的功能、优异的综合性能和成熟的生态系统,镜头选择面十分广泛,始终是星空摄影的主力装备。

相机

高感全画幅相机,相对APS画幅相机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高感画质,因星空摄影要用到ISO3200-6400,甚至ISO12800,高感表现力对画质非常重要。

镜头

在星空摄影方面,大光圈镜头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但可以使用较低的ISO以降低噪点,还可以提高实时取景的亮度和对焦、构图的方便性。

1尼康14-24mm F2.8、蔡司15mm F2.8是很好的星空摄影镜头。最近市场上新出现几个大光圈定焦广角镜头,诸如Sigma 14mm F1.8, 老蛙12mm F2.8等等,都是星空摄影的利器。

视角更大的鱼眼镜头在星空摄影中也不乏应用,这类镜头本身就是为拍摄天空而设计,圆周画幅的鱼眼镜头适合记录全天画面,对角线画幅鱼眼可以用来收入更广阔的景色。鱼眼镜头独特的画幅和畸变能创造出新奇有趣的画面,同时也要求摄影师对影像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星空摄影并非千篇一律使用广角镜头,中长焦镜头的合理使用往往能带来别具一格的效果。中焦镜头光圈大,画质优异,能实现充足的曝光量,使银河中心部分绚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展露无遗。

当然这些镜头也有价格昂贵,畸变控制不好,太重等等弊端,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综合考虑。除了主力镜头,我也使用三洋14mm/F2.8拍摄银河,这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个大光圈广角镜头。

定时快门线

拍摄银河星空准备一个定时快门线也很有必要。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去按快门很容易造成相机位移或抖动,定时快门线设定好间隔时间和拍摄张数后相机就会自动拍摄。目前佳能的5DS和5DSR以及尼康的所有全画幅相机和部分半幅相机本身都有间隔拍摄功能,如果你使用的相机有间隔拍摄功能,那忘记携带快门线也不会影响你的星空银河和星轨拍摄。有些朋友喜欢使用遥控快门,这个在自拍的时候确实有用,但我建议你还是带一个有线定时快门线更靠谱。

高速储存卡

拍摄星空和银河本身并不需要拍摄很多张。但你如果想拍摄圆形的星轨或者星空银河的延时,则需要拍摄很多张,最后通过后期软件来合成星轨或制作成延时摄影作品。因为现在的相机像素越来越高,所以多备几张高速储存卡很有必要。拍摄的时候最好全部都用raw格式,这样便于后期调整。

tipe:星空摄影500法则

在拍摄星空时,为了保证星空不出现拖尾,我们可以借助星空摄影500法则来计算出合适的快门时间。简单的说就是用500除以焦距(全画幅的焦距),即可得到理想的快门时间,比如:

11mm:500/11=45秒

16mm:500/16=31秒

24mm:500/24=21秒

三脚架

拍摄星轨时,应特别注意三脚架的固定,不可在拍摄过程中碰到三脚架,否则会导致后期星轨无法成功拼接。架设完相机与三脚架后,一定要认真检查一下脚管各节是否已固定好,三个落脚点要在平地上,不要在一些坑洼边缘,以免拍摄时出现滑动,造成脚架位移。

头灯&手电

为了避免光污染,星空摄影的拍摄地都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在黑暗的环境中照明设备非常重要,任何时候安全第一是首要原则。这是常常被掉以轻心的附件。头灯和手电的另一作用就是给前景补光,并有助于对焦。快门线、GPS、御寒衣物、驱蚊液等也是必备附件。

银河拍摄技巧

星空摄影我们应该拍什么?很多人认为拍到银河或星轨就成功了,忽略地景是普遍问题。在本章的开端就已介绍过,星野摄影不是天文摄影,属于风光摄影之中的一类,因此和风光摄影中其它题材的概念是一致的。前景(地景)的选取直接关系照片的成败,银河就像太阳和云彩一样,只是照片中的大环境,构图时要和地景配合。最常见的误区就是一味追求星空的细节,而忽略了照片的整体构图。

从拍摄技术上来讲,星空摄影的前期和后期相比于其它题材较为复杂。因为光污染会影响星空的亮度,我们会选择黑暗的地区拍摄,在弱光环境下如何拍摄出曝光正常的照片成为最大的挑战。虽然长时间曝光可以解决拍摄地景的问题,但是由于地球的自传导致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相对地球旋转。如果曝光时间过长,会出现星星“拉线”而产生星轨的问题。那么如何保证星星不拖尾又能曝光正常呢?下面就星空和地景两方面分别说明。

星空拍摄参数

首先要用手动拍摄模式M档预设好参数,重点要控制曝光时间以确保星星不会变成星轨,可以应用500法则,即曝光时间(秒)小于或等于500除以镜头焦距(mm)。比如拍摄的镜头焦距16mm, 500除以16 约为30秒,那么拍摄时间不要超过30秒。如果想更好地控制边角的星星拉线,建议应用400法则400/16=25秒。注意以上适用于全画幅相机,如果是APS画幅相机曝光时间要再除以系数(Crop Factor)。

如此黑暗的环境用这么短的曝光时间导致很多人拍出的照片一片漆黑,这就涉及到另外两个参数的组合了,大光圈和高ISO是拍摄出亮丽银河的保证。ISO建议3200-6400,这么高的感光度不是会使画面布满噪点吗?这个问题会在后面的降噪部分列举几种方案,现在各种降噪大法已经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光圈最好是F2.8以上,F4是底限,光圈越大拍摄出银河的细节越多。

四种利用光源拍摄地景方法

在没有任何辅助照明的情况下,用上面的参数组合拍摄地景会曝光严重不足,漆黑一片没有细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1)最好的办法是在峨眉月前后的夜晚拍摄,利用月亮给地景补光,大自然的光源最为均匀自然。理论上月面不超过1/3都是较为理想的情况,但是月光也会影响到银河的细节,月光越强银河细节越弱。

(2)实际情况常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是每次都可以选择有峨眉月的夜晚,有时要在月升之前或月落之后拍摄,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照明设备如头灯或手电等对前景进行人工补光。这种补光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做到自然均匀,不可太过生硬。

(3)另一方式是利用不同时段(通常在蓝调时段Blue Hour和夜晚)分别拍摄星空和地景后期合成,可以日落后先拍地景,银心升起之后再拍星空,或先拍星空,黎明时分拍摄前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低ISO拍摄地景,画质大幅提升,但前提是确保相机的位置要在拍摄时段内不移动。如果是在海边拍摄,要提前查询拍摄时段的潮汐涨落情况。

(4)除了补光,还可以根据情况对地景进行几分钟以上的长曝光,后期在Photoshop中利用蒙版分别取天空和地景两张合成。但是高ISO和长曝光会产生大量噪点,建议打开相机中的长曝光降噪或多张堆栈并拍摄黑场降噪提高画质。这种拍摄方法无论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都比较耗时。

手动对焦技巧

在黑暗的环境中相机不能完成自动对焦,星空摄影要转换成手动对焦模式,打开实时取景把图像放大,调节对焦环,直到星星清楚。当对前景对焦时,如果显示屏看不清楚细节,可以用头灯照亮前景帮助对焦。

这里介绍一个偷懒的小技巧,前提是前景离相机不可太近,至少3米以外,用16mm的超广角镜头拍摄,根据超焦距原理,只要对焦在5米以外,画面中的景物都是清晰的。为了保险起见,我一般对焦在7-8米左右的位置。

景深合成

大光圈拍摄的弱光环境下,如果前景很近,单张拍摄很难满足景深的需求,可以用景深合成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分别手动对焦星空和前景拍摄两张照片,一张星空清晰前景模糊,另一张前景清晰星空模糊。后期各取两张图片中清晰的部分在Photoshop中加蒙版合成。

本篇小总结

1. 银河季大致为每年3月-10月,其中4月-7月为最适宜拍摄月份

2. 挑选无云或少云天气,远离光污染地区拍摄,并尽量避开月光干扰

3. 器材:高感全画幅相机+大光圈广角镜头+三脚架

4. 参数:ISO3200-6400,F2.8 - F4, 25-30秒

5. 构图时注意星空和地景的结合,选取适当方法给地景补光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部分文章源自网络,每篇文章后会注明来源或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本公众号欢迎各位摄友投稿、荐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684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