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山门风景区有好玩的吗

四平山门风景区有好玩的吗,第1张

值不值得自己说了算,每个人的阅历都不一样的。如果是四平市内的,没事可以去一下,也可以当天来回,火车站前坐5路公交车很方便的。如果是外地的就算了,不值得。山门有个水库,可以划船,也有小山。亲近大自然,放松一下自己也不错。

地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交界的三门峡市,往东是古都洛阳,往西是古都长安,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境内的函谷关是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不仅如此,三门峡还是仰韶文化、虢国文化、道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三门峡孕育了数不尽的人文景观资源。其中,被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景点就有12处,每一处价值都不输5A景区,快来看看都有些啥宝贝?

1、仰韶村遗址

文物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地址: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

仰韶村遗址为三门峡首个纳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方,主要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堆积。最早发掘于1921年,曾出土了大量的、各时期的代表性文物器具。

2、虢国墓地

文物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地址: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一带

虢国墓地是周代诸侯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春秋时期大型邦国公墓,曾出土珍贵文物达一万多件。

3、宝轮寺塔

文物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地址: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故城东南部

宝轮寺塔始建于唐,重修于金大定十七年(即公元1177年),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也是我国现存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另外三处回音建筑分别是:北京天坛回音壁、山西普救寺的莺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

4、庙底沟遗址

文物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地址:三门峡市湖滨区陕州故城南部

庙底沟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遗址,于1956年被发掘,曾出土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陶器上千件,揭示了史前先民在此创造的灿烂文明,具有极高的价值。

5、鸿庆寺石窟

文物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地址:三门峡市义马市常村镇石佛村

鸿庆寺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原有6窟,现存4窟。根据文献记载和造像的雕刻风格,除第四窟为唐代作品外,其余三窟均为北魏时期作品。除佛龛造像之外,窟内还存有金、明、清重修之碑。

6、北阳平遗址

文物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地址:三门峡市灵宝市阳平镇北阳平村

北阳平遗址为新时期时代遗址遗存,发掘于1982年,曾发掘出5000年前后的仰韶时期的灰坑24个、西周灰坑3个、古墓葬5座、房子3座,以及各种陶片、石器、骨器数10万件,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

7、安国寺

文物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地址:三门峡市陕州区西李村乡

安国寺始建于隋朝末年,而后历代均有增建、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二殿、三殿、砖门楼、后大殿,基本为明清时期遗存。寺内还藏有碑碣数通,以及唐代经幢(残)等文物。

●三门峡热门景点:

1、黄帝陵

位于灵宝市阳平镇荆山脚下,距三门峡市区约80公里。相传黄帝战胜其他部落成为首领之后,在这里铸鼎立法,当法鼎铸成后,黄帝即骑龙升天。后人就将他遗下的衣靴埋藏于此,建立了黄帝衣冠冢,并建庙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初九,五湖四海的炎黄后人都来此共处一堂,祭祠始祖黄帝。

2、亚武山

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境内,是道教名山之一。亚武山风景区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主峰海拔 2156米,是河南省内最高峰。

亚武山山中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具有雄险奇秀的特点,相传,真武大帝出家之初,曾在此山修道。所以现在每年6月都举办大型的庙会活动。主要景观有南天门、玉皇殿、天一宫、云霄殿、进山门、玉锁关等。

3、仰韶文化遗址

位于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遗址文化层厚约 2米,最厚处达4米,自下而上分别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中期。

4、宝轮寺塔

位于陕州风景区内,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

此塔塔门南面,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高26.5米,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宝塔"的塔铭,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敛,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外轮廓呈抛物线型,用菱角牙子砖和迭涩砖层砌出塔檐,秀丽俊俏。

5、女郎山

位于灵宝市区西南11公里处,是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一块宝地。相传三姐妹逃婚上山,羽化成仙,呼风唤雨,普降甘霖,五谷丰登。百姓感恩,就在峰顶修建了"娘娘庙"。

6、黄帝铸鼎塬

位于灵宝市阳平镇,距三门峡市80公里。黄帝陵高300米,长5000米。岭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米的土堆,传为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

由于这里位于长安古道,函谷关和潼关两雄关之间,屡遭战火毁灭,但历代都曾进行过修复和重建。现已修复的主要遗迹有:献殿、始祖殿、长廊、墓冢、祀功柱、阙楼等,并铸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三尊大铜鼎。

7、虢国贵族墓地

位于三门峡市区北上村岭,总面积58万平方米,在经文物部门钻探的14万平方米内,共有各种贵族墓葬142座。其中,大中型墓葬19 座,车马坑12座,其它种类的祭祀坑50余座。在已发掘清理的9座墓葬中,有国君墓2座,太子墓1座,姬妃墓1座,车马坑2座。共出土铜、铁、玉、石、金、陶、木、皮革、麻布等九大类文物17000多件。其中出土的大型青铜礼器200余件,大部分铸有铭文。缀玉面罩被确认为春秋战国"瞑目"的祖型。玉组串饰为汉代金缕玉衣的前身。出土的八件甬钟是西周晚期墓葬发掘中唯一完整的一套。由十二件金器组成的黄金带饰为周代考古中所罕见。大量珍贵兵器,尤其是玉柄铜芯铁剑的出土,被确认为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它的发现将中国冶铁的年代上溯了一个多世纪,堪称"中华第一剑"。

8、渑池兵站

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小寨村。1938年11月经十八集团军司令朱德同志签署文件,委派刘向三与国民xx当局谈判后创办的我xx我军公开机构。

兵站驻地分三处:一处是紧临310国道的小寨村,设有兵站办公室、仓库、战士和家属住处、兵站秘密会议室;第二处在县城东关、现名海露大街93号的一所宅院里(即刘少奇渑池旧居);第三处在县城东关现名海露北街29号宅院里(即party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旧址)。

渑池兵站抗日战争时期为我xx我军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抗日前线运送了大批军需物资,扩送了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华北、华东、苏北等地的大批干部和进步学生,是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之一。1938年,xx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当时化名胡服)由延安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到渑池,于12月20日在渑池兵站召开了"party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会后还举办了两期xx训班,参加xx训班学习的同志有八十余人,刘少奇在xx训班上首次对xx内宣讲了其彪炳史册的政治名著《论Communistparty员的修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777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