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处在江浙沪的交界处,这是个明清时期的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属于国家5A级旅游区,还凭借着其历史地位和人文景观荣获了中国历史文化古镇的称号。古镇内有很多名胜古迹,像小莲庄、嘉业堂、百间楼等。
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古镇以南市河、东市河、西市河、宝善河构成的十字河为骨架,其间又有许多河流纵横交错,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随河而走,以南东街、南西街为串联,构成了十字形格局,街巷肌理完整,河道水系基本保存。
十字河两岸形成商业街道,既有傍水筑宇、沿河成街的江南水乡小镇风貌,又有众多高品质的私家大宅第和江南园林,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与大宅园林交相辉映的街区特色。
扩展资料:
南浔自古以来便是湖州的经济文化重镇,自两宋时期便以盛产优质生丝闻名,明清时期成为典型的江南丝绸市镇,出产的辑里丝成为皇家织造的指定原料。近代,以上海开埠为契机,南浔较早地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丝商迅速崛起,涌现了刘镛、顾乾麟、庞元济、张静江、金城等一批重要历史人物。
南浔古镇内拥有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尊德堂、大运河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庞氏旧宅、南浔粮站总粮仓、通津桥、洪济桥、颖园、述园快阁、董氏世德堂、寿俊堂等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兴福桥、通利桥、新民桥等3处市级文保点,生计米行、刘氏景德堂旧址、周庆云旧宅等21处历史建筑。
古镇内传统民居清丽典雅、别致内蕴,大宅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中,大胆而巧妙地渗透和融合西方建筑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的江南宅第建筑艺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浔古镇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是上海大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太湖都市圈的新兴城市,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位于长三角沪苏杭中心,东南邻桐乡市,东北毗苏州市吴江区,南连德清县,西北接湖州市吴兴区。面积702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10月,南浔区下辖2个街道、8个镇。截至2021年,南浔区户籍人口48.64万人。
南浔是2003年1月建立的湖州市市辖区,前身即东迁县,始建于西晋。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地区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1年,南浔区地区生产总值528.9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9.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90.98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例为5.4:58.5:36.1。
分类: 地区问题描述:
我怎么没听过这个地方啊?
解析:
南浔镇地处浙江北部平原,太湖之南,东与苏州吴江接壤,是湖州市接轨上海浦东的东大门。大运河、长湖申航道与南浔城中的市河接壤,贯穿南浔东西的东苕溪支流是这个古镇的命脉和象征。当年的英国丝商正是沿着长湖申航道,经东苕溪,进入南浔。
早在南宋时期,南浔已经是“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南浔城郊的辑里村人选用苕溪清水缫丝,所产的丝光润柔软,尊为湖丝中的佳品。进入明代,天下蚕桑之利,已“莫盛于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辑里村百里之地生产的蚕丝因此都冠以“辑里丝”之名。到了清代,辑里丝更是因质优而名甲天下,粤缎粤纱、山西潞绸及江苏、福建等地的丝织原料,特别是高级原料都须仰给湖丝,江宁、苏州、杭州三州的织造局每年丝季都前往南浔大量采办生丝。
当年的南浔小镇,每逢小满新丝上市,丝行埭上便“列肆喧阗,衢路拥塞”,“一日贸易数万金”,生丝贸易的兴旺使这条不足百米的丝行埭上密密地挤满了50余家丝行,南浔丝商从此步入中国商界,并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丝商群体,在上海的91家丝行中,有70%是南浔人所开。南浔农村更是出现了“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盛况。
辑里丝从南浔门前的苕溪登船,经大运河转运,销往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北京等地。清道光五年(1825),辑里丝已经出洋外销印度、埃及、叙利亚等国。南浔辑里丝曾居全国出口贸易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记载,1847年上海出口生丝中,辑里丝占63.3%。1915年,南浔辑里丝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与贵州的茅台酒同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