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OS拉各斯和TEMA特马都是哪个国家的港口,属于哪条航线?

LAGOS拉各斯和TEMA特马都是哪个国家的港口,属于哪条航线?,第1张

拉各斯尼日利亚的首都,特马是加纳的第二大城市。

西非最现代化海港之一,港口有设备良好的深水码头,并设专用的石油、煤和渔业码头。年吞吐量800万吨,占全国进出口货运量的70-80%。渔业颇盛。伊凯贾国际航空站,为全国航行中心。铁路、公路通内地扎里亚、卡诺等城市。著名海滨疗养地、旅游中心。有拉各斯大学、国立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特马港口,加纳东南部港市。濒几内亚湾。在阿克拉东27公里,属首都直辖区。人口34.6万(1982)。阿科松博—特马动力工业区重要中心之一。有大型炼油、电解铝、炼钢厂以及汽车装配、水泥、卷烟、纺织、可可加工、罐头食品等工业。

港口1967年建成,为非洲最大深水人工港。面积200公顷,筑有5公里长的防波堤,有12个深水泊位,可泊吃水10米以上海轮16艘。输出大量可可豆、木材、锰矿砂、铝土矿等。渔业亦盛。铁路、公路通国内主要城镇。

1.

飞机脱离跑道,缓缓的穿过云层爬上太空,Lagos的跨海高架,高矮不一的小楼和红红绿绿的彩钢瓦屋顶逐渐浮现在眼前,映入眼帘,飞机继续爬行,熟悉和亲切的Lagos,又慢慢的渐行渐远。

话别四年之后再次来到Lagos,心中拥有太多的感慨。

拉各斯拥有2000万人口的非洲第一大人口城市,第一大港口城市,经济活跃指数和发展指数也是名列非洲前茅, 拉各斯之于尼日利亚,犹如上海之于中国,纽约之于美利坚。在整个国家和非洲有这举足轻重的位置。

拉各斯市是由6个岛和周围一部分大陆通过宽阔的高架铁桥连结成为一体的,市区以拉各斯岛为中心向东西两侧扩展,东连风景优美的EKO island和维多利亚岛,拉各斯全年阳光灿烂,滨海临湖,得尽水利,海风吹拂,近赤道而不酷热。棕榈婆娑,椰树摇曳,绿树成荫,青水泱泱,鱼鸥翱翔,一派 水乡 景色,被称为非洲 威尼斯 。

这里是商家必争之地,硝烟弥漫

这里聚集着世界各地的商人,十五世纪葡萄牙人在这里首次登陆,侵入土著人的生活,十八世纪由英国统治成为英国的殖民地,Lagos历来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贸易中心之一,要想做非洲市场,必定绕不过Lagos。

这里是非洲富商和非洲首富的栖息地,同时,也是周边各个小国(贝宁,多哥,加纳)艰苦国民讨生活和追逐梦想之地。

这里是世界人口最稠密和最繁忙的城市,却有着世界上最糟糕的道路状况,这里的基础设施自从英国人离开之后,就再难见到有什么新的楼宇和道路新建,每天不是堵车就是赶往堵车的路上,一般一天只能完成一份工作,其他时间都耗在了路上。

这里大部分人都闷声发着大财,更多的一部份人在这里小心翼翼过着小生活

这里像极了上海滩

多少英雄儿女

在这里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2.

拉各斯就像太上老君的大炼炉,只要你在这个炉里面待上一段时间,你必炼成三头六臂,金刚不败之身。

这里是一个真正的 jungle,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各种骗术层出不穷,这里的小黑很多已经炼成“人精”。

这里没有电,每天的电力供应不超过4,5个小时;每家都备着发电机,停电之后的万家灯火伴随着发电机噗呲噗呲的声音,反而更显得热闹;

这里没有自来水,每家屋顶上都放着一个水桶;

在这里见过太多人的潮起潮落,见过太多的人来人往,有多少人,多少次的发誓说,再也不来这个又爱又恨的糟糕地方,却一次又一次的返回到这个破地方,我也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根本谈不上阶层固化,更多是百废待兴,很多中国人在这里掘到第一桶金并发家致富,财富自由。也有一大批的聪明忠诚一点小黑,跟着中国人,两年前还是一个small boy,两年后摇身一变已是一个big boss。

当邓爷爷在祖国的南边画了一个圈的时候,尼日利亚已经是世界经济强国,在他们眼里,只有三个国家,美国第一,英国第二,尼日利亚第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过境迁,现在他们已不再关注世界排名。

3.

Lagos也是我的成长之地,我在这里才渐渐的学会懂点人情世故,学会认识了这个世界的狰狞面目,在这里才是真正的感觉到身在异国的孤独,在这里真正体会到活着就是幸福,在这里才是一个锤炼自己之地。

第一次来到拉各斯之前,大部分时间都在北非和亚太相对发达文明的国家工作,而且,生活的平台都由公司包办,我们被公司保护的像一个巨婴,接触的世界都是世界美好和平。

但是,

6年前,当我第一次来到拉各斯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深深恶意,

出关的各种无理小费,百般刁难,生活中各种交警,警察,移民局;生意上的工商检法税,个个都把你当着唐僧肉,都想吃你一口。

在这里经历了太多的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被坑,蒙,拐,骗,抢,绑,第一次进局子

我曾经说过

能在拉各斯开车,就能在全世界开车;

能在拉各斯生存,就能在全世界生存;

能在这里挣到钱,到哪里都能挣到钱;

这里就是一个世界的缩影,在这里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在这里,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

Written by WuQianlang

on the air from Lagos to Abuja

2017/7/9

end-

有用就打赏,喜欢就点赞

奥马鲁•穆萨•亚拉杜瓦(Umaru Yar'Adua) ,2007年4月当选,同年5月宣誓就职。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两边为绿色,中间为白色。绿色象征农业,白色象征和平与统一。

中心图案为盾徽。黑色盾面上绘有白色的“Y”型图案,黑色象征尼日利亚肥沃的土地,“Y”型图案象征流经该国的最大的河流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盾徽上端为舒展双翼的雄鹰,两侧各有一匹白色骏马,鹰和马象征尊严和力量。盾徽和白马立在鲜花点缀的草地上,下面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团结与信心,和平与进步”。

10月1日(1960年)

10月1日(1960年)

总统奥马鲁·穆萨·亚拉杜瓦(Umaru Yar'Adua) ,2007年4月当选,同年5月宣誓就职。

  面积92万多平方公里。尼位于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西同贝宁接壤,北与尼日尔交界,东北隔乍得湖与乍得相望,东和东南与喀麦隆毗连。海岸线长8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沿海为宽约80公里的带状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大部地区海拔200-500米;中部为尼日尔—贝努埃河谷地;北部豪萨兰高地超过全国面积面积1/4,平均海拔900米;东部边境为山地,西北和东北分别为索科托盆地和乍得湖湖西盆地。河流众多,尼日尔河及其支流贝努埃河为主要河流,尼日尔河在境内长14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气温为26~27℃。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人口1.4亿(2006年)。全国有250多个民族,其中主要的大部族有北部的豪萨-富拉尼族、西南部的约鲁巴族和东部的伊博族。尼主要民族语言有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居民中信奉伊斯兰教占50%,基督教占40%,其他占10%。

阿布贾(Abuja)。人口约300万(2005年)。首都原是南方海港拉各斯(lagos),1991年12月迁入内地城市阿布贾。平均最高气温为34至37℃,平均最低气温为20℃。

实行联邦制。设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1996年10月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全国划分为1个联邦首都区、36个州以及774个地方政府。36个州是: 阿比亚州、阿夸·伊博姆州、阿达玛瓦州、阿南布拉州、包奇州、贝努埃州、博尔诺州、十字河流州、三角州、埃多州、埃努古州、伊莫州、吉加瓦州、卡杜纳州、卡诺州、卡齐纳州、凯比州、科吉州、夸拉州、拉各斯州、尼日尔州、奥贡州、翁多州、奥逊州、沃约州、高原州、河流州、索科托州、塔拉巴州、约比州、贡贝州、纳萨拉瓦州、赞法拉州、埃邦伊州、埃基提州、巴耶尔萨州。

尼日利亚是非洲文明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著名的诺克、伊费和贝宁文化使尼日利亚享有非洲“文化摇篮”的美誉。公元8世纪扎格哈瓦(Zaghawa)游牧部落在乍得湖周围建立了卡奈姆-博尔努(Kanem-Bornu)帝国。14至16世纪,桑海帝国盛极一时。1472年葡萄牙入侵。16世纪中叶英国入侵。19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尼日利亚殖民地和保护国”。1947年英国批准尼日利亚新宪法,成立联邦政府。1954年尼日利亚联邦取得内部自治权。1960年10月1日宣布独立,并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963年10月1日成立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独立后多次发生军事政变,长期由军人执政。1993年11月以阿巴查为首的军政府接管政权,组成临时领导委员会和联邦执行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1998年6月8日阿巴查猝死,9日国防参谋长阿布巴卡尔接任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确定1999年5月29日向民选政府交权。在1999年2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人民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家元首奥巴桑乔当选第四共和国总统,并于5月29日就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752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