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酒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第1张

酒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如下:

1、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庙遗址之一,被誉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和“墙壁上的博物馆”,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2、月牙泉

月牙泉位于五龙潭公园东南隅,古温泉东侧,因形如初月而得名。月牙泉泉池长13米,宽8米,深1.5米,以自然石驳岸,因月牙泉喷涌水位要求较高,所以月牙泉喷涌就标志着济南所有泉群全部喷涌。

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4、玉门关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5、雅丹国家地质公园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处,玉门关西北约100公里处。公园面积398平方公里。它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景观。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

6、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是敦煌佛教艺术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存北魏至宋代16个洞窟。其中一至三窟为唐代窟,四至八窟为魏代窟,十六窟为晚唐窟,这9个洞窟保存较好,其他洞窟因风化模糊,时代难以辨认。

7、阳关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

8、西汉酒泉胜迹

酒泉公园又称泉湖公园,位于酒泉市东2公里处,因园中有酒泉而得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酒泉公园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园林型文化公园,全园占地面积四百余亩。

9、藏经洞

1900年,藏经洞(编号17窟)居住的道士王圆箓改建道观清扫时,偶然发现了北侧甬道壁上的一个小门,打开后出现方形窟室,内有从4世纪到11世纪(即十六国到北宋)的历代文书和纸画、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就是著名的藏经洞。

10、榆林窟

清嘉靖年间,喇嘛吴根栋在榆林窟发现象牙佛一尊,在榆林窟代代传交,解放后由榆林窟最后一代主持献交给政府。象牙佛正名象牙造像,用象牙牙稍雕琢而成。据说,世上有两尊,由同一根象牙雕出,另一尊留存国外。

酒泉公园属于什么遗产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汉酒泉胜迹原名酒泉公园,是河西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汉代园林。1942年国民政府命名为泉湖公园,1956年更名为酒泉公园,现名为西汉酒泉胜迹。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东1.9公里处,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有天然湖泊5万平方米,是一座源于西汉史实、表现大汉雄风、融合江南灵秀的古典园林。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下面我整理了酒泉的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酒泉名胜古迹介绍

酒泉的名胜古迹1:酒泉公园

酒泉西汉胜迹又称泉湖公园和酒泉公园,位于酒泉市东2公里处,因园中有酒泉而得名,已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 ,现为一座集古典园林、天然湖、 文化 游憩、趣味 娱乐 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酒泉,因 传说 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

史传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获全胜于此,汉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以功在全军,人多酒少,遂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故有“酒泉”之名。今泉犹在,园林式建筑、牌楼历经修葺,保存完好。园内有清代的“西汉酒泉胜迹”和“汉酒泉古郡”石碑,

及左宗棠手书“大地醍醐”匾额,成为游客酒泉之行的必游之地。酒泉钟鼓楼耸立在酒泉市的十字街中心,一座砖砌的高墩上。为三层木结构的塔形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雄伟壮观。鼓楼下有四门通向东南西北,行人车辆可以穿行。门上分别题有“北通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望祁连”,“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哈密),贴切地标明了酒泉的 地理 位置和交通意义。泉眼冬季不冻,夏日清凉可口,宜于饮用。日出水量约3万立方米以上,泉水向北渗入小湖。绕过泉边,沿曲经在往里走,一座座假山环绕着一个明洁如镜的湖泊。一座高大的石拱桥,把湖面一分为二。湖面上有九曲桥、假山等景致。到了冬天,湖面结冰、这里又成了很好的滑冰场。

公园西侧的 动物 园,有各种鸟类、鹿、熊、猴等,还有产于甘肃的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耗牛等珍贵动物供游人观赏。

酒泉的名胜古迹2:阳关

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酒泉的名胜古迹3:大法幢寺

大法幢寺位于肃州城北二公里处讨赖河畔北崖梧桐湾,占地一百一十于亩,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连雪峰尽收眼底。周遍林木葱郁,流水潺潺,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气象万千。

大法幢寺原名救生寺,又因寺内有一座古钟楼

,所以俗名又称钟楼寺(原址在今酒泉中学)。寺院创建时间已不可考,但据明嘉靖年间所编《肃镇志》可知,这座寺院在元代已有,明代酒泉城示意图亦有标明。在清“顺治十八年,副使李雨沾倡修。康熙九年、四十八年俱增修,杰阁参云,登之可以旷览”(《肃州县志·宗祠庙宇》),为明清以来,河西地方众僧聚会吟梵的重要寺院之一,及当时酒泉城内最大的宗教活动中心,故名“僧寺”。寺内悬有古钟一口,重约五千斤,声音浑厚绵长,圆润洪亮,击之声闻十余里,据《县志》记载:其钟声音晨浑晚清,又称“晚钟”与“僧寺”合起来,就成了肃州八大景之一的“僧寺晚钟”。

1935年,在酒泉钟楼寺筹组成立“中国佛教会酒高安敦玉金鼎七县联合分会”(前身为“肃州七县佛教联合会”)包括酒泉、高台、安西、敦煌、玉门、金塔、鼎新七县,1946年改组为“中国佛教会甘肃省酒泉分会”。与此同时,恭请当代名僧心道法师(法幢宗鼻祖)来酒泉宏扬佛法并开炉传戒,盛况空前。为正视听,改寺名为“大法幢寺”。

钟楼寺建筑分三层,座北向南,山门前牌坊上写着“大法幢寺”四个大字。山门正中,上悬竖匾一块,红底兰字,上书“救生寺”三字。每逢盛会,寺内“撞钟吹螺供奉具,贝叶梵文朝复暮”,观者云集,老少塞路,香烟缭绕,仕庶敬香者络绎不绝,钟声清悠,梵音吭吭,为酒泉佛教文化荟萃之所。

猜你感 兴趣 :

1. 甘肃旅游景点介绍

2. 初二写甘肃风景作文

3. 各地名胜古迹的经典对联

4. 名胜古迹的经典广告词

5. 名胜古迹有关的经典对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1181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5
下一篇 2023-03-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