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是北京最著名的风味佳肴,它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据传,“涮羊肉”始于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最初称作“煮羊肉”以厚片小块为主。传说成吉思汗在一次激战中连续作战而无暇吃饭,最后饥饿难忍,命厨师赶紧做饭,厨师在混乱的战场上只找到一只羊,正在发愁不知如何在短时间内烹制出可口的饭菜,成吉思汗见状就命他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到沸水中煮一下,捞出后一尝味道竟意想不到的鲜美,饱餐一顿后顿时精神焕发,迅速击溃了敌人,从此也就有了“涮羊肉”这道美味佳肴。
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都是采用铜锅,锅底简单,只是在锅内倒入清水,放入葱段姜片、海米等。待锅内汤烧沸后,夹着切成薄片的羊肉放入铜锅内,等肉刚刚变白就可以夹出来蘸料吃啦。传统的涮羊肉蘸料都是芝麻酱、韭菜花等,配上一盘北京特色的糖蒜,一边涮肉一边涮菜,荤素搭配,吃起来也不会太腻。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元代,兴起于清代,早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
火锅(英语:HotPot),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