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文峰塔历史

wav格式2023-03-12  38

1.文峰塔的历史

文峰塔建于二百多年前,其名何为“文峰”可从底层的一幅“此地登临宜饮酒,谁人兴起早题名”的对联可以看出。

塔在中国的出现,可追溯至佛教传入的东汉时期。它最早用于存放僧侣的“舍利”、遗骸或遗物,供奉佛像或经卷。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赋予它超越佛教范畴的人文魅力。许多普通的塔,因承载了浓郁的文化而声名远播,如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杭州西子湖畔的雷峰塔。

据查,文峰塔也称“文风塔”、“文笔塔”、“风水塔”等,是14世纪以来道教风水学说与封建科考制度双重作用下的产物。修建文峰塔,意在“补山水之形胜,助文风之盛兴”,是标志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建筑。

文峰塔由塔河向前三等大户集资所建,塔河与附近的南坝、昆池等乡镇是历来注重文化的地方,昆池曾有建于清同治年间的“陶成书院”,距今150多年的历史,稍近一点的南坝也有“私立精英中学”,塔河再出现文峰塔那就再自然不过了。据说文峰塔的修建,还有一些来历。

文峰塔周围近有鹿子山、大成寨,远有五龙观山、文山,群峰耸立,玉树环抱。据说这文峰塔的来历正与这些山有关。

文峰塔脚下是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小河即“塔河”,其势蜿蜒,注入南坝与塔河交界的前河主流,而稍远的五龙观临水而立,因其中有五条恶龙而得名,相传五条恶龙日夜作怪,前河水翻波涌浪形成倒流之势,从主流灌入文峰塔脚下的小河,加之小河一带的塔河乡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河水一来,便房屋倒坍,民田毁坏,鸡犬不宁,百姓苦不堪言。但黄天厚土,热恋家乡的百姓竟没有一个搬走,人们只期待有朝一日上天长眼。

说来也怪,塔河一孟姓乡民某夜忽梦见一白发高人,领其沿文峰塔下小河一路走去,经过鹿子山,再至五龙观,高人笑吟吟道“在此二处可建一观一庙,保你平安”,说毕,孟姓乡民猛醒。第二日,这乡民便将此梦说与乡亲,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五龙山上“五龙观”与鹿子山上“圣水寺”应运而生。

当年风调雨顺,百事无忧,圣水寺中还冒出一股圣水,现已开发成矿泉水产品。 塔河百姓自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但这好日子总像缺了点什么。

某一日,有个懂文化的乡绅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如今这国运倒还昌隆,但家乡的文化却不怎么兴盛。”人们一听:“对呀,尤其是人见人羡的状元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于是人们便苦思冥想如何在这文化上翻身,可这苦恼一直压了塔河的百姓很多年仍没有人状元及弟,甚至连个举人也没有。 某一日,塔河不知从哪来了个穿着破烂的老道人,背了一背篼的毛笔叫卖,说只要乡亲们买完他身上的笔,便可帮助解决一切疑难杂症。

乡民们一想这笔与文化有关,说不定这就是哪儿来的高人来指点迷津,于是文笔被抢购一空,于是这老道人便有了说法。老道人看看塔河周围的群山,又指指对面尤其巍峨的文山叹道:“就是此山作怪!挡住了这里的文风,以致文风衰颓,士不及第。”

然后老道人又看看一马平川的塔河以及高高凸起的大成寨:“这盆地是条船,大成寨是船头,快倾覆了!如有一根桅杆将其浮出山川自然就好了。”于是文峰塔在向前三等大户的集资下应运而生,塔河亦日渐昌隆,之后诞生了向守志将军等名人,现在也涌现出北大清华学子。

历经沧桑的文峰塔如今已是宣汉县著名文物景点,但遗憾的是记载寥寥,少有人文关怀。笔者近期再次踏访,其周围垃圾遍地,杂草丛生,塔内柴草堆积,一些烧香拜佛者将塔身更是弄得黑迹斑斑。

达州的塔文化很少,为了不至于让历史留下遗憾,我们现在可以为它做些什么呢?其一,可以挖掘它的历史资源,补充文字说明,甚至可以在产品上借势大打“文峰”牌。其二,可以文峰塔为中心建一座文峰公园,栽种花草树木,建些亭台楼阁,以增加市民户外活动场所,加之附近的南坝有天然气化工厂,如果公园打造得好,可以借以声名远播。

其三,大力保护这一文化标志,严禁游人乱刻乱画、乱倒垃圾、乱放柴草,及时修缮。

2.文峰塔的历史辉煌

文峰塔(又名天宁寺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至今已千年有余。

虽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炮火考验,至今依然屹立,巍峨壮观。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

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为国内外所罕见。文峰塔高38.65米,周长40米,壁厚2.5米,五层八面。

七层莲花座下依平台,卜承塔身。塔顶为高10米的塔刹,宽敞的塔顶平台可容纳200余人。

这种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再加上塔身下部8根盘龙柱之间极其精美的佛教故事浮雕,无怪乎历代名人贤士登临后赞叹有加。

塔西有湖,一桥居中。临塔观湖,似见虹卧碧水;当桥望塔,影如梦笔生华。

若干文峰立交桥东眺,或有佛光普照、紫气东来之意。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圈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

塔坐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塔身底层的四正面有雕塑精致的园券门,门顶用砖雕刻有二龙戏珠。

塔均为砖木结构,以砖砌为主,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立于莲花座之上。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园券门和佛画故事砖雕,其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3.文峰塔的历史你知道吗

河南安阳文峰塔

文峰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塔,位于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建于后周文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因塔建于天宁寺内,故原名天宁寺塔。172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新修建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

八龙冢位于许昌城北2公里陈庄村西,为东汉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荀淑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均为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名士,人称八龙。如荀爽,十二岁通晓《春秋》,自布衣始,九十五天官至“三公”。荀淑侄子荀昙的孙子荀攸是曹操的谋士,曹操称赞他“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荀 是荀淑的孙子,济南相荀绲之子,曹操的重要谋士,官至尚书令。传说荀淑死后,八子在冢顶各植柏一株,故称八柏冢,冢西北有散冢八个为八子葬处,时旷年久,八冢已为平地。八龙冢呈圆形,高约5米,周长约100米。

那么文峰塔到底独特在何处呢?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的逐渐缩小,而文峰塔之独特,在于其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为国内外所罕见。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塔身有五层重据,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

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其他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我们再来看一下八根龙柱之间的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

西南角的这幅是释迦佛说法像。

西面的这幅就是悉达多太子,即释迦佛诞生的图像。

西北角这幅雪册苦行修定像。

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

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

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架像。

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

可以看到图里的人物已经明显中国化了,人物的线描画法也完全是中原式的,说明释迎牟尼这位西方的圣人那个时期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而且,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从这些图像可以看出当时的浮雕工艺已经非常精湛,也可以感觉到那个时期佛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向往美好、和平的心情。

进入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上到塔顶。由于楼梯向上越来越陡,现在来到塔顶平台,可以看到塔顶正中耸立着的是一座高达10米的宝瓶状塔刹,与北京北海的白塔塔刹极为相似。塔顶四周为l米多高的女儿墙,平台可容纳200余人。从塔顶向四周看,可以看到古城安阳的全貌。明朝时期我们这里被称为彰德府城,周长9里l13步,大小街道90多条,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有9府18巷72胡同之说。现在,文峰塔所在的行政区叫做文峰区。

为了改造旧城区,安阳市 *** 实施了五路一桥工程,对路面进行了美化、亮化,文峰塔周围的这条环形道路--文峰大道,就是其中的一条,它是为了保护文峰塔,维持安阳古城原貌而专门设计的。这条路周围的新建筑群,包括路灯也都是仿古代的,为古城又添了一道舰丽的风景。

1997年,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诗人赵朴初先生游览文峰塔后挥毫赋诗:"层伞高擎窣堵波,沤河塔影胜洹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4.文峰塔来历

文峰塔在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始建。宋、元、明、清均经重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为塔门楣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故又名文峰塔。

民国十八年(1929年),复修时改为七层。1964年,安阳市人民 *** 又进行了较大的修整。2001年,恢复部分建筑。

扩展资料:

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

塔身有五层重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塔刹属藏式喇嘛塔,为清代砌筑。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圈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座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塔身底层的四正面有雕塑精致的园券门,门顶用砖雕刻有二龙戏珠。塔均为砖木结构,以砖砌为主,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立于莲花座之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峰塔

5.文峰塔的历史来源

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

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塔身有五层重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 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寺原建于隋仁寿(601-604)年间,塔修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元、明、清三代都曾重修此塔。 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当时任彰德(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主持重新修葺天宁寺和塔。

解放以后,人民 *** 进行两次整修,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安阳天宁寺文峰塔就是典型的佛塔。

七层莲花座下依平台,卜承塔身。塔顶为高10米的塔刹,宽敞的塔顶平台可容纳200余人。

这种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再加上塔身下部8根盘龙柱之间极其精美的佛教故事浮雕,无怪乎历代名人贤士登临后赞叹有加。

塔西有湖,一桥居中。临塔观湖,似见虹卧碧水;当桥望塔,影如梦笔生华。

若于文峰立交桥东眺,或有佛光普照、紫气东来之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峰塔。

6.文峰塔的历史你知道吗

河南安阳文峰塔 文峰塔是一座非常独特的塔,位于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建于后周文顺二年(952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因塔建于天宁寺内,故原名天宁寺塔。172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彰德知府黄邦宁主持重新修建天宁寺和塔。

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 八龙冢位于许昌城北2公里陈庄村西,为东汉末期朗陵侯相荀淑墓冢。

荀淑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均为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名士,人称八龙。如荀爽,十二岁通晓《春秋》,自布衣始,九十五天官至“三公”。

荀淑侄子荀昙的孙子荀攸是曹操的谋士,曹操称赞他“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荀 是荀淑的孙子,济南相荀绲之子,曹操的重要谋士,官至尚书令。

传说荀淑死后,八子在冢顶各植柏一株,故称八柏冢,冢西北有散冢八个为八子葬处,时旷年久,八冢已为平地。八龙冢呈圆形,高约5米,周长约100米。

那么文峰塔到底独特在何处呢?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的逐渐缩小,而文峰塔之独特,在于其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为国内外所罕见。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

塔身有五层重据,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

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其他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

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我们再来看一下八根龙柱之间的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

西南角的这幅是释迦佛说法像。 西面的这幅就是悉达多太子,即释迦佛诞生的图像。

西北角这幅雪册苦行修定像。 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

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 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架像。

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 可以看到图里的人物已经明显中国化了,人物的线描画法也完全是中原式的,说明释迎牟尼这位西方的圣人那个时期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

而且,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从这些图像可以看出当时的浮雕工艺已经非常精湛,也可以感觉到那个时期佛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向往美好、和平的心情。

进入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上到塔顶。由于楼梯向上越来越陡,现在来到塔顶平台,可以看到塔顶正中耸立着的是一座高达10米的宝瓶状塔刹,与北京北海的白塔塔刹极为相似。

塔顶四周为l米多高的女儿墙,平台可容纳200余人。从塔顶向四周看,可以看到古城安阳的全貌。

明朝时期我们这里被称为彰德府城,周长9里l13步,大小街道90多条,纵横交错,密如蛛网,有9府18巷72胡同之说。现在,文峰塔所在的行政区叫做文峰区。

为了改造旧城区,安阳市 *** 实施了五路一桥工程,对路面进行了美化、亮化,文峰塔周围的这条环形道路--文峰大道,就是其中的一条,它是为了保护文峰塔,维持安阳古城原貌而专门设计的。这条路周围的新建筑群,包括路灯也都是仿古代的,为古城又添了一道舰丽的风景。

1997年,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诗人赵朴初先生游览文峰塔后挥毫赋诗:"层伞高擎窣堵波,沤河塔影胜洹河。更惊雕像多殊妙,不负平生一瞬过。

7.阜阳文峰塔的历史与故事

阜阳文峰塔位于安徽阜阳市中心干道颍州路文峰公园内(文峰公园因此得名)。

据史志记载,因奎星楼不高,文星不太显露,所以当地文风不振,功名不多。

康熙三十五年(1696)于此建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此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高31.8米。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

文峰塔与奎星楼,都建在城之东南方,即巽方。《山海经图赞》说:“地亏巽维,天缺乾角”。阜阳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洼,据《颍州志》记载:堪舆学家认为东南洼而地轻,地气外溢而难出人才,须建塔以镇之。《易·巽》说巽象风:“随风,巽”。疏去:“风既相随,无物不顺”。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

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祈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总之,这类塔属于旧时所谓风水塔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塔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基本构造大体相同,一般有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四个部分构成。佛教舍利塔一般都建有地宫,以便埋藏舍利和供奉物品;塔基是塔的基础,塔身是塔的主体部分,塔的种类也是通过塔身的形制来区别划分的。塔身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塔身的层数多为单数(如一、三、五、七、九……);塔刹是塔身顶部的相轮等饰物,“刹”是梵文的音译。古塔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体可分为木、砖石、金属、琉璃等几种。

洛阳文峰塔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四方形,高约3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用方形青石砌成,每边长6.8米,高3.3米,塔基和塔身之间嵌有铸铁,以保持整座塔的牢固性。塔身九层,通体用青砖砌成,从第一层至第九层逐层递缩,最高层每边长3米。一至八层向北各开一弧形拱门,可向外望,门上皆有题额;第九层则四面各开一弧形拱门。塔刹已被毁。一层拱门两侧原有对联一副,字迹依稀可辨,右侧为-——楼上风云通北斗,左侧为-——楹苑桃李接东壁(东壁星传说是掌管文章的星宿)。

文峰塔总结了唐宋以来各种砖塔结构形式的优点。塔身外壁用砖砌筑,塔的中央又砌筑一个砖塔心;每层之间建有木质楼板和木质楼梯,可盘旋而上,后楼板、木梯毁于战火。为什么叫文峰塔?原来在塔内第一层供有文昌,第二层供有魁星。文昌,又称文昌帝君、文曲星,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旧时多为读书人所崇祀。魁星,即“奎星”,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有“魁星点状元”之说。古人建造此塔有“祈福赐恩”、“益国安民”、企盼洛阳文化繁荣、多出人才之意。

文峰塔是洛阳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人们登临塔顶,除有“危楼高百尺,上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慨叹外,更多的是纵目河洛大地的壮丽景色。为保护古塔,今塔门已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716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