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城附近农家乐推荐点

徽州古城附近农家乐推荐点,第1张

推荐你去徽州古城附近黄山市休宁县东临溪镇临溪村,G205过道旁,离屯溪老街仅8公里,不论自驾、骑行、徒步、公交出行都十分便利。

庄园占地面积约150亩,有特色餐饮与民宿,配备有休闲垂钓区、园林艺术景观区、植物科普园、体验拓展区等,园内田园风光迤逦,徽派园林建筑温婉,是休闲娱乐、度假放松的理想圣地。

各位看官别嫌烦哈,我这人平时话不多,但一讲起皖南或徽州来就成了话痨,人总有江郎才尽的时候,但不是现在,现在还没有讲完的意思。

这次是想去休宁南边的几个村子,包括祖源、里庄。下图是溪口镇阳干村附近的率水河,又到河边看了一下,我曾几次讲到过这条河,它很美,你叫我木讷地走过,没有半点表示,真是做不到,看看那片砂石滩,那片自然生长的草坪,那片板栗树林,那水天一色的景象,就迈不开腿了。

去祖源村的路上的风景,很荒凉。

路上看到一个名字很好听的木亭子,叫“思源亭”。亭子里坐着几个在此休息的农妇,我问他们在干什么活,他们说在种覆盆子,就是那种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像野草莓一样的果子,是一味中草药,他们说现在价格在八十多元一斤。

从亭子里往山外看,峰峦叠嶂,郁郁葱葱,煞是壮美。我对这些农妇说:这里风景真好看。他们回答,我们在这里长大的,不觉得有什么好看。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那颗幼小的心灵拔凉拔凉的。

古亭旁边有条通往山下的青石板路,路边松柏苍翠,一副古徽州写意长卷跃然画面。

这条石板路的出现让我有点感到蹊跷,回到家我搜索了一下户外资料,这个位置在松珍公路以东,确实有一条通往詹梨村的石板路。

一看下图这景致,就想背起双肩包,来一个说走就走的古道之旅,让一路的美景伴着。

下面就是祖源村了,村委会前面广场停着一些车辆,好像有一点游客。

村子很一般,没什么吸引眼球的东西,像下图这样的房子,大概就五十年左右的历史,那些老建筑我已经拍的太多了,怀古本没什么错,但老是执迷于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自己都觉得是不是有点颓废?

在祖源呆的时间不长,出了祖源,开始向里庄进发,我先前了解过,那儿的山更高,路更艰辛。

走到山脚下的回溪村,回溪村有条通往婺源的古道。 但在村子里打探了一下,说古道已久无人行,几近荒废,心想,要是长久没人打理,路上杂草太多,怕是毒蛇出没,加之天气捉摸不定,所以放弃了行走。

但我在网上了解到,婺源段莘乡那边对古道进行了修葺和维护,想有机会从婺源方向行走。我发现,凡是婺源与休宁相连的古道,通常是婺源那边维护得更好。

遗憾的是,我还打听到,通往里庄的公路在修,不能通车,只好悻悻而归,但我下次还会来的。

从网上截取了一张通往里庄道路的图,路途相当艰辛,路况很差,几场大雨就能冲垮,现在维修也很正常。据说,里庄号称“华东最高村落”,不知是不是名副其实,容我以后看了再说,我不随便相信别人说的话。

出休宁县城往北是休宁的蓝田镇,去年秋天从这儿走过一次,印象最深的是这儿菊花的海洋,时隔快一年了,又是一年繁花季,开始呈现一丝秋意,时间局促的让人无暇去感慨。

下图是蓝田镇的琅斯村,村里有块巨大的匾额,上书“状元村”,我问一个村民:你们村出了多少状元?他不好意思地回答:不知道,瞎说的吧。

是不是瞎说没考证过,不好说,但我知道,休宁的确是中国的第一状元县,历史上出了十九个状元。牛逼不是吹的,是十年寒窗读出来的。

古代的状元不比现在的状元,现在一般一年分文理科的话,全国各省一年合计有上百人吧,而据资料记载,从唐初到清末,全国总共出状元504人。大概平均四年才一个。

过了琅斯村又看到路边远处的村子有座长长的廊桥,回来在百度上查了一下:此桥叫拱北桥,位于蓝田镇岭下村,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重建,长70.7米,宽5米,是安徽省内最长的古廊桥。

廊桥的上部分好像翻新过。

临窗而眺,咱也假装成忧愁的淑女,在思念久违的郎君,此时此刻,要是落下点淅沥的冷雨该有多好?画面是多么的徽州。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虽谈不上壮美,但只要用心看,皖南,也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

我一般不在当地人面前赞誉皖南的美,他们看得多了,觉得太普通了,你手舞足蹈、唾沫四溅,只当你这人矫情。

记得在琅斯村的时候,我对那些采菊花的农妇说,啧啧,你们这儿真美啊!结果热脸贴上冷屁股,人家只是乜斜着眼瞄了我一下,继续埋头采花,只当我什么也没说。

皖南这块土地,你乍看,好像什么也没有,但其实有种很难得的静美,就像下面这张照片,那种大片的旷野或者农田,很容易在皖南看到,视觉上非常的安静、干净和纯粹,或许,它美就美在“什么也没有”。

在其他一些地儿,这儿不说什么地方,省得别人说你地域歧视,建筑的风格就不说了,水质和空气也不说了,说来话太长,单说那旷野,有些地儿山上大片的石块裸露着,可能是个采矿场或采石场,边上尘土飞扬,山上植被单一,其间要么夹杂个砖瓦厂,或者养殖场什么的,再杵几根烟囱,地里几片白色的的薄膜,或者一块巨大的广告牌在路边招摇着......总之,是不会让你消停的。

说着说着,又开始矫情了。想想也真是的,套用《纪念白求恩》里说的:一个外地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皖南的美丽当成了自己的美丽,这是什么精神?口干舌燥的。

算了,讲了也白讲,曾几何时,黄山市人民政府派人来慰问一下,哪怕一瓶矿泉水让俺润润嗓子呢?好继续帮徽州摇旗呐喊啊,有木有?

在休宁儒村到宏村的102乡道之间,也有条通往宏村的小路,以前总想走,这次如愿了,下图是刚进入泗溪小路后的风景,看到了远处的土楼。

在徽州,一般的说,凡是交通不便的山里,农舍往往都是黄土墙裸露在外,表面不再挂一层白石灰,这种情况在歙县的山里表现的最强烈。比如:歙县阳产土楼,顺着山势层层叠叠,蔚为大观,成了摄影爱好者喜欢光顾的地方。

山里面村庄稀疏,对溪流的污染也就少,中午,烈日当头,跳进水里洗了一把,水凉飕飕的,若不是鄙人身材有些堪忧,也跳下去秀一把,要说肌肉?暂时还木有,待回去练练再说。

山里的土楼坐落在山谷底下,这儿本来是有个泗溪乡,现在已经撤销归并到宏村镇了,忘了拍一张照片了,哎呦,那个小啊,就是几座房子,比俺们太平以前的清溪乡还小。我终于信了,在皖南这里,地儿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下图是这一带的地势图(等高线图),海拔在六百米左右,高处山峰超过八百米。

这是在山垭出往宏村方向拍的,可以看到远处的奇墅湖。我喜欢走宏村再爬羊栈岭回去。

就是走这条路,没人跟我争抢,慢悠悠的走,沿途嗅着植物的芳香,听着周遭潺潺的流水声和鸟儿的叫声,这哪叫回家之路,分明就是一条通往人间天堂的路......

旅游行业的兴起让国内很多小地方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很多古城古镇都吸引了一大批的游客,安徽黄山市徽州溪口镇祖源村历史十分悠久,风景秀丽。而这个村子就在一年内吸引15万游客的打卡。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安徽的这座古村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前来游玩。

祖源村风景优美。这几年通过农村环境整治,生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祖源村也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大山深处的小山村终于迎来了巨大的改变,不仅将旅游资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还将其当地的民俗文化传播了出去。

对于农村旅游来说,生态整治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祖源村也大力贯彻这一点,将当地的环境进行了大力整治,现在的祖源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好的环境换来了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当地的绿水青山,让当地百姓与游客享受到生态硕果,祖源村也极为重视可持续发展,治污排污也做得非常到位,让大自然的美完全展现在了游客面前。

一个小山村能够吸引众多游客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祖源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虽然祖源村并不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村落,但是能够将古建筑,房子保存至今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诗人孟浩然就曾对安徽溪口优美的的风景就行了称赞,小山村承载了历史的辉煌,更是见证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349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6
下一篇 2023-03-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