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是三晋母亲河,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
华北地区少有的83万亩原始次森林,濒危动物褐马鸡唯一的家乡,也是黑鹳、原麝、金钱豹等几十种珍稀动物的天堂。
汾河发源地:山西省忻州宁武县 (神池县)。
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源头传统认为山西省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现代考察认为在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
汾河流经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6市的29县(区),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39721平方公里,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
形成演变
汾河水系受吕梁山、太行山等经向构造体系的影响,在一连串的地堑盆地中发育成河。古老的汾河更长更大,上新世晚期,汾河源远流长,贯穿着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四大盆地,穿过中条山南流,于平陆县茅津渡入黄河。后经喜马拉雅运动,首尾均遭夺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汾河
在山西汾河沿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汇入黄河。
汾河是山西省第一大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养育了山西近41%的人民,滋养着山西大地万物。
汾河,从北流到南,贯穿忻州、太原、吕梁、晋中、临汾、运城。从古到今,汾河哺育了多少三晋儿女,她见证了无数古史今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于汾河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山海经》:“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之后,《水经注》:“汾水出太原汾阳北管涔山。”
可见,古籍中多有汾河源头记载,均指向山西省北中部的管涔山。1992年由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编著的《山西水资源》: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的雷鸣寺泉”。
汾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汾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洪水、泥沙的主要来源。兰村至介休附近为中游,河出山谷,经太原市入晋中平原,有潇河、文峪河两大支流注入。坡降变缓,泥沙淤积严重。这段河床旧时很不稳定,往往氾滥成灾,但也是流域内最富庶地区。介休以下为下游,谷地时宽时窄。
汾河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较早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丁村人文化」就在这里发现。灌溉业发达,自流灌溉始於宋、金,井灌则创於周、秦。汾河流域的太原、临汾也是中国煤炭、重型机械工业的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