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在什么地方

南山南在什么地方,第1张

歌曲南山南并没有特指的地方,这只是民谣歌手马頔的一首歌曲,马頔说之所以用“南山”二字是因为具有远古韵味,在很多古诗文里,都提到“南山”。

东晋诗人陶渊明就极爱用南山,他在《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园田居》中还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过诗人笔下的“南山”,其实并不一定是特指某一座山,更多时候是一种意象表达。

歌曲《南山南》创作背景

谈到《南山南》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时,马頔表示这首歌前后大概写了三年时间,所有这三年写过的东西,把它积累起来的时候,发现潜移默化的变成了一个故事,所以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这三年之间经历的所有事情的概括。而这首歌的曲子则来源于马頔日常练琴时随便哼的一个旋律,马頔将自己原来所写的契合这首曲子的词填上去之后,便成了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南山南》。

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这是祝寿的常用敬辞。“寿比南山”一词也是有其十分久远的历史渊源的。其出处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南山”有多种说法: 

一说南山指的是山东的云门山,因在城南,所以称作南山.另一说是指南岳衡山.还有一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秦岭终南山. 衡山,又称南岳,是我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衡山县.群峰巍峨,气势磅礴,72峰逶迤800里,贯穿7个县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古以五岳独秀风光好,历史悠久名气大,佛道并存影响广,中华寿岳众人仰著称于世.在这里,“衡山五岳独秀,名山南岳主寿”是家喻户晓的名句.自汉代起,衡山就被视为寿山.据载:

南岳对应星度28宿的轸星,轸星主管人的寿命,故南岳又称寿岳.寿比南山 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寿比南山一词,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其文如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南山:指秦岭终南山。寿比南山的解释是像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诗经》是先秦文学作品,产生于周代。“雅”是“正乐”,即 周王城乐。“于“风’’(地方乐)而言的。周都为镐(今陕西西安),因此《诗经》南山特指西安城南的终南山(俗称“南山”)

南山是指于重庆南山风景区。

重庆南山风景区位于重庆长江南岸,北起铜锣峡,南至金竹沟,包括汪山、黄山、袁山、蒋山、岱山、老君山、文峰山等数十座山峰。最高峰春天岭海拔681.5米,从渝中区隔江遥看,峰峦叠嶂,沿江列峙,林木联袂,郁郁苍苍,恰似一道拱卫山城的绿色屏障。

重庆南山风景区地理环境:

南山风景区位于重庆长江南岸,北起铜锣峡,南至金竹沟,汪山、黄山、袁山、蒋山、岱山、老君山、文峰山等数十座山峰临江拔地而起,与涂山寺、老君洞、大佛寺等古建筑相映生辉,点缀着山城重庆分外妖娆。

总面积约2500公顷,平均海拔400余米,最高峰春天岭海拔681.5米,从渝中区隔江遥看,峰峦叠嶂,沿江列峙,林木联袂,郁郁苍苍,恰似一道护卫山城的绿色屏障。

风景区内旅游资源积淀丰厚,山、水、林、泉、瀑、峡、花等,自然景观俱全;佛、道、基督、天主、伊斯兰教建筑,以及完整的“陪都”遗址群等,人文景观毕集。

庙观亭楼飘涉于层峦翠柏之巅,历代朝山信徒,留住斑斑足迹,弄笔骚客,遗下累累华章。

扩展资料:

重庆南山风景区景点:

1、南山植物园

南山植物园位于汪山之上,内有众多的名卉奇草,有上百个品种的杜鹃、一百余个品种的四川茶花,数十个品种的桂花,还有喜马拉雅山的雪松,东南亚的金鸡纳霜,日本的樱花,墨西哥的万寿菊,英国的桂花等品种的花卉。

2、重庆抗战遗址

景区中的黄山现亦被辟为游乐园地。

这里有重庆沦为陪都时兴建的各类别墅,堪称陪都别墅游览区。内有蒋介石的云岫别墅,宋美龄的松厅,马歇尔的草亭,美国顾问团住宿的莲青楼等。

3、涂山寺

涂山寺坐落在涂山之上,是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因寺内供有尊武祖师,因此又称为尊武寺。涂山寺庙龄悠久,年代悠久已不可考。

据查,西汉年间为禹王祠、涂后祠、庙宇供奉大禹与涂后的塑像。唐时,任忠州刺史的大诗人白居易曾写有《涂山寺独游》一诗,可见当时此寺已易名为涂山寺。

涂山寺中现有殿宇8重,房间100间,占地1万多平方米。主殿之内即供有释迦牟尼像,又供真武祖师像,第三层殿中则供有禹王、涂后像,立有“禹王治水碑”,可称是佛道和睦共处的庙院。

4、老君洞

所谓“三清”,系指居于三清天、三清境的三位尊神:即居于清微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亦称天宝君)、居于禹余天上清境的灵宝天尊(亦称太上道君)和居于大赤天太清境的道德天尊(亦称太上老君)。

此三神主三清天三仙境,为三洞教主。洞高4米许,宽7米许,深5米。龛之正面刻有"三清"像,左壁刻道君6身;右壁刻天尊220身。造像头戴莲瓣冠,背后毫光闪烁,与佛教造像规范同。

5、老龙洞

“老龙洞”窟为正方,长宽皆3米许,刻有石龙一躯,龙无角,身躯矫健,昂视长天,前二爪向上急攀岩顶,后爪攫地,势欲凌空,刀法粗犷、线条苍劲。布局构图精巧,雕刻手法或浅浮雕,或深浮雕,或镂空,立体感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南山风景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809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