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腊八粥2022还有吗

猪脚怎么做好吃2023-03-13  35

有。

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可知,2022年雍和宫腊八粥从早上九点开始。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 。

“腊八”系旧时在腊月里,人们祭祀司啬神、昆虫神等八种天地神灵、祖先的日子。汉代逐渐固定为腊月初八日祭祀,称“腊祭”,因为这时农作物已贮藏起来,处于农闲,人们在野外猎取禽兽,用以祭礼,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佛教传人中国后,“腊八”日与牧女献乳糜,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纪念日统一起来,称为“腊八节”。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经六年苦心修行,云游四方,终日辛劳,致使昏倒在尼连河畔,后被一牧女发现,急忙以各种米豆、野果、奶水熬粥给释迦牟尼吃,使之体力得到恢复,并于当年腊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这天,大地震动,天乐鸣扬,天雨妙华,众天神云集,齐声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

  这天,在寺院要举行法会,以各种谷物干果煮粥供佛。民间百姓也竞相用香茗、谷物熬粥。相沿此习,清代宫廷上下盛食腊八粥,每年还要在雍和宫举行隆重的腊八盛典。

  当时,清宫廷对此盛典特别重视,每至农历十二月初一日,总管内务府就派许多司员率领杂役将腊八粥所用的小米、红枣及各种杂粮豆米干果,还有盆碗家什和干柴在府库备齐。初二日晨起,用马车一车车运至雍和宫,至初五运齐。从这天起,雍和宫大部分僧人都要投入到熬腊八粥的准备工作中。

  自初六日开始,清帝派蒙古王公一人,会同内务府总管大臣二人,率内务府三品以上司员及厨师、杂役等到雍和宫监督称粮搬柴。所有用料均排列在厨房内外。

  初七日晨,清帝派蒙古王公一人,会同内务府司员下令升火。由素有经验的僧人掌握熬粥火候,并依次将奶油、小米、江米、红枣、核桃、桂圆、瓜子、葡萄干等放人大锅内。宫廷派去的专人则要检视。清《燕京岁时记》载:“雍和宫喇嘛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这里“初八日夜内”实指初八日凌晨。至晨两点粥已熬熟,即派员将粥盛在碗内,以托盘送到雍和宫各殿佛像前供奉,每尊佛像前供一碗、三碗、五碗不等。天明后,蒙古王公进宫复命。

雍和宫全体僧人自熬好第一锅粥始,即在法轮殿诵经,此时,殿内酥油灯数百盏于供桌之上,香烟袅袅,鼓乐齐鸣。到初八日清晨,清帝又派两个或四个蒙古王公到雍和宫听经,到初九日晨,听经大臣进宫复命。

  在清代咸丰朝以前,每年腊八节雍和宫共熬粥五大锅,分配方法为:首锅供于佛前,二锅献于朝廷,三锅给王公士庶和大喇嘛,四锅送文武官员和封寄各省的地方官吏,五锅给本寺僧众。在这五锅粥中,用料也不同,前三锅有奶油和全份干果料,四锅、五锅较之前三锅简单些,第五锅为红枣粮米等。最后,三至五锅粥余下的要混在一起,于初八日早晨施舍给平民百姓,京城百姓持大小瓷碗前来喝粥,盛况空前,此盛典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

  当时,熬腊八粥的场所设在雍和宫东阿斯门内,故东阿斯门院得名:“铜锅院”。其粥锅是由八吨铜铸成,直径两米,深一米五,是乾隆九年(1744)皇宫养心殿造办处制造。后此大锅移至天王殿院内的鼓楼脚下,供游人观赏。

  如今,每年腊月初八日,雍和宫僧人都要晨起在殿上诵《十六罗汉》等经,以纪念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日,同时,全体僧人还要在食堂熬腊八粥喝,并将第一碗粥供于佛前。这日,又有信众专为庙内捐款舍粥,待开门之后,但见雍和宫僧人将一桶桶熬好的腊八粥抬至天王殿院内,不分中外,不分老幼,每人一碗。当游客们端着这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品着这久远的食文化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946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