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野县在哪

企望2023-03-14  29

博野县

博野县位于河北中部,保定市南部。东与蠡县交界,西与安国毗临,北与清苑接壤,南与衡水市的安平、饶阳县相连。总面积331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4

年)。全县辖3个镇、4个乡:博野镇、小店镇、程委镇、东墟乡、北杨村乡、城东乡、南小王...百度地图

博野县志 地理环境 博野县地处冀中平原腹地,河北中部,保定市南部,北距保定50公里,西南距石家庄100公里,北偏东距北京200公里。全县总面积340平方公里,辖3镇4乡13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25.4万人,耕地总面积32.9万亩,人均1.35亩。东与蠡县交界,西与安国毗临,北与清苑接壤,南与衡水市的安平、饶阳县相连。 县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湿差异较大,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降水集中,高温多湿,秋季光照条件好,年平均日照指数2750.8小时,无霜期平均189天,年降雨量一般为550--650毫米,日平均温度11.8摄氏度,零度以上积温4710摄氏度,10摄氏度以上积温4326摄氏度,持续205天。平均海拔19-29米,境内以潴泷河为主的5条河渠横贯东西。本县大部分耕地为壤土,西部分布部分沙壤土。我县水利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丰富,静水位埋深20.36米,年平均供给量为5700万立方米。现有机井4670眼,水浇地面积达98%以上。地表水资源主要靠沙河干渠输给供应,年均供给量233万立方米。 境内交通便利,朔黄铁路、定(州)河(间)公路横贯东西,保衡公路跨跃南北,城乡公路四通八达,网布全县。 区域变迁 博野”在东汉时名博陵、博野,魏晋名博陆,北魏时又改名博野县,以地居“博水之野”故名。此时,博野县不在今地,而在今蠡县地。北齐至元博野县治在今蠡县城关。博野县城自西汉至北魏为蠡吾县地,北齐时才并入博野县。当时博野县包括今博野、蠡县两县,直到明初博野县才自蠡州徙治于今博野县城。 疆域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弘治《保定郡志》:“博野县在府治东南九十里,旧境东西二十七里,南北六十里。国朝重新揆步,东至蠡县界一十五里,西至定州界五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至安平界三十里,北至清苑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清康熙十五年《博野县志》载:“东西广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乾隆三十一年《博野县志》载:“东西广二十里,南北袤六十里。”《畿辅通志》载:“东至蠡县界六里,西至祁州界十五里,东西广二十一里;南至安平界三十里,北至清苑界三十里,南北袤六十里。” 民国22年(1933年),东西10公里,南北25.75公里. 民国23年(1934年),全县总面积323.887平方公里 1938年4月,望都、清苑两县的20多个村划归博野,其中包括:南忠宋、大宋、南庄、刘家疃、芦家庄、郑家庄、永兴庄、齐村、刘家佐、符家佐、洪善堡、道西、伍坊、七器、花园头、贾庄、泊庄、张七、屯里、宋岗、滑岗、褚岗、蔺岗、南陈村、前刘市、后刘市、东魏、扈家营、南埝头、北埝头、堤内陈村、东王各庄、西王各庄、史家佐、刘陀营、北林里、兑坎庄、西柳青、东柳青、黄家庄、北高晃、南高晃、段家庄、八里庄、沈何庄、王家庄、贾家庄、梁家庄、郭家庄、戴家庄、薛家庄、张刘庄、南辛庄、北辛庄、南刘陀、北刘陀、李家陀、大北河、小北河、刘庄、东陈村。 1945年9月又将上述村庄归属蠡县。 1947年12月,将刘陀营、东王各庄、西王各庄,史家佐、南刘陀、北刘陀、李家坨、大北河、小北河9个村划归博野县,把博野县的东许村划归蠡县。 1958年7月,将大程委、顿家庄、史家佐、东墟4个乡共58个村划归蠡县,将城东、小店、北杨村、冯村、同连、城关6个乡共71个村划入安国县。 1958年10月,蠡县所辖原博野县4个乡划入安国县。 1962年1月15日,博野县制恢复,原辖博野县129个村全部归回,同时,将王各庄由安国划归博野。将建新村归回安平县。 1962年后,县境未变。 基本概况 1、农业。我县是传统农业县,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全。瓜、果、菜、肉、禽、奶和副食加工兴旺发达,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近年来,我县以发展龙型经济为切入点,以创汇农业、无公害蔬菜为突破口,围绕蔬菜、林果、苗木花卉、畜牧养殖四大产业,建基地、育龙头、活流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基地化、规模化、特色化的趋势,初步形成了蔬菜产加销、花生米产加销、粮食产加销、苗木花卉产运销、瓜果产运销五龙共舞的经营格局。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省级1家),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2个),培育农业品牌29个,粮经比64:3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30%,农业产业化率50%。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型经济产加销收入达到5.5亿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1084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