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
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衔接地带,分布范围包括辽宁、内蒙古和河北交界的燕山南北及长城地带,主要集中于西辽河上游的潢水和土河的流域,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
重要遗址有赤峰红山后、赤峰蜘蛛山、赤峰西水泉、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林西沙窝子、巴林右旗那斯台、巴林左旗城郊、围场下伙房、敖汉下洼、奈曼旗、锦西沙锅屯、阜新胡头沟、阜新福兴地、喀左东山嘴、喀左新营子、牛梁河、朝阳十二台营子、北票白石水库、康平城郊、小河沿等。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
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共同签署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备忘录》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历史
红山文化(公元前4700~2900)之前是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5400)、新乐文化(公元前5300~4800)以及赵宝沟文化(公元前4500~4000),红山文化之后是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000~1000)。
红山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距今6500~6000年左右,是红山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期;中期距今6000~5500年左右,红山文化进入繁荣期;晚期距今5500~5000年,红山文化进入鼎盛期。
其中,公元前3300~前3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晚段是一个重要的分界线,辽西地区史前社会的聚落形态、经济形态、埋葬习俗、原始宗教信仰、手工业分化及技术水平、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步入了初级文明社会。
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
红山文化是发源于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到东北西部的文化,是距今为止发现的可以代表我国华夏文化最早的文化之一,距今大概是有着五六千年的历史吧,而且其延续的时间也是相当的长,有两千年之久。这个红山文化,主要是分布在我国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边到内蒙古,南边到河北,东边到辽宁,占地面积不算小的一个文明遗迹。
就像是所有的文化最初的发展一样,红山文化最初也是母系社会,而且还是母系社会的全盛时期,所以不可避免的,晚期的红山文化,是开始了父系社会的苗头了。它的经济形态自然也是和其他的发源于我国的文化遗迹那样,以农业为主,顺便发展畜牧业、渔业以及捕猎等。而且,红山文化不仅仅是有石器,他们甚至发展出了彩陶、玉雕和铜。
红山文化是发源于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到东北西部的文化,是距今为止发现的可以代表我国华夏文化最早的文化之一,距今大概是有着五六千年的历史吧,而且其延续的时间也是相当的长,有两千年之久。这个红山文化,主要是分布在我国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边到内蒙古,南边到河北,东边到辽宁,占地面积不算小的一个文明遗迹。
当时发现这个红山文化遗迹的时候,是在1921年,到了1935年开始发掘,1954年命名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对红山文化遗迹展开考古调查,其规模非常巨大,而且,发现了上千处的遗迹。这对于我国研究红山文化有了非常大的贡献以及历史依据,可以说,因为发掘出了这近千处遗迹,我国对于红山文化的研究终于可以进入新的阶段了。在2014年,我国对红山文化进行了申遗,当然,这是必然的。
就像是所有的文化最初的发展一样,红山文化最初也是母系社会,而且还是母系社会的全盛时期,所以不可避免的,晚期的红山文化,是开始了父系社会的苗头了。它的经济形态自然也是和其他的发源于我国的文化遗迹那样,以农业为主,顺便发展畜牧业、渔业以及捕猎等。而且,红山文化不仅仅是有石器,他们甚至发展出了彩陶、玉雕和铜。
红山文化出土的人物雕像和中原人大为不同,他们的脸型是圆形的,眼窝很浅,鼻梁低平而且比较短,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于是,大家一致认为,红山文化的人种应当是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而且,因为红山文化的墓葬群中也是有陪葬品的,从这些陪葬品可以看出,他们的衣着用品是有着典型的华夏文明的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