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穿越吴越古道

行走丨穿越吴越古道,第1张

吴越古道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与南唐的主要通道,现为安徽宁国的万家乡大塔村至浙江临安境内的浙西天池之间的一条保存完整、原始原貌的古道。与出名的徽杭古道相比,吴越古道历史更悠远,幽静而美丽,景色更丰富。

古道终点是浙江的地界,山顶有一天池。浙西天池在海拔1180米的山巅,湖水清澈,风景绝美,犹如人间仙境,值得一去。

我们夜宿古道入口半山腰的云山村,这个小山村,干净静谧,绿树掩映,空气清新,一条山溪穿村而过,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一大早,我们在农家客栈用罢早餐,准备就绪,整装待发,走个环线,终点就是出发点。

在古道入口,亮出大旗,美美的来个合影,个个脸上充满期待凯旋的笑容。

天下古道星罗棋布,吴越古道是江南一带闪亮的奇道、名道。那日路上行人疏疏,加上天气日丽风清,颇觉选对了日子。

沿着古道石板路台阶,一路溪流相伴,曲径通幽,似在画中游。峡谷内植被丰富,流水孱孱,虽然山很陡,但台阶无比的多,空闲之时仰望一刻,顿觉疲劳尽失,带着满身的汗水流连于这侠骨柔情之中。

时间让古道沧桑落寞,时间让古道风韵流漫,时间甚至让山石有了表情和语言。无数块青石垒就的古道,蜿蜒在山中,历经千年风雨侵蚀而依旧坚固。

沿途有好多座供人休息的凉亭,走累了,在凉亭里休息一会擦擦汗、喝点水,畅想着古人行走在这条古道上的情景。一只黄腹山雀在树上,恍惚间觉得它是从遥远的唐宋飞来。

在半山腰上,有一避雨的人工洞穴,里面排列着两排石凳,坐在古人曾坐过的石块上小憇,不知有多少古人在此作过短暂停留。

接近古道顶峰,两块巨石犹如一道天然的石门傲然挺立在路中,仔细一看,上书“千顷关”三个大字。千顷关依山势而建,与千秋关、昱岭关合称为浙北三关,是当年拱卫吴越国首都临安的重要关口,为1100年前的吴越国建筑,城墙由大小石块垒成,为吴越国与南唐的国境线。

过了千顷关,就是浙江临安地界了,两个小时就爬过了一个省,跨过一个古国。

再不久就到了山顶的浙西天池,只见四面高山围绕中有一美丽的高山湖泊,湖畔平坦,天镜浮空,水天一色。那一刻,一行人都惊叫了,一下子全身的疲惫都随风散去……难以想像在这四面高山围绕之中有一个这么大的湖泊。

天池四周高山环列,芳草鲜美,呈山山朝千顷、水水往池流之势。这个目前江南地势最高、面积最大,被称作为“江南第一池”的湖泊,湖水清洌幽蓝。

站在湖边,极目远眺,顿觉心旷神怡。风平浪静的池水,在初秋阳光映照下,泛出一抹抹湛蓝的波光,蓝天、白天、山峦、野花尽倒映于湖水之中。

正如有一首诗所描述的:一池春水应江潮,中起沙鸥数尺高。谁说风云远朝市,乱山深处亦波涛。

走完全程,回过头去,层峦拥翠,我突然很想重新倒转回去,与古时的人进行时空的对接……

吴越古道与徽杭古道一样有着相似的文化内涵,更有远古的历史沉淀,窃以为,吴越古道更有灵气,风光更优美。因为,吴越古道更有一路的溪水相伴,更是一路行进在绿荫林中。

吴越古道,似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与南唐的主要通道,依山而建,是当地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可见吴越古道在吴越文化中的地位,那么这样的吴越古道现在在哪里呢?本期的吴越文化带你去认识。

吴越古道在临安市龙岗镇的浙西天池与安徽的宁国交界处。

全长约35公里,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的主要通道。顺吴越古道石板路台阶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

约2—3个小时到达千倾关,千顷关为两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构成,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上石门,拔开石墙上面的杂枝,曼延起伏的两翼石墙,是古城墙防守工事。

吴越古道旖旎的自然风光和超强的原生态林场是都是人闲暇放松的好出处。从浙江出发的友人可直接从临安的昌化浙西天池进入。从安徽出发的客户可以从宁国到万家集镇再经云山村大塔或者西泉村西坞进入。

吴越古道在安徽省宁国市万家乡镜内。属天目山脉,其主峰瘌痢山尖(乐利峰),海拔1363米,是宁国境内第二高峰。

吴越古道和千顷关,为1100前吴越国建筑,依山势而建,是当地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城墙由大小石块垒成,属军事性建筑,同时是唐末五代十国南唐与吴越国的国界线。公元913年,当时的吴越国与淮南的杨行密在这一带发生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关隘】

千顷关与千秋关、昱岭关合称为浙北三关,是当年拱卫吴越国首都临安的重要关口。再往前走400米左右就是“江南第一池”—浙西天池。山水奇秀,风光独特的浙西天池位于海拔1100米的千顷山巅,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山峦缓伏,视野开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天池四周低山环列,芳草鲜美,泉流淙淙,小涧纵横,唯独中间形成一坦荡的盆地,呈山山朝千顷,水水往池流之势。浙西天池水面面积达900亩,是目前江南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可谓“神池浩渺,天镜浮空”。

吴越古道位于宁国市全长约35公里,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杭州临安)与南唐(宣城宁国)的主要通道。顺吴越古道石板路台阶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秋日里,踏着长方形石块砌成的台阶从山脚到山顶,看层林尽染,芦花荡漾,水天一色,四周山峦缓伏,视野开阔。

吴越古道的历史

吴越国,一个在杭州的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国度。在五代十国期间,曾因战续需要沿着山势修建起百里的城墙,今人称之为吴越古道。经历了近千年后许多古道早已不存在,今天仍然基本保持完好的吴越古道长度约12公里,整条古道一侧基本都是溪涧一路相随,沿途绿树成荫,泉水飞溅,是一年四季都适宜来徒步的路线。如今古道上的千顷关还残留着原来的样子,无声诉说着当年这里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946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