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有什么好玩的吗

浙江天台有什么好玩的吗,第1张

赤城景区

距县城和国清寺均为2公里,景区面积1.3平方公里。赤城山,又称烧山,是水成岩剥蚀残余的一座孤山,“不与众山同一色,敢于平地拔千仞”。因其山赤,石屏列如城而得名,是天台山中惟一的丹霞地貌景观。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云雾缭绕山腰,霞光笼罩,光彩夺目。元邑人曹文晦形容为:“赤城霞起建高标,万丈红光映碧寥。美人不卷锦秀缎,仙翁泻下丹砂瓢。”故有“赤城栖霞”之称。

景点门票:15元

交通信息:公交车7路

华顶国家森林公园

华顶景区位于县城北25公里,景区面积7.5平方公里。是天台山的主峰,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1098米。华顶山状如莲花的花心,四周群山向而拱之、层层相裹、形似花瓢,华顶正当花之顶,故名华顶。唐时,李白登临华顶山,挥毫写下了“天台晓望”的旷世诗作,高吟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并在山上结庐潜读。

沿着宛蜒的公路登上华顶最高峰,这是一处上万平方米的空旷地,这里曾是陈隋之际的智者大师求拜(楞严经)的地方,故名拜经台。可眺东海、北瞻钱塘、西望括苍、南招雁荡。常年晓雾岚烟,白云缭绕,云气氤氲盘结,又有华顶归云之称。

华顶山文物古迹遍布。峰下华顶寺建于晋天福元年(936),至今香火鼎盛,游人如云,西南黄经洞曾是书圣王羲之求师白云先生裂帛书写黄庭经的地方,在如今的避暑山庄附近的“右军墨池”,是王羲之苦练永字八法洗笔之处。华顶寺后,有一广袤的葛仙茶圃,是三国吴时高道葛玄手植茶圃所在。

景点门票:40元

交通信息:汽车北站有班车前往

 

 济公故居

济公故居位于浙江天台古城北门外永宁村石墙头,是济公“活佛”的出生地,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景点。

济公俗名李修缘(又作修元、心远),生于南宋,系宋真宗驸马李遵勖裔孙。李家世代仕宦,为官清正,积善崇佛,乃台邑名门望族。济公长成于赭溪畔,攻读于赤城山。弱冠之年皈依佛门,先入国清寺,受具足戒于西湖灵隐,后至净慈寺。其性介而洁,其行狂而疏,扶危济困,抑恶扬善,诗酒翰墨,隽永超诣,异行神迹,蜚声宇内,时人称之“济颠”。

龙穿峡

景区地处天台县城西北部白鹤镇,距上三线高速公路出口仅8公里,距天台县城18公里,台州市区107公里,距宁波市142公里,交通便捷。景区融山水、峡谷、飞瀑、洞泉、名木、花草、鸟兽为一体,以峰险、壁绝、洞奇、雾幻为主打特色。龙穿峡风景区经八瀑一湖自然景观为构架,道教文化为精髓,霞客文化为指引,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浏览。

龙穿峡风景区分为十大景区,台岳春秋、秀溪观瀑、五泄流泉、太白临风、游龙戏凤、龙穿破壁、石门叩关、天池浴翠、空谷鸟鸣和三峡探险。台岳春秋景区包括入口大门,游客中心,龙川飞渡廊、台岳文化长廊,让你一步踏入文化廊,走进千年天台史。秀溪观瀑区一桥、一湖、一亭、一瀑和谐自然,恍若天成,桥粗旷纯朴、野趣漾然秀湖水清澈见底,一群群石斑鱼就象湖中的精灵,司马瀑更是气势非凡,溪水流经峡谷陡遇悬崖,跌落入醉池,回旋澎湃后由前面一处裂口冲出,洋洋洒洒从80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啸而下,飞珠溅玉,晶莹剔透。

 

 

琼台仙谷

琼台仙谷在县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是典型的花岗岩峡谷景区,素有小黄山之誉。沿峡谷北行,山崖对峙,奇峰纷呈,绿水碧潭,飞瀑流泉,渐行渐高,越入越奇。八仙湖之清秀,双阙峰之雄奇,悬空廊之精巧,龙潭瀑之壮美,跨鹤台之孤耸,通天栈道之俊俏等等美景,均让游人流连忘返。

景点门票:60元

交通信息:公交车8路

 

 石梁景区

位于县城北20公里的石桥山中,景区面积6.5平方公里,石梁飞瀑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沿入口处向下即进入了金溪翠谷之中,顺溪上行,山峦滴翠,古木参天,怪石遍布,奇峰突兀,是一处步移景异、触目皆成景的绝佳胜地。

景点门票:60元

交通信息:汽车北站有班车前往

 

 天湖景区

天湖景区位于城西2公里处,距上三高速天台出口3公里。天湖景区集人文、聚山水于一体,是台州旅游、度假、会议、拓展训练的胜地。

天湖景区“奇岩耸峙”,景区内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观音岩、济公岩、猿啸岩、如来佛掌、熊猫戏龟、石羊拜佛、神雀饮瀑、古猿祈天等尽显奇、怪、雄、灵的特点。

 

 

寒山湖景区寒山湖,因寒山子曾在此徜徉而得名,东距天台县城32公里。景区面积8.9平方公里,湖面9600亩,是西湖的6倍。有港湾37个,岛屿9个,风光如画,是天台山风景名胜区中难得的大面积水上活动区。湖中小岛有的如“三狮抢球”,有的如“鹤立双峰”,有的如“雄狮伏地”,有的如盆景小品。那溪下周村的前门山“落山虎”,大半被水淹没,竟变成“鲤鱼头”,山民风趣地说:“虎也适应生态环境,变成鲤鱼了!”四周山峰起伏,竹翠林茂,鸟语花香。北岸芦峰,因汉末高道葛玄在此植芦而得名。南岸石门岭上有一根石笋,遭受过雷击,被称为“天打岩”,其形跟巫山神女峰有些相似。

九遮山

九遮山位于天台县城西南37公里处,在明岩东南面。这里山奇水曲,扑朔迷离,古树古桥古洞古道比比皆是,因地处深山岙,与外界交往少,民风淳朴而敦厚,有天台“武陵源”之称。 “九遮山”是因为从遮山口开始,至东江村这一段近5公里的沿溪山路,有九座山峦迎面而立,构成了九处遮挡而得名。每一“遮”都有像形的山崖,从第一遮至第九遮,依次为:“苍龙吐舌”、“鲤鱼化龙”、“挂壁狮子”、“明月初升”、“双鹰舞翼”、“独龙嬉滩”、“猛虎下山”、“龟蛇互玩”、“黄龙背印”。这些景物名实相符,越看越像。亚父庙,在九遮山中部,当地人称仙皇殿,每年都举行庙会。庙内奉范增塑像。天柱峰,四周山形奇异,有的像雄狮长啸,有的如巨龙腾空,有的似剑戟刺空。奇峰之下,阡陌纵横,流水潺潺,古道蜿蜒,秀竹扶疏,一派田园风光。

万年寺、万马渡景区

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景区面积5.5平方公里。桐坑溪在万年寺南,区内峡谷深邃,危岩耸立,清流碧涧,飞泻其间,景色清幽绮丽。桐坑溪系集桐坑诸溪之水,筑坝拦截而成的人工水库,坝体由块石筑成双曲薄体拱坝,坚固轻巧,造型美观,融人工美和自然美于一体,素为国内外水利人员参观考察之地。桐坑溪水库现为开发中的秀溪景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桃源春晓

位于天台县城西北13公里的桃源坑中,景区面积3平方公里。桃源是一处富有神奇色彩的地方,相传东汉时剡县农民刘晨、阮肇来此采药,迷路断食,摘桃充饥,在桃溪边遇见二位仙女,偕至洞府,结为伉丽。平日以对弈为乐。半年后思乡心切,二女相送出溪口,返家一看,竟已历七世。后来两人再度来山,终于修仙上天。这个故事,始见于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的《幽明录》。其初当有所本,后经傅益,衍为仙话。

明岩、寒岩

位于县城西30公里,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寒岩因唐代诗僧寒山子在此隐居70多年而得名。寒岩洞平坦宏大,洞壁有“寒岩洞天” “小清凉”等石刻。洞前有晏坐石,传为当年寒山、拾得、丰干游憩行吟处。洞左岩壁奇险,有瀑下洒,当夕阳西照之时,潭水反射,映诸岩屏,色彩绚丽多姿, “寒岩夕照”之名即来源于此。洞两侧有石似蛇龟头,卓然而立,高约丈余。附近的鹊桥、月亮岩、龙顶洞等景象都以幽奇著称。

塔头—高明—螺溪钓艇

位于县城北10公里,景区面积5.1平方公里,由智者塔院、高明寺及螺溪钓艇三处组成。

 

 

铜壶滴漏

石梁东行3.5公里,有一因地层裂陷而成的腹大口小的壶形瀑布,壶高15米,径达7米,壶壁岩石光滑,呈古铜色。瀑水泻落壶中,回旋打转,然后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之滴水,故名“铜壶滴漏”。

浙江天台山的琼台仙谷景区是可以开车到山顶的。

浙江天台山的琼台仙谷有2个入口,一个是下方水库边的入口,这里有班车到达,游客一般是从这个口进入景点,游览一圈以后原路返程。还有1个入口是在浙江天台山的琼台的上方,从山顶往下走。

但是这个方式有个问题,一般只有包车和自驾车可以到上方的景区门口,如果是自驾车的话,下了山以后就没法取车了……包车的话可以和司机师傅商量好接送时间和地点。所以最好还是包车或者从下方进去呢。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当然只闻涧声,不见泉影——夜宿天台宾馆,那哗啦啦的声响萦绕在了梦里,时而沉闷,时而激越,时而恍惚,时而清醒。以为是雨声,忧愁明天如何登山呢!却又对天台山的叠泉飞瀑多了几分期待与想象。早上起床,透过窗子一看,院中的小池子里涟漪轻漾,锦鳞游泳,原来是墙外的山涧里泉水奔流而下,泠泠作响。出门环顾,湿漉漉的山,湿漉漉的天,黑压压的云层拧得出水来,绿阴阴的山林蒸腾出烟雾来,云和雾将天与地连接在了一起,这混沌的世界像是成了桃源仙境,人也似得了几分仙风道骨。天台山,就在这迷蒙烟雨中让我们多了一份诗意的期待。

“五岳归来不看山,琼台归来不看谷。”冲着这一盛名,又逢着雨雾之日,游天台山的首选景点自是琼台仙谷。雨渐止,车行上山,一会儿便见一清浅的水库,湖旁一峰壁立,上书“琼台仙谷”四个大字,乍看都不觉得风景有异。可到底是仙谷,有着别有洞天之妙。进景区,穿过一个山洞,昏暗中步行三四十米,一出洞便听得哗然作响,一条玲珑飞瀑闪入眼帘,宛若一位含苞欲放的少女,身材纤瘦,体态轻盈,肌肤晶亮,嗓音婉转,惹人怜爱。

不过十多步,又钻入了山洞,前行二十多米,出洞口则飘起了雨丝,思量着天气怎么变得这么快。此时,耳朵里塞满了轰鸣声,眼前则挂着一道二十多米宽的瀑布,奔腾而下,直泻四十多米深的水库,水花四起飘成了雨丝。再细细端详,瀑布上有廊桥,行人走过,可亲近一下狂野的瀑布。原来这是天台桐柏抽水蓄能电站,虽是人造景观,却照样气势磅礴,与之前的“少女飞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眼前这道大瀑布是位刚强的汉子,身如泰山,目如霜剑,声如洪钟,让人敬畏。

这般的开篇,观其景,让人想起了《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然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怎比这琼台仙谷的气势,那样的慑人心魄;听其声,又让人想起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那段宏大的引子,乐队号角般的强奏、庄严恢弘的弦乐、钢琴洪亮的和弦,演绎着壮丽宽广的主题,让人惊喜于人生从此别开生面。可音乐家的奇妙乐思又如何比得上这两道瀑布的自然交响,如此的动人心弦。

激越的引子过后,仿佛进入了柔板乐章,眼前的风景开阔了,心情也放松了,顺着平坦的栈道,悠哉游哉,细观深峡平湖,静听鸟鸣啁啾,春天的气息沁入了心田。夹岸高山耸立,青翠一片,偶见紫色小花,簇簇争艳,点缀得山色更富生气了。湖水碧绿,几只鹅缓缓游过,白毛红掌,拨动得水影亦具性灵了。岸边一块山石上,书写着“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选自晋代孙绰的《游天台山赋》,不禁颇有同感:如今的灵溪,截成一湖翠黛,倒映两岸青山,愈见让人倾心了,真想一濯而融入这片葱郁清秀的风景。

呆立的山石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神鹰戏龟、仙翁采药、神女抱子……举目凝视,在高高的峰顶处展开无尽的想象,即使一时半会领会不了他人的描绘,也会着迷于青山秀峰的神奇。湖中浅滩处,乱石堆积。三块耸立的条石,被人想象成了“济公抢新娘”的场景,来源于杭州飞来峰的传说:济公为救村民而抢新娘,人们追出来的同时,一座山峰压扁了村庄……天台是济公故里,人们喜欢济公,更喜欢济公的传说,难怪这么普通的石头也被讲解成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勾连出一丝脉脉的温情。

两岸青山又合拢来,湖还原成了灵溪,游程进入了快板乐章,呈回旋曲式——我们拾级漫步,顺着这条山涧盘旋,倾听时远时近时张时弛的泉瀑声。高声欢歌的是数段瀑布,也是这条灵溪的主题音乐,总会轰隆隆闷雷般地先声夺人,勾起游人的向往之情,然后是路转溪头忽见,震耳欲聋的声响衬起一条白练,惊起一片喝彩。浅吟低唱的是涧底清泉,在横躺竖卧的山石中穿流,湍急处激起一片片白色的水花,若情人间喁喁私语,听不清楚说些什么,却感动于那亲密的瞬间。

灵动的不只是飞瀑流泉,更有那静止不动的奇峰异石。看那涧底顽石,形似水牛,回首张望,屹立溪流中;水中巨石,状如神龟,缩头藏身,静卧雨帘下。更妙的是八仙台——矗立溪流中的一块平坦巨石,台上黑白卵石砌成“太极阴阳图”,四周立有八块石头,神似八仙峰,一一对应高处八座云雾缭绕的山峰。八峰环峙紫阳峰,好似八仙正在为道教南宗创立者紫阳真人张伯端传道。

叹为观止的还有先人留下的建筑,旁有“悬空廊”,前有望仙桥,平添了一份古韵。那“悬空廊”,只一侧接于崖壁,不见一根立柱,凌空而架,飞檐屋盖如浮云飘依;望仙桥则是一座石拱桥,如飞虹贯通两侧陡坡,跨越深涧急流,不禁疑为仙人造化,留下了这两处神奇的古迹。伫立在八仙台,止步于望仙桥,四望青山,于轻烟淡雾中冥想八仙会聚,驰骋千年时空,恍惚间自己也飘飞于这片灵动的风景中了。

隆隆的瀑布声远远地传来,似千军呐喊,似万马奔腾,逼近一颗欢跳的心。快步穿过一山洞,龙潭瀑布豁然呈现在眼前,白练倒悬,雨丝飘飞,水花乱舞,氤氲出一股仙气,烘托着银龙下深潭。“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据说,唐代崔山人善画浙江天台山百丈崖瀑布。李白闻名后,欣然作这首《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乞崔山人赠画。

白居易亦作诗,反以天台飞瀑喻缭绫:“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诗仙太白以诗索画,无非想把百丈崖瀑布带回家,好时时观赏;诗王乐天咏缭绫,别出心裁以瀑布相喻,可见这天台山的月夜飞瀑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琼台仙谷汇聚了奇险的山、圣洁的水,如何能忘?我们也是,游仙谷如同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置身于灵山秀水,荡涤了尘思俗虑,沾满了霭霭仙气,心纯净了,人精神了,前行的脚步轻盈了。

江南梦——琼台仙谷

图文:木 火

#天台# #天台山# #爱在天台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30724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