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美食的介绍

成都美食的介绍,第1张

竹叶牛肉

竹叶牛肉,可谓是好看又好吃,用竹叶包裹的粉蒸牛肉,上面撒上辣椒碎和葱花,光是卖相就很吸引人,糯而酥的牛肉,略带一些辣味,同时还有一种竹叶的清香。

三大炮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小吃,主要由糯米制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故名“三大炮”。吃时配以“老鹰茶”,别有风味。由于案板一边放有钢碟,因击打案板而震动时发出金属响声,三坨糍粑早已飞向对面斜靠的竹簸上滚入下面装满芝麻粉、黄豆粉的竹簸中,另一人将三坨糍粑捡入盘中(此时糍粑已自然地裹上了一层粉末),再浇上浓汁,送于食客手中。

酥肉

四川酥肉选材是在猪的上半身,因为这里的肉比较嫩,肥瘦相煎。将肉片成片以后,然后加上花椒、盐、白酒、姜末、淀粉,根据淀粉的多少加鸡蛋清调匀,用菜籽油炸好。冷热皆可食用,是红白喜事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竹筒饭

竹筒饭首先用竹讲究,一般选用一年生青竹,这种竹汗多,肉质嫩,颜色好,烤出的竹筒饭特香。其次用料讲究、做工精细。采用优质香米、糯米、早米,加入盐和特别调味料等灌入青竹,然后用茶叶封口,放在温火上慢慢翻烤,20分钟以后,竹筒便发出滋滋之声,这是一股股浓浓的鲜香味儿便从淡淡轻烟中沁入心脾,经常惹得人们闻香止走,品尝后都赞不绝口。不少人还打包带走,等竹筒不冒烟,且有些焦糊时,饭便烤好了,竹筒香饭香,美味可口,我们相信这种具有浓厚山乡风味的竹筒饭,一定能给你带来“口福”。

烧白(梅菜扣肉)

通常是将五花肉上汤锅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后加葱、姜等调料炒片刻,再下汤用小火焖烂。五花肉盛入碗里,上铺梅菜段,倒入原汤蒸透。走菜时,把肉反扣在盘中。成菜后,肉烂味香,吃起来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

南瓜饼

南瓜饼是一道汉族菜式,主要是以南瓜为原料做成的饼,各个地方的制作方法都不太一样。特点是酥软甜糯,香味醇厚,润肺健脾,镇咳化痰。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兴盛饭铺”的店面。店主陈春富早殁,小饭店便由老板娘经营,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当年的万福桥是一道横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脚、打尖。光顾饭铺的主要是挑油的脚夫。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回锅肉

回锅肉是一种烹调猪肉的汉族传统菜式,属于川菜系。起源四川农村地区。古代时期称作油爆锅;四川地区大部分家庭都能制作。回锅肉的特点是:口味独特,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入口浓香。所谓回锅,就是再次烹调的意思。回锅肉在在川菜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锅肉。它色香味俱全,颜色养眼,是下饭菜之首选。

问题一:锦里和宽窄巷子哪个好玩? 我觉得宽窄巷子更有艺术特点,而且可以顺便去任命公园玩玩。像你可以走这样的路线就面面俱到了~春熙路――天府广场――人民公园――宽窄巷子。这样地方都在一线上,都只相差一条街,各种风情都有!值得推荐!

问题二:成都宽窄巷子和锦里各有什么特点?哪里适合游玩些? 宽窄巷子是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是清朝遗留下来的古街道了。每条巷子都是有不同的特色.....宽巷子有那种特色的酒店等 窄巷子是咖啡 西餐等 井巷子是那种特色的小吃。

锦里的话是在武侯祠的旁边,是比较三国文化的街道,那边的非遗的民间艺术家特别多,脸谱啊,鸡蛋壳上画画啊等等的。

其实锦里和宽窄巷子打造的基本类似,两者我都建议可以去逛下,毕竟距离很近

问题三:成都锦里和宽窄巷子哪个好耍 大家到了成都千万不要去宽窄巷子和锦里,那里一点意思没有,专门坑游客的,我头两天刚回来,真是无语了!

问题四:春熙路,锦里,宽窄巷子都在哪个区?住在什么地方比较方便 一、地理位置:

1、春熙路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街道

2、锦里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

3、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金河路口宽窄巷子

二、住宿:

三个地方最好住在宽窄巷子或锦里,这样交通方便,住宿费用也相对便宜点。春熙路在市中心黄金地段,周围住宿价格较高。

三、公共交通:

宽窄巷子到春熙路公交线路:58路,全程约3.0公里1、从宽窄巷子步行约530米,到达金河路站

2、乘坐58路,经过2站, 到达春熙路北口站(也可乘坐81路)

春熙路到锦里公交线路:8路,全程约7.4公里

1、从春熙路步行约400米,到达总府路站

2、乘坐8路,经过11站, 到达七道堰街站

3、步行约280米,到达锦里古街

锦里到宽窄巷子公交线路:57路,全程约3.6公里

1、从锦里古街步行约330米,到达武侯祠站

2、乘坐57路,经过5站, 到达商业街口站

3、步行约590米,到达宽窄巷子

问题五:到底是宽窄巷子好玩还是锦里好玩 宽窄巷子的物价太高,风格已经失去了作为成都闲适生活的代表。锦里显得更加贴近生活,个人推荐区锦里。有时间在去宽窄巷子看看也行。

问题六:成都住宿的话选锦里还是宽窄巷子好 宽窄巷子不好玩 是一条很短的仿古街 里面掏耳和盖碗茶都是外面的三倍价 而且里面的成都小吃不好吃 不正宗

问题七:成都一日游,想去锦里,和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坐地铁就可以直达 ,锦里就必须转车, 要么就得打车。 说实在的 这两个市区景点 人流量不是一般的大 。 带了小朋友的话 ,可以去熊猫基地去玩一下, 宽窄巷子那边有直通车可以坐到熊猫基地 , 也可以带小朋友去极地海洋公园去玩一下, 在网上团票(必须提前一天预约)。如果时间多点 可以去青城山玩一天 (可以报一个一日游的团)

住的话 宽容巷子边上 有个 七天连锁酒店 还有其它的商务酒店和星级酒店 满足你的各种需求,推荐的原因是 就在宽窄巷子旁边 离2号线地铁站也就不到500米距离,2号线 直达火车东站。

锦里的话 ,就必须转车或打车过去了, 而且从宽窄巷子打车去锦里 也就15元左右人民币的样子。坐公交车的话,要么走很远去坐车,要么就是需要转车,麻烦~

问题八:成都锦里 宽窄巷子哪个好玩 来成都市区旅游,有两个地方可是必去。一个是早就大家耳熟能详的锦里,另一个则是去年才正式打造完毕的宽窄巷子。最近,听到很多关于我更喜欢宽窄巷子还是锦里的话。基本上都是本地人的评价,外地的朋友来走走看看的心情和本地人对两个旅游地点的热情是不一样的哦。

对于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不管是什么年龄层次都可以选择到宽窄巷子和锦里来耍。情侣,伙伴,摄影师,写生的人,闲逛者,不同的人在这里都能找到各自乐趣的方向。本人去的目的非常的多,摄影,逛街,约会,观察等。

接下来给大家简单评析下宽窄巷子和锦里两地。发表下自己对两地的感受。

先来说锦里。关于锦里的详细资料在baidu你就可以搜到很多。那么锦里作为很早就开发好的景点,在本地和外地的游客心中都是有一定地位的哦。来成都,怎么能不去锦里逛逛喃?紧挨着著名景点武侯祠,是 *** 专门修建的一条特色文化旅游特色街。它因武侯祠而生,也带动了武侯祠的人气的上升,真是绝佳的点睛之笔。锦里的浪漫气息一直是很吸引人的。红灯笼,三国特色,小吃街,现在刚刚开放的锦里二期更是锦上添花。是的这个小街的可看性大增。不过,我倒是喜欢以前小小的锦里啊。

宽窄巷子打的口号是“最成都”。是啊,像成都这样发展迅速的城市,这样的老成都地方真还没有了。现在的宽窄巷子真的成了一个孤本了。打造出来的宽窄巷子就是成都的一个会客厅,这里有酒吧,有餐厅,有茶馆,有客栈,商业的气息充满了宽窄巷子的三条巷子(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所以有大部分的人和我一样,觉得这里已经没有了老成都的感觉。他变味儿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改造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关注老成都的印记了。宽窄巷子位于少城路,和锦里一样都是在市中心,过街就是人民公园,天府广场不用说也是很近了。宽窄巷子的渐渐完工也是人气的渐渐提升。周末去,人多到你眼睛里面全部都是人头,还在不断的晃动着。能想像老成都的感觉吗,舒服惬意温馨,此时此刻你是没办法去感受到这样的气息的。所以,在商业化浓重的宽窄巷子我常常迷失成都。也许,以后会喜欢那么餐厅内部的装修与浪漫和习惯在人流中坐在那喝上一杯咖啡或茶。

结语:宽窄巷子和成都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地方。当然作为成都打造出来的人气景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个就是哪个了,两个都是可以兼得的,并非鱼和熊掌也。同时欢迎聚友的朋友们在博客下留下自己对宽窄巷子和锦里的评论

问题九:成都 宽窄巷子与锦里有什么好吃的 宽窄巷子里饭店多一些,主要是火础、还有各种川菜。有的饭店白天是饭店晚上是酒吧。而且都是古色古香的很有情调的。锦里则是小吃摊位,酒吧。各种四川小吃,三大炮呀、各种串串、等等等等、好多的。总之宽窄巷子是可以请客吃饭的地方。而锦里是游玩购物品尝小吃的地方。各有特色。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楼主满意。

问题十:打算这个月下旬去成都。。听说锦里。宽窄巷子 有很多好吃的。。有成都的当地的同学知道那些地方比较好吃吗 别在宽窄巷子吃什么了,宽窄巷子没什么吃的。它离天府广场比较近,如果是顺便逛逛也行的。去锦里吧~~锦里吃的东西才多 才多特色哦

三大炮,七里香,烤鹌鹑,油炸冰激凌,八宝饭,竹筒饭,还有啥莲藕什么豆腐,反正好多好多~~

提醒楼主 去的话 可要留着肚子去 不然后悔死・・・・呵呵~~~啧啧~

对了 锦里的小吃 大部分都是5块一份 肉串5块3串什么的 鸡价格都不贵

成都的名胜古迹 武侯祠 青羊宫 杜甫草堂 金沙遗址 ・・・・这是一类的 个人认为 去照照照片不错 玩还是不怎么好玩

像 欢乐谷 游乐园 国色天香 就是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场所

希望对回答对楼主有所帮助~~

篇一:游锦里

我和爷爷奶奶坐着爸爸开的车去成都市区武侯祠旁的锦里商业步行街。

这是一条古老的街道,游人特别多。我兴奋不已,拉着爷爷奶奶就径直进门,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脸谱:红色脸谱代表正义,黄色脸谱代表忠诚,白色脸谱代表奸诈。

慢慢地走,许多人围着一个摊点,原来是卖麦芽糖的。只见师傅手拿小勺子,将黄色的糖液娴熟地勾画出各种图案,奶奶花了10元钱给我买了蝴蝶图形的麦芽糖,我一边欣赏着漂亮的图形,一边慢慢品赏着麦芽糖的独特的风味。旁边还有一辆古代的跑车,看起来非常豪华,车棚里面有软软的沙发坐垫,前面有长长的扶手,是人力车夫用来拉动跑车的。上面明码标价,每人20元一趟。

再往前走,有一口小池塘出现在我的面前。四周很多人都围着观看水里的鱼儿,形状大大小小的,花纹五颜六色的,鱼嘴一张一翕的漂浮在水面上。其中有一条很大的鱼儿,皮肤是白里透红,真像穿了一件花棉袄一样,显得很漂亮。我还看到三只乌龟,亮着坚硬的贝壳,旁若无人似的匍匐在池塘里的石头上,悠闲自得的闭目养神。

我们沿着标示,向记忆墙方向走去。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小巷。这里店面一个挨一个,小装饰品玲琅满目。那里还有一口老井,我猜一定有不少的传说吧!

这里好玩的东西太多了,有卖古老木梳的,还有一把连在一起的“连心梳”,还有玩具面包、小鸟等,真的是目不暇接,数不胜数。

篇二:游成都锦里

走进成都锦里,一阵古朴的味道从四面八方袭来:窄窄的小苍两边里仿清建筑物,实木门窗,镂空花饰,一面面挑旗,一串串红灯笼无不把人带进古老的过去。我正沉浸在厚重的历史里,“苑儿,你闻到了什么?”大姨摸摸我的头。“噢,是咖啡味儿。”一股浓郁的香味弥散在空气里,肆意钻进每个人的鼻子里、心里。瞧啊,这里的酒吧、西餐厅又显示出古代与现代气息的融合,凝重中不失时尚。

这里的游客很多,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他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来的,还有不少金发蓝眼的外国人呢!

街道两旁有许多小摊点,那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瑰宝:丝绸馆、吹糖的、剪纸的、民俗画的、小糖人、皮影……丝绸馆给你展现了古代是怎样织布的。吹糖的民间艺术者像一个魔术师,让你看到一团小小的糖神奇的变化过程。它随着吹糖人的舞动,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只小猪,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小狗……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随着长长的人流,我们走过了木制的戏台,来到了小吃一条街。各式各样的小吃摆在你面前,香味四溢,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天色渐渐暗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篇三:夜游锦里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当然去过成都那些有名的景点,如:锦里、武侯祠、杜甫草堂……昨天晚上,我又和家人去了一次锦里。但这次去,却别有风情。

九月三十日,是中秋节,我特别兴奋,因为我就能看到月亮了!吃过晚饭,我们便开车去锦里。我仰望天空,却没有看见月亮,我觉得有点遗憾。忽然,外婆指着天空说:“快看那,月亮!”我向天空望去,哇,一个圆圆的月亮。我心里很激动,终于看到圆月了,以前看到的月亮,不是缺了“下巴”就是缺了“额头”。月亮像一个大大的玉盘,但是雪青色的。我们开车到哪,它也跟着到哪。就是在北京,也能看到它,真是“千里共婵娟”呀!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锦里。锦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现在,锦里增加了一些外国商店,我最喜欢巴西风情。巴西风情里有两特色,第一项就是非洲手鼓,第二项是非洲原始化的织布机。非洲手鼓是巴西的一种乐器,它的样子就像一个大花瓶,上面宽,中间窄,下面大。拍打鼓面中间和拍打鼓面边缘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一个是重声,一个是轻声,所以被推广到全世界,我家的小织布机,就是仿照巴西的那种制作的哩!

好吃一条街真热闹。台阶,小店都围满了人。外国和外地朋友都喜欢来这里。这里的食物带着浓浓的成都味儿,不仅有做好的菠萝米饭、宫爆鸡厅、夫妻肺片、贵妃蒸蛋……还有一些成都色:竹叶青、小米辣……

我最喜欢变脸。变脸是川剧中的一个项目。我看前面围了好多的人,就过去看,是变脸!一个叔叔穿着大红袍,手里拿了把绿扇子,迅速一转面具变了,全场都在为他欢呼。到现在我都没弄清楚里面有什么机关。

参观完了,我又看了看天空,发现月亮好像一个害羞的姑娘,躲进“黑纱布”里跟我们捉迷藏呢……

篇四:游锦里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姐姐去锦里游玩。

当我们来到锦里的门口,只见里面人山人海。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只见老街两边是各种各样的美味小吃:赖汤圆,担担面,张飞牛肉,“三大炮”……。其中,我对三大炮记忆最深刻,因为它的制作过程很特别。你们猜“三大炮”是什么东西吗?不知道吧!我告诉你们是“糍粑”。师傅在制作的过程中,在给糍粑上料的时候,用力掷向一个大鼓,于是发出响亮的鼓声,就像放炮一样,所以得名“三大炮”。

除了中国的这些小吃还有许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吹糖人,皮影,刺绣……等等。我还请阿姨专门给我吹了一只机灵的'猴子。

嘿嘿!锦里真好玩,有好玩的,好吃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和学到了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篇五:游锦里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西蜀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道——锦里。

首先,我们来到了西蜀第一街。里面非常美丽,也挺热闹的。木头制成的房子整齐的排列在青石板路的两侧,像大地姑娘一口整齐的牙齿。火红的灯笼高高悬挂在木门上,宛如房子长长的辫子。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筷子店。筷子店的门口有一根一人多高的木制大筷子。筷子上有一段用金笔刻上去的文字,让文字这么一刻上去,筷子反而有点像两个细细的转经筒了。不过因为上面的字很小,我不大看得清楚。

最后,我们来到了荷花池。这里的荷花朵朵娇艳美丽。她们的花瓣片片粉里透白,上面点缀着粒粒小水滴,晶莹透亮,闪耀光芒。绿银盆似的荷叶在荷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在它们叶瓣的中间,往往都拖着一些水珠。乍一看,还会认为是一颗颗小珍珠呢!

七点多,天色渐渐地暗了。我们在夕阳先生的陪同下,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出了锦里。

篇六:成都锦里

到了成都,已经是下午了。到了宾馆,我们休息了一下就去有名的锦里游玩。

锦里是成都有名的商业古街,那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有各式各样的成都美食。我最喜欢三大炮。三大炮其实是三个糯米团裹上核桃粉,店家将乒乓大小的糯米团扔到铜板上,发出嘣、嘣、嘣三声巨响,三大炮因此得名。我还吃了香喷喷的竹筒饭,竹筒饭里有香菇、鸡肉和笋干,咬一口,糯米的软糯、笋干的爽脆、香菇的嫩滑和鸡肉的鲜美,在口中幻化成一种独特的口感,美味极了。

在锦里吃饱了喝足了,我又来到了武侯寺用十元钱求了一个护身符,护身符上面还刻着骁骁两个字呢!

在锦里,我们逛了很久。我画了糖人,吃了糖鸡,心满意足地回宾馆了。真期待第二天的行程呀!

篇七:成都锦里

在我们到成都的第四天,白天溜达了好几处去处,晚上自然不会缺少去锦里。当我们晚上到达锦里的时候,这里灯火通明,没想到这里的锦里,就像青岛的“劈柴院”,古色古香,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各有各的味道。一条巷子向里延伸,民间工艺,特色的东西如同庙会一样,都在这里展示出来。

远处的吆喝声,游人的嬉笑声,在黑夜的灯光下妖娆多姿。我第一次看到了皮影,原来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现在近距离的看着的时候,有种亲切感,猪八戒和熊在跳舞,硕大的身体,摇啊摇,衬着背景音乐可爱极了。深巷藏高人,有一位在米上刻字作画的人,如此小的地方,却字如风,画栩栩如生。一路看来,顺巷子走,“嘿!”突然有一个人,猛得跳了出来,下了我一跳,金铜色的脸,身上也是金铜色,这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行为艺术中的“铜像人“手拿扇子,一看就是绍兴师爷的装扮,别说真是逼真,惟妙惟肖。

晚上的锦里,人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白天的锦里,又是另一种状态,不同的时间接待不同的需求。这就是现在大都市里,传统文化的另一种展示。

篇八:游锦里

今天是周末,我来到了武侯祠边上的锦里。听说这里是个好地方,所以我便来看个究竟。

一来到这儿,一块牌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牌子上大大地写着:“锦里”二子,旁边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因为字实在太小,所以没能一饱眼福。这块牌子要从右边念起,刚开始我就从左边念起,所以“锦里”在我口中变成了“里锦”真是好笑。随后,一副楹联又引起了我的注意。上联是:客聚五洲乐古今。下联是:史标三国辉秦漠。

走进锦里,一股浓厚的中国风味是我不禁心旷神怡,备感舒适。大大小小的灯笼显露出过年的喜气;别有风味的招牌显露出这里的繁华;色彩鲜艳的旗帜让人回到了过去……在往里走更是一片美丽的景色:在水中嬉戏的锦鲤,正吸引着游人的注意;一家家古色古香的商店,蕴藏着许多的民间传说……我慢慢地走着,慢慢地品味着,慢慢地欣赏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仿佛正在上一节自然课,大自然就是这节课的老师。

我又继续走着,因为许多发先正等着我呢!这时,前方有许多人,好像在抢购什么东西,于是我快步上前,来到了一家卖剪纸艺术品的商店。一进商店,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令我眼花缭乱,也令我大为惊叹!其中一幅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幅作品剪的是戏剧人物的角色—花旦,她的头发盘了起来,做成了疑似蝴蝶的造型,上面镶嵌了许多牡丹花般美丽的小饰品。在最美的一个饰品里,还吊有一串漂亮的珍珠般的挂坠,真是令人赞不绝口。光这些还不算什么!这位栩栩如生的花旦还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这条裙子的工艺非常好,上面剪成的花真是活灵活现,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总之一句话,这件作品非常有看点,我非常喜欢。

走着走着,天色渐暗,但我却不愿离开这古香古色,别有风味的锦里。正如俗话说的好“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锦里,一座来了就忘不了的古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382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7
下一篇 2023-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