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属于广东省河源市。
在地理位置上,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北界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东连梅州市五华县、兴宁市,南接东源县,西临和平县。龙川县历史悠久,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享有“千年古县”的赞誉。
早在1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今龙川县一带已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今龙川县一带属于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在南平百越之后,在该地区置龙川县,意味着该地区的建县历史已经超过2200年了。
龙川县气候
龙川县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平均气温21.8℃,历年降雨量平均1501.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8%。
冬半年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夏半年则受锋面低槽、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西南、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县站累年平均气温21.0℃,年雨量1693.3毫米。
年日照1703.5小时,无霜期320天,这种呈温和、雨量充足、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季风明显等特点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适宜喜温作物和双季稻的种植。
1.广东龙川县属于河源市。
2.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北界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东连梅州市五华县、兴宁市,南接东源县,西临和平县,县城为老隆镇。
3.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
4.龙川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5.公元前214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龙川县,是中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
6.旧治龙川城,自秦至民国,为县或州治所,南汉移循州治于此,州县并存达四百余年,为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素有岭南古城之称。
7.龙川县是客家古邑,龙川县通行客家语。
8.龙川县主要山脉为霍山。
9.霍山,方圆10公里,海拔550米,属丹霞地貌,有丹霞山第二之美誉。
10.霍山以它奇特的山形,清幽的岩宇,悠久历史而著名,被誉为朝在罗浮暮在霍。
11.以其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早已闻名遐迩,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
属于河源市。
龙川县,河源市下辖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北界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东连梅州市五华县、兴宁市,南接东源县,西临和平县,县城为老隆镇。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2012年末,全县总面积3089平方公里。
龙川历史悠远,公元前214年秦朝始置县,至今有2231年历史。是秦朝南征百粤50万大军的聚居地和衍播四海的出发地,客家先民的重要发源地和岭南客家族群的祖地,中华姓氏源流的朝宗圣地之一。是千年古县、中央苏区县、全国示范县、革命老区、粤闽赣皖苏物流产业带的综合枢纽,也是广东人口、地域大县。
截至2015年,龙川县辖24个镇(老隆镇、佗城镇、义都镇、黄布镇、鹤市镇、紫市镇、通衢镇、登云镇、丰稔镇、四都镇、铁场镇、龙母镇、田心镇、黄石镇、黎咀镇、车田镇、赤光镇、回龙镇、新田镇、岩镇镇、麻布岗镇、贝岭镇、细坳镇、上坪镇)。县人民政府驻老隆镇。
扩展资料
龙川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水、矿产、林木资源。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广东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粤东北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县水域面积0.91万公顷,拥有东江、韩江两大水系,年径流量23.3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41.3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27万千瓦。
辖区内枫树坝水库是全省第二大水库,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长年保持Ⅰ类标准水质,空气质量达国家二级标准。县境内有铁矿、黑色花岗石、稀土矿、矿泉水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20余种。优质珍稀的龙川黎咀梅子坑天然矿泉水,年流量达27万吨,被誉为“东方维希”。
2017年全县活立木蓄积量73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0.92%,森林面积214701.57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26396.21公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川
参考资料来源:龙川县人民政府-龙川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