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烈镇位于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北部,距县城石碌镇约36公里,石昌公路和新建西环高铁穿镇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突出,长期以来是周边几个乡镇。
昌江,位于海南岛西北偏西部,东与白沙县毗邻,东北部隔珠碧江同白沙县、儋州市相望,南与乐东县接壤,西南与东方市以昌化江为河界,西北濒临北部湾。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2.2公里。南北边境由昌化江和珠碧江夹持,地形狭长。地势为西北低东南高,西北海拔30米,东南高达1654米。地貌为西北平原,中部台地,东南山区,背山面海。昌江古称至来,后称昌化,为汉武帝开拓之疆域。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至来县,属儋耳郡地,昭帝年间属珠崖郡地,东汉建武帝年间属崖州地。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昌化县(将至来县拆义伦、昌化、吉安三县,昌化、吉安设在今昌江县境内)。唐贞观年间撤昌化,置吉安县,辖于岭南道,五代属儋州,归南汉。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改儋州为昌化军,废昌化并入藤桥镇,元丰年间复置昌化县。元、明、清因之。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昌化县易名为昌江县,隶属广东省管辖。1949年1月,昌江县与感恩县合并为昌感县。1958年12月,昌感、白沙、东方三县合并为东方县(时称东方大县)。1961年6月,三县分设,新置昌江县。1987年12月30日,改名为昌江黎族自治县,1988年4月海南建省后,直辖于海南省。昌江境内,世居着汉、黎、苗等民族。现辖7个镇174个自然村,其中黎族村庄103个,设有居民委员会7个,村民委员会69个。全县人口23万。
自古以来,昌江县城屡经变迁。西汉置至来县,县治设在今昌化镇旧县村,宋代昌化县移昌江二水州中(即今东方市四更镇旦场村东侧),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又迁千户所(即今新城村),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84年)又重迁回昌化城。1961年6月后,昌江县人民政府一直设在石碌镇。石碌镇以石碌岭得名,1964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昌江县县城。石碌镇位于海南岛西部距海口市190公里处,坐落在石碌河中游,原是黎族居住的山区,300多年前因在此发现铜矿,民间开采,始有儋州人迁居,尔后迁居者众,设店营商,渐成集镇。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海南铁矿得恢复建设,集镇不断扩大,经济日趋繁荣,经过几十年得开发建设,石碌镇如今成为昌江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从此,昌江成了海南西部对外经济交往得一个重要"窗口",海南西部的开放地带逐步形成。海南省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勾画出了具有海南特色的"一省两地"(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产业格局和发展蓝图。昌江的目标是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成全省的重工业区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并为琼台经济合作开辟出一条新路。
自然资源
土地森林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239万亩,耕地面积21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土地有69万亩,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2.3万亩。全县森林面积56.12万亩,其中天然林39.6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曾获"全国城镇园林绿化先进单位"。
海洋资源
海洋开发前景广阔,主要港口有昌化港、海尾港、新港和沙鱼塘港。昌化港是昌江主要通商港口,昌化渔场是天然渔场,也是华南四大渔场之一,水产品有马鲛、鲳鱼、石斑、青鳞、白卜、红鱼等30多种。全县适宜养殖鲍鱼的浅海海域有11处,面积2662亩;养种麒麟菜的主要海域有5处,面积1109亩;可开发建塘种养江篱、鱼、虾、蟹的主要滩涂有6处,面积3550亩;可开发利用淡水面积4.5万亩,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条件优越。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藏有铁、铜、铅、金、石灰岩、熔岩、石英砂、花岗岩等。石碌铁矿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也是亚洲第一富铁矿,累计探明储量为4.04亿吨,平均品位达49.2%,最高品位为68%。石灰岩储量丰富,探明B+C+D级储量9800万吨。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陆路交通十分便捷,县城石碌镇距省会海口190公里、距三亚市210公里(全程高速公路),县内公路四通八达,全县各镇已全部实现公路通车;工业区内的工业大道于2005年9月动工兴建;昌江县城有铁路直达海口、三亚和八所港,粤海铁路贯穿全境,工业开发区内设货运及客运站点。
通讯网络
全县已开通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国内外长途传输数字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讯网络覆盖全县,用户可直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县内宽带网络也已开通。
电力设施
昌江电力充足,现有22万伏电压供电中心和13座小型水电站,主变电容合计31.98万千伏安,与全省联网供电。全县自然村已经全部实现村村通电;东方洋浦海口的天然气管道网已于2003年9月实现输气,年供气24亿立方米,并沿西线高速公路穿越昌江境内。
水利设施
全县有大小河流17条,总流域5381平方公里,已建成蓄水工程38宗,设计总蓄水量3.2亿立方米,其中省内四大水库之一的石碌水库库容量为1.42亿立方米,总产量9.2亿立方米。
旅游景点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横展双翼,蹲踞在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东南部,其山岳横跨东方、昌江和白沙,是中国唯一保护长臂猿及其生存环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6600多公顷。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保护长臂猿及其生存环境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内山岳连绵,群峰叠翠,林海浩渺,古木参天,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热带生物资源极其丰富。有珍贵的巨蜥、云豹、黑熊等60多种珍稀动物,以及热带兰花、馒头果、山石榴、山竹子、乌墨、青果榕、山橄榄、毛牡丹和野荔枝等珍贵植物。
斧头岭一带是濒危的海南黑冠长臂猿生息的地方,也是保护区的核心区。长臂猿是四大类人猿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现有的类人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有,中国也仅在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发现,在海南岛的长臂猿是黑冠长臂猿又叫海南长臂猿,200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为世界上25种濒危灵长目中数量最少的动物。由于原始森林被大量砍伐,以及人为猎杀,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目前只有4群23只。此外还有珍贵的云豹、黑熊、水鹿等多种珍稀动物,是游人旅游观览海南森林的理想景区。
棋子湾
棋子湾位于昌江西部,在昌化镇北3公里处,距昌江县城石碌镇55公里。此湾东倚昌化岭,西连大海,东西长约20公里,呈S状,石多沙白浪静。该湾水清见底,沙细质软,洁白如银。海岸奇峰林立,怪石磷峋多姿,林木苍翠,山花烂漫,清泉欢畅,阳光明丽,四季如春,是难得的天然浴场,也是光浴和沙浴的理想之地。怪石嶙峋,色彩各异,林木茂密,绿草如茵,清泉欢歌,银色的沙滩与湛蓝大海面连成一片。
棋子湾最吸引人的是它的浑然天成,“帆船石”,仿佛天然的屏障,把湾内外分割开来,湾外波澜壮阔,湾内水面波澜不惊,游人临石望海,无不叹为奇观。“治癣沟”,一道源于昌化岭的山泉小流,经山岩间千回百转于湾内入海,流水常年不枯,成为天然的淡水浴场,泉水含有优质硫磺矿物质,能治疗皮肤病。“棋子篮”,当站在高处观赏海景时,那弧形的沙滩宛若一个巨篮,湾内红蓝绿黄白紫青七色石块星罗棋布、块块光滑润洁、晶莹透亮,故人们称海湾为“棋子篮”。除此之外棋子湾还有许多优美的天然景观,如:海湾大角、海湾小角、祭海石、观鱼石、望郎滩、怪石群、仙浪洞、观音潭、仙人足迹、火焰石等数不胜。
银色的沙滩也是棋子湾的一大特点之一,在棋子湾徒步到滑沙场一试身手,重新领略儿时戏沙的乐趣,感受大自然沙漠的气息。在湾边光洁细软的沙滩上可以篝火赏月或来个沙滩迪斯科,尽情地放松心态,沉浸于娱乐的喜悦中。
斧头山自然保护区
斧头山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是个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斧头山海拔1200多米,漫山的林海中,千树万木各具风姿,有的枝繁叶茂,冠荫覆盖;有的盘根而生,硕大雍容;有躯干挺拔,蔚然毓秀,真是举目皆景,千姿百态,目不暇接。这是目前我国保护得较为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在这里,树下有树,林内有林,鳞次栉比,层次分明,完整的一派天然林景观。林海里,昨蝉狂躁,百鸟啁啾,鹿鸣猿啼;微风中,树叶絮语,藤花摇叶,真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保护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林木茂密,是动植物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除了生长着鸡毛松、陆均松、油杉、苦梓、花梨、红椤、坡垒等名贵树种外,还生长着大量的名贵药格,如益智、巴戟、灵芝菌、凉姜、鸡血藤、金银花、七叶一枝花等。观赏植物更是不胜枚举,仅是幽香雅丽的兰花就有70多种,野生油料植物也较为繁多。山间生长着为野生动物提供主食的繁多野果树,如馒头果,山石榴、山竹子、黑墨子、青果榕、高山榕、山橄榄、山荔枝、山芒果、山芭蕉、红毛丹等。这里的森林层次较多,结构复杂,大型的蔓类植物和附生植物极为丰富,它们相互缠绕攀附,有些在茎上开花结果,有些藤叶组成团团簇簇,往往构成繁花绿叶、似锦似画的"空中花园"。浩翰的林海,皆是繁茂的林木和萋萋的芳草。
保护区里环境幽静,野果累累,水草丰盛,是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乐园,这里栖息着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长臂猿、云豹、黑熊、水鹿、穿山甲、巨松鼠、椰子猫、灵猫、果子狸、飞狸、山猪、孔雀雉、啄木鸟、猫头鹰、鹧鸪、原鸡、杜鹃、画眉、白鹇鸡、八哥、鹦鹉、喜鹊、太阳鸟等,故有"动物种储存库"的美称。
斧头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有不少种类具有很高的观赏及研究价值,专程到这里观光旅游以及中外科研人员、学者、专家常年络绎不绝,使得保护区日益热闹、繁华。
热带沙漠探奇
海南岛还有沙漠?没错,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境内的海岸边就有一片热带沙漠。到热带海岛探险一片热带沙漠也够个性的吧。
这片沙漠面积约9万亩,在我国普通的地图上都没有标示。其实,热带的沙漠并不是毫无生息的,这里有许多沙丘,上面生长着许多仙人掌、野菠萝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抗旱、耐热的低矮植物,还有一些稀稀疏疏、高矮不齐的人造林,所以正确的名字应当叫做热带滨海沙漠——有河流,还有流动、半流动的沙丘,独特而神奇。
早上,从美丽的棋子湾整装出发。如果碰上一阵不大不小的及时雨就更妙了,沙地上的雨点明亮而结实。雨水撒满人造林中的马尾松,枝叶上,雨珠晶莹剔透,就像串起来的透明银色珠子一般可人。在沙漠走路要小心,这可是仙人掌的乐园。仙人掌出现在沙漠里,似乎就是一种绿色的美丽和希望。
沙漠的尽头,养虾塘就在林带与大海之间,两三个孩子在嬉戏追逐。浅海处停泊着许多小渔船,渔船上堆满了渔网。原来,热带滨海沙漠没有西北沙漠的干涸和烤热,没有西北沙漠的裸露和枯燥,有的是另一种独特的风景——生命。
滨海沙漠主要集中在海南岛西部海岸,包括昌江境内从珠碧江到昌化江之间约42公里海岸线的沙漠地带,以及东方境内从昌化江到八所港间30多公里海岸线的沙漠地带。
皇帝洞探奇
皇帝洞是海南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昌江王下乡牙迫村东,距县城石碌镇60公里。皇帝洞依山傍水,洞外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流水潺潺;洞内钟乳石成群,洞口就在南瑶河边,从远处眺望,象一头张口的大水牛。
洞穴由西向东伸延,洞宽约60米,深约130米,高25米,面积约7800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洞底东高西低,向南倾斜,洞内小径蜿蜒曲折。洞厅呈拱形,平坦宽敞,壮丽堂皇。游人踏入洞门,洞中群燕飞舞,吱啁呢喃,象在欢歌笑迎游人。
洞内钟乳石多姿多彩,有的象盆、盘、板、柱、刀、锥、枕、席,有的象牛、羊、鸡、狗、虎、鹿、龙、凤,有的象罗汉金刚,天将玉女,有的象出水芙蓉,亭立鸡冠,引颈竹桃……犹如人工雕刻而成,惟妙惟肖,令人越看越有趣。洞内正方左面的半空中,悬挂一巨石,似乎摇摇欲坠,使人提心吊胆。
神奇的皇帝洞,是个石灰岩大溶洞,主要是侵蚀地下水沿可溶性碳酸裂隙处冲刷流淌,年长日久溶蚀而成。洞内冬暖夏凉,进洞参观游览,清新凉爽,别具一番乐趣。随着海南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昌江县人民政府不断加强皇帝洞的保护和及其旅游设施的建设,迎接闻名而至的络绎不绝的海内外游客。
昌江海洋资源
海洋开发前景广阔,主要港口有昌化港、海尾港、新港和沙鱼塘港。昌化港是昌江主要通商港口,昌化渔场是天然渔场,也是华南四大渔场之一,水产品有马鲛、鲳鱼、石斑、青鳞、白卜、红鱼等30多种。全县适宜养殖鲍鱼的浅海海域有11处,面积2662亩;养种麒麟菜的主要海域有5处,面积1109亩;可开发建塘种养江篱、鱼、虾、蟹的主要滩涂有6处,面积3550亩;可开发利用的淡水面积4.5万亩,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条件优越。
海南省昌江县乌烈镇的车牌号是:琼,行政级别是:镇,人口约:约2.5万人,人口密度为:281人/km,面积约:88.9平方公里,邮政编码是:570000简介:昌江黎族自治县辖镇。1961年建乌烈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置乌烈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8公里。面积88.9平方公里,人口2.5万,以黎族为主。有公路通达。辖乌烈、长塘、纳凤、峨沟、白石、峨港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花生、甘蔗、西瓜,种植蔬菜。.2014年7月21日,乌烈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