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抗战公路和成昆铁路,这里是大渡河大峡谷

仓库、抗战公路和成昆铁路,这里是大渡河大峡谷,第1张

一条30公里长的峡谷,其谷深最大达2600米 ,几乎是两座泰山的重叠。谷底湍急的河流,最窄处却只有50米,其宽度还不及成都市区的府南河。这条如倚天之剑劈开的峡谷,便是被地质学家惊为“地质天书、旷世幽谷”的大渡河大峡谷

大渡河大峡谷,西起雅安汉源乌斯河镇,东至乐山金口河区,地跨四川省的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州甘洛县。发源于川西北高原、以险恶汹涌著称的大渡河,在谷底奔腾咆哮,一泻千里。

大渡河大峡谷 本文图均为 马恒健 摄

战备仓库

沿306省道而行,不时可见大峡谷两岸与大渡河垂直的一条条支沟。这些支沟,沟底宽度常常不足20米,两边的崖坡却高数百米至千米,无一例外地呈现着绝壁深涧一线天的景观。

北岸的老苍沟、白熊沟、顺水河峡谷,南岸的毛不耳沟、宝水溪等,景色极为绮丽,如今已是徒步穿越、溯溪或探险的绝佳之地。

金口河大桥北桥头,正对着一条深沟,便是顺水河峡谷谷口。刚进谷口,道路便向左急转攀升。很快,大渡河便在山下细如飘带,随即被重崖叠嶂遮敝。公路两侧海拔一座座高达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体,或张裂着一道道宽仅十多米的微型峡谷,令人感到诡谲莫测。或披陈着一条条纵向的裂隙,令人感到险恶狰狞。

1903年,英国著名探险家、植物学家威尔逊从成都出发,游历乐山、峨眉山后,继续沿西夷道和南夷道之间的阳山江道西行。

在顺水河峡谷里蛇行的这条隐秘且 历史 悠久的古道,没有直接穿越大渡河大峡谷,而是绕行于大渡河北侧的祟山峻岭中,经乐山永胜乡五池村翻大瓦山北侧蓑衣岭后,才蜿蜒西去。

继续向顺水河峡谷深处行,山体显得不再破碎。一直在山腰蜿蜒的公路左边靠山一侧,接连闪现数十个高约三米、宽约五米的隧道口。驻车细看,其拱顶和墙体用水泥整体浇铸,道口的钢门厚达十多公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竣工的大型国家战备仓库库门

隧道内的通道深邃却又宽敞,其主通道几乎可容两辆卡车并行。主通道又旁生出弯弯曲曲的通道,令人仿佛进入了迷魂阵。看来,这一座山似乎都被掏空了。出乎我意料的是,隧道内徒有四壁,已丝毫看不出曾作何用的痕迹。

查资料得知,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为迎接大型战争而建设的战备仓库,人称全国第三大战备仓库。我虽有思想准备,但身临其境,仍为其所处位置的诡秘、所具有的规模之庞大而惊叹。

仓库1974年动工,1985年整体完工,修建了高7米、宽12米、深浅不一(深的1000多米,浅的约300米)的山洞28组,每组洞内还有大小不同的分洞,有的还洞洞相连,整个仓库容量达12万立方米。所有洞口并行排列,间距不一,横跨山外乐西公路4公里。整个工程建设,动用了军民上万人,主要储存弹药、武器。

今日,这些仓库虽已闲置,却为当地人造福——他们利用库内恒温的环境,种植平菇之类的农产品。

顺水河峡谷里,一条当年与滇缅公路齐名的乐西公路,大致沿当年威尔逊踏过的阳山江道延伸。这条被 历史 学家誉为“血肉筑成的抗战路”,大方向与大渡河并行,但盘亘于大瓦山的峻岭之中,在乌斯河镇与现省道相接后,终抵西昌。此路从抗日战争最紧要关头的1939年5月开始路勘,于1941年底全线通车,共征集川康地区彝、汉等各族筑路民工20多万人。由于缺粮、疲劳、疾病、工伤等原因,伤亡人数竟多达三万人,其中死亡4000多人,平均每公里便有8人献出生命。

交通奇迹

沿306省道溯河而行,要经过位于乐山与雅安交界处的白熊沟。这是大渡河大峡谷著名景观,全长约七公里,其峡谷直抵大瓦山南麓。

白熊沟峡谷沿途深邃清幽,风景奇绝。两岸高差近千米的绝壁间,草木高悬、遮天蔽日,悬泉如练、飞瀑溅玉。岩崖上的怪石呈千姿百态的人物或动物状,是栩栩如生的天然石刻。

从沟口向南穿越,可抵达大瓦山瓦山坪。近几年,这条路线成为驴友们攀登大瓦山的又一条经典路线(另一条攀登大瓦山的路线,是从此山东北方向的永胜乡五池村上山)。

这条路,其实还不能称之为路:驴友们只能在沟内顺着山沟的自然走向,在布满乱石的沟底穿行。在接近大瓦山南麓之前,总体来讲坡度并不陡,但需要不断地在大大小小的乱石堆上跳跃绕行。

沿306省道再向西行,便会看到大渡河峡谷的另一条支沟老苍沟。它的沟口,一座跨度达54米的铁路桥特别引人注目。

这座被命名为“一线天桥”的成昆铁路桥,至今仍保持着中国最大跨度铁路石拱桥的记录。老苍沟出口段600米长的峡谷,两边刀切斧砍般的山崖绝壁高达200多米,而谷宽仅20多米,最窄处近10余米,在谷底仰视,只能见到窄窄的“一线天”。

“一线天”

从“一线天桥”附近往崖上爬,能到达一个有五六百人的彝族村落古路村。

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之上,其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这里,已经不知有多少代了。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这深谷绝壁之上的。多年来,古路村的人要到外边去,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从悬崖下到大渡河边。所谓的路,其实是用木棍绑成的梯子搭在陡峭之处,连木梯也不能搭建的地方,则用小酒杯口粗细的藤绳上下。当地人下山,身上还要背山货;上山,身上要背盐巴布匹。稍不留神,就会坠入谷底,死无葬身之地。

直到20世纪60年代修筑成昆铁路时,筑路的铁道兵用钢板在陡险处焊起了一道道钢梯子,2003年政府出钱,村民出力,又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不到一米宽的路,古路村村民才结束了如猴子在树藤上“荡秋千”上下的 历史 。

如今,这上下古路村的奇险之路,已成为摄影爱好者居高临下,拍摄气象万千的大渡河峡谷风光的绝佳之地。

大渡河岸峭壁上的布依、田坪、二坪等彝族村寨,依山傍水临近原始森林,也成为人文地理探秘者了解当地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风的理想之地。

成昆铁路的大渡河峡谷路段,两岸山势陡峭,平地很少,因此仅隧道就有14条,总长达21公里,竟占该段线路长度的80%以上,从而使这段铁路几乎完全成为封闭铁路。而隧道之间,几乎全为桥梁相连。

尽管成昆铁路就在306省道的上方百米左右处并行着,但驾车沿大渡河畔的省道行驶过程中,几乎看不到成昆铁路的踪迹。只有经过一个个与大渡河大峡谷相交的支沟沟口时,那赫然出现的隧道口、跨越支沟深涧的桥梁,以及突然从桥上疾驶而过的列车,才会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

在峡谷里急驰的火车,如同藏在深洞里的巨蟒,时不时探身洞外,腾挪瞬间又钻回巢穴。

成昆铁路穿过大渡河畔苏古坪

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成昆铁路,当时铁路建设者们创造了许多世界奇迹,留下了不少胜景。

1964年建造的老苍沟“一线天”铁路石拱桥,比此前世界上最长的法国铁路石拱桥还长14米,成为世界铁路大跨空腹石拱桥之最。在“一线天”和乌斯河火车站之间,瀑布沟与大渡河交汇处,从沟谷建造了两根高达50多米的桥柱,承载着长达70多米的连接两头隧道的悬空铁道。

桥柱旁边高耸入云的崖体上书有“天下第一柱”五个巨字,使之成为大渡河大峡谷里又一人文景观。

成昆铁路“天下第一柱”铁路桥

大渡河大峡谷里,坐落着中国铁路史上惟一的洞中火车站------关村坝火车站。该车站是1969年开通的,共有三股道,一二道在外,第三道在隧道内。若列车经过第三道,值班员都要进隧道接发列车。据说是因为当时修建火车站的时候,由于大峡谷的独特地质因素,始终找不到一块较大的坝子建站,最后不得不开凿洞穴,从而形成了洞中火车站的奇景。

关坝村车站

大渡河大峡谷全长约26公里,整个峡谷地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凉山州甘洛县、乐山市金口河区。

无论从峡谷上端还是下端进入,虽然两岸本已是山峦起伏,但逼近峡口时,却明显有一种异样的气势。大渡河大峡谷也是国内少见不对外国人开放的 旅游 景区,这更让本就神奇的她披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纱。

在峡谷上口左岸,有一个突出的崖台—苏古坪,在峡口形成一个天然的石门,使峡谷至此骤然收窄,远望峡口内的云雾与峭壁,更显得深邃莫测;在峡谷下口的大沙坝附近,正当大渡河的陡然转弯处,眺望峡口,高差达一千多米的悬崖与尖峭的山峰迎面耸立,似乎河谷中断、江流无路,令人森然。

金口大峡谷的河谷海拔约600米左右,峡谷两岸山脊的平均高度约2600米,最高点是峡谷北岸海拔3236米的大瓦山,峡谷的平均谷深约2000米,最大谷深约2600米。

由于谷底宽度仅70 200米,局部小于50米,因此人行峡中,极感幽深雄奇。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是四川境内最长、最险、最窄、最深、最雄、最齐、最幽的大峡谷,比世界著名以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大峡谷深542米,最窄处两岸仅为10米,比原来公布的世界最窄的大峡谷——虎跳峡窄20米,是不可多得的探险, 旅游 胜地。

而两侧的众多支沟,更是呈现深不见底、窄如刀缝、绝壁深涧一线天的奇观。

金口大峡谷有罕见的立体通道可供进入:沿河有金-乌公路和成昆铁路并行,山上有二战时修建的乐西公路盘旋于惊险万状之中。

金口大峡谷是以嶂谷为主要特征的大峡谷,两岸的崖坡几乎都是直上直下,如劈如削。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金口大峡谷两岸的支沟,无一例外的都是呈绝壁深涧一线天的隘谷,其谷底宽度常常不足20米,而两岸崖坡高数百米至千米。

沿着大渡河畔西行,只见两岸的崖壁越靠越近,景色也越来越清幽,不觉已置身于峡谷中乐山市与雅安市分界处的白熊沟。

白熊沟谷深2000余米,长4000余米,以“一线天”景观最为著名:谷中两山之间仅隔20余米向上望去,天空似乎变成了一片小小的竹叶。在大峡谷的北岸,矗立着海拔3236米的大瓦山。

这是一座M叠纪玄武岩构成的平顶山,地质结构与峨眉山、瓦屋山相同,但与二者截然下同的是,大瓦山为四面均是绝壁的孤山,高差可达800米 1000米。

山顶平台面积约1石平方公里、古木参天,雄浑开阔,远望如突兀的空巾楼台,其景象之壮观,尤胜峨眉山、瓦屋山一筹。

“铁道兵博物馆”就建在大峡谷内,坐落在我国唯一的洞中火车站关村坝火车站旁。是全国唯一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博物馆。"铁道兵博物馆"牌匾是由开国上将、原铁道兵政委吕正操亲自题写。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铁道兵 历史 演绎在全国,浓缩在成昆。1958年7月,成昆铁路开工建设。1964年,18万铁道兵将士浩浩荡荡开赴祖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与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等单位及沿线民工一道冲到了加快"大三线"建设的最前沿!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登月和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同被誉为人类20世纪创造的三项伟大杰作!成昆铁路疏通了西南交通大动脉,使沿线川滇两省七市(州)1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从昔日的蛮荒之地迈向文明 社会 ,深山峡谷中的金口河区,更是实现了千年巨变!

“老昌沟峡谷”深1500余米,宽5到10米,长约9千米。峡谷两侧陡如刀削,宛若卷卷天书。在谷底“坐井观天”,犹如天光一线,构成著名景点“一线天”。景区内有“古路村”,是汉源唯一不通公路的村落,素有“天边人家”之称。

沟口的“一线天桥”是空腹式无饺石拱桥,高26米,主孔跨度54米,全长63.2米,比此前世界最长的法国铁路石拱桥还长14米,成了世界铁路大胯空腹石拱桥之最。

“关村坝隧道”是成昆铁路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全程6107米,隧道施工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贺龙、聂荣臻都亲临现场视察指导。隧道建成后,设立的关村坝火车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洞中火车站。“关村坝”火车站也因此声名远播。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其中,大渡河金口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919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