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村二手市场在哪里

魏村二手市场在哪里,第1张

魏村二手市场在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与Y238交叉路口。魏村里面有个手机回收板块,可上门也可以在线回收,360旗下的靠谱,具体位置在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与Y238交叉路口往北约100米(柳青广场西北侧约50米)。

自驾线路

1、济南——国道220线(过济阳市)——沿国道220线往滨州方向走约60公里——滨州胡集收费站——往南5公里即到魏集古村落。

2、滨州——滨博高速——滨州出口下——国道220线往西走大约20公里——到滨州胡集收费站——往南5公里即到魏集古村落。

驱车行驶在长江之滨、德胜河畔,一幅田园秋收画映入眼帘,一派好“丰”景。

作为常州市北部新城镇,成立两年来,魏村街道为新北全区当好龙头,为美好蓝图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常泰过江通道、德胜河“六改三”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有序建设,魏村街道作为全市“532”发展战略交通中轴“北部门户”的区位优势不断放大,以大格局、大志向提出“中轴崛起北大门”的全新定位,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扎实成果。

沿江生态岸线比例居全省第一

加“数”转型 产业提质增效

11月9日,在位于魏村街道的红梅镜片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整理镜片产品,企业迎来“双11”订单交付高峰。

魏村素以制造和出售眼镜闻名。占地1.13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魏村眼镜市场,成为街道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魏村眼镜实现了标准化、品牌化、个性化的飞跃,并涌现出“红梅镜片”等众多省内知名品牌和企业,“魏村眼镜”零售部更是深受市场青睐。

眼镜产业突破焕新,只是魏村街道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魏村街道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老工业园区形象提升工程,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数字经济的新赛道上,街道和科研平台、企业一齐发力,以科技创新赋能数字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创成首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魏村实体经济加“数”转型。

今年上半年,魏村街道112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9亿元,实现产品销售46.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7.4亿元;38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2亿元,占比达50.5%,产业发展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

“农”墨重彩 绘就振兴“丰”景

澳洲淡水龙虾

“今年第一批‘澳龙’一上市,就以每斤60元的价格被抢光了。”9月初,在位于新华村德胜岛上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塘口养殖人员李师章熟练地捕捞龙虾,喜笑颜开。

魏村街道临江而生,优势明显。其中新华村德胜岛是常州乡村地区唯一江河相汇形成的生态岛,江河汇秀的优势使其成为天然宜居之地。3年前,该村从海南引进虾苗,借助紧邻长江的资源,引长江水尝试养殖澳洲淡水龙虾。经过精心培育、精细化管理,养殖高品质龙虾很快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从江边到田间,魏村特色农业“百花齐放”。优质水稻基地、常州市蔬菜保供基地、沪宁线有名的盆栽花基地……近年来,魏村街道以品质为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断提升绿色农产品比重,“魏村农业”的旗号越打越响亮。其中,盆栽花、葡萄、梨、水蜜桃、小番茄、桑葚等特色农产品在省内外都有好口碑。

在街道引导下,果农们还积极探索多元销售路径,延伸出亲子采摘、农家乐等农业特色产业链条。魏村乐桃家庭农场占地70亩,本来以卖桃为主业,现已成为集采摘、垂钓、露营为一体的家庭农场。“我们现在正在打造‘魏村一桌菜’,发展多元化餐饮。游客们在农场游玩后,还可以吃到正宗的本地特色菜。”乐桃家庭农场负责人孙建化说。

此外,魏村街道扎实推进“工业+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依托省庄河生态廊道和十里生态绿廊,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示范区,吸引长三角游客体验“生态乡村游”;规划打造紫金山路农旅观光带,联动紫金山路周边农场,形成产业集群,擦亮魏村农旅观光新名牌。

如今,乡村风景美丽如画,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百姓生活蒸蒸日上。阔步在乡村振兴路上,魏村渐次铺开乡村美、百姓富的“富美村居图”。

优居富民 彰显“魏民情怀”

一串串经济增长的数字,提振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更是决定着魏村居民们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魏村街道加快“腾笼换鸟”,优化城乡面貌。街道成立短短两年来,加快土地整理,有力保障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的顺利推进,为提升城镇建设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在拉开城镇发展框架的基础上,魏村街道坚持“一盘棋、一张图”的理念,编制《魏村街道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至2023年)》,从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寻求突破,一体化统筹推进魏村集镇形象提升工程,优化产城空间功能格局。

打开魏村的民生账本,每一笔都有力度、温度:两年来,魏安路精品街、安家农贸市场、口袋公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建成投用;魏村社区农村片区800多户农户天然气管道安装工程在稳步推进中;青城村入选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名录,新华村德胜岛美丽乡村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24个自然村创建完成美丽宜居村,美丽乡村成效初显;为民服务中心、魏民之家综合馆、魏民书苑、安家小学博文楼、康养服务中心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建成投用;魏村卫生院创成常州市脾胃中医特色专科,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成立医联体,公共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民生为笔,擘画幸福。魏村街道用“匠心”打造了“魏民事·为民办”服务品牌和“相约7点半·魏民茶社”服务平台,推进为民服务中心安家分中心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和企业的便捷度和满意度,彰显高质量发展的“魏民情怀”。

实干作为 建设“四大门户”

常泰大桥建设现场

奋楫争先,有“时”有“势”。近年来,随着常泰长江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临江而起的魏村,“桥头堡”的作用也愈发凸显。

展望未来,魏村街道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乘势而上,实干作为,紧紧围绕全市“532”发展战略,乘跨江之势、聚融合之力,抢抓常泰过江通道、德胜河“六改三”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围绕“中轴崛起北大门”崭新定位,着力建设“四大门户”。

建设交通门户,让高质量发展更具动力。以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为契机,系统谋划对内对外交通网络,着力打开北部对外空间,加快港口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重大交通项目落地,为魏村经济发展打开外部通道。

建设产业门户,让高质量发展更具活力。做好土地整理,为产业落户留足发展空间。主动接受高铁新城辐射,提升街道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带动安家片区产业提质增效,做强魏村农业品牌,打造高铁新城后花园。

建设生态门户,让高质量发展更具效力。坚定不移巩固长江大保护发展成果,全面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打造以滨江风貌、古镇文化为特色的市井宜居小镇、滨江乐活社区,展现“绿水常流、蓝天常新”的沿江风貌。

建设文化门户,让更高质量发展更具张力。深耕细作长江文化,挖掘本土典型事例,建设生态美食集聚区,打响“原汁原‘魏’”美食品牌。合理利用岛屿资源、老街文化、非遗文化,做足做精文旅融合,开拓江边旅游新战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948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