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字面意思显而易见,就是上个月做茶叶生意经商的丈夫到浮梁买茶去了。“浮梁”是个地名。可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没觉得“浮梁”是个地名。想当然地以为,“浮梁”二字是乘船的意思。照我的理解,意思就是,上个月乘船买茶去了。。。也完全能成立,丝毫不别扭。联系上下文,不觉得也是一种意境或诗意吗?
直到之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才晓得闹了这么大个笑话!不过,人家说我想象力丰富[笑cry][笑cry][笑cry]但从此对浮梁茶印象深刻。
在唐、宋时期,浮梁茶是非常有名的。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明确提到它,说明了它在当时的名气。王敷《茶酒沦》更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之说。
资料显示,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始有“浮梁”之县名,《唐书.地理志》中《郡县释名》曰,“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也”。如今,浮梁县仍在,隶属景德镇,原名昌南镇。也是China一词的始祖。
。。。。回到唐朝。白居易被谪九江,夜晚江边送客,偶遇琵琶女。这故事如果从琵琶女的角度来说,大约是丈夫“前月浮梁买茶去”。一两个月过去了,至今这个“重利轻别离”的死鬼还是杳无音信。只知挣钱的商人把自己一个人留在空旷的江边,“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习惯于灯红酒绿迎来送往的琵琶女忍不住望月低吟浅唱,“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孤独总在我左右;每个黄昏心跳的等候,是我无限的温柔。”
终于在一个明月之夜,诗人白居易来了。在这个偏僻的地域,来自京城的诗人飘逸若仙者,烨然若神人。他与琵琶女一见如故。相逢何必曾相识。一番畅谈之后“江州司马青衫湿”。可惜的是,两行热泪只是惺惺相惜,不是两情相悦。白居易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酒泪之后挥别而去。对于琵琶女来说却是满怀的失望,这失望犹如春花静开的夜晚,捣衣石上,遥望江边,斜月沉沉,“可怜春半不还家”;这失望犹如江南雨巷,欠身张望,青石板的小街上马蹄声哒哒而近,可那只是个“美丽的错误”,过客远去,归人未还。。。
文学也罢,历史也好。天朝上国几千年来总不给女人出声的机会。她们温婉的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能由男人去转述,费思量。倘若让琵琶女自己来讲述那个夜晚的故事,未必就是白居易笔下的《琵琶行》了。
打开百度地图,或者高德更准确,测量从九江到浮梁(今景德镇),直线距离也不过123.3公里。两度月圆,丈夫未返。相隔咫尺,却是天涯。
慢节奏才能酝酿委婉的感情成诗篇。如同陈酒,是时间赋予它绵长柔远的味道。如果买茶叶的丈夫朝去夕归,哪里会有白居易月下运笔成诗的机会;如果柳永的情人出走回归只在朝夕,又哪里会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车轮飞转,风雨不能滞留。转瞬之间也无法缠绵,生生离愁。诗人倍感遗憾,但也有希望,因为回来时也能快一点去乘坐轻气球。
车轮飞转,少了相隔一隅的思念,多了相聚一室的温馨。我们追求速度,科技与工业正是为了后者。我们读着古诗,体会古人的相隔相思。乘着时下的速度,感受着相聚相伴天伦之乐,却也少了离别的相思,爱与哀愁。
Anyway,长诗《琵琶行》我最惊为天人的句子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我赶jio这才是东方含蓄美。。。谢霆锋在小S千呼万唤之下也“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提及心里的那个人,只频繁回她三个字“去你的”,很东方有没有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这里所说“浮梁”就是现在的江西省浮梁县,位于赣东北。浮梁县的自然环境很好,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且历代人才辈出,涌现过“一王二侯三尚书,六位宰相七侍郎”。当地特产是“一瓷二茶”: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在历史上长期隶属于浮梁县管辖,因而浮梁被誉为“世界瓷都之源”;唐代的浮梁茶也曾闻名天下,在敦煌遗书之《茶酒论》中留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美名,于是又被人们赞为“中国名茶之乡”。史书记载白居易《琵琶行》中提到的浮梁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楼上说的浮梁县,我觉得占50%可能吧,还有一种就是现在浮梁县旁边的东至县(楼上也描述过就是毗邻的那个县),东至县的官港镇,也是古代的集市之一。在东至县的县志中也记载了,因为古代划分区域跟现在不一样,所以“浮梁”就是指那一块,是横跨东至县官港镇和浮梁县一部分的,并且这两个地方都盛产茶叶,因此,如果你要做研究,我建议你两个县志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