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指哪三山

商业房2023-03-12  24

三山一般指旅游胜地黄山、庐山、雁荡山。

最早的“三山”记载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当时徐福向秦始皇报告说,东海上有三座仙山,分别是蓬莱山,方丈山,瀛洲山,后来这三座山就被称为“三山”。但是我们知道,这三座山都是传说,并没有真实存在,在秦汉时期,统治重心在北方地区,随着魏晋南北朝开始对南方的开发,五岳这五个集中在北方的山就不太能代表中华名山了。

因此后来我们从南方重新挑选了三座山,取代了之前的三座仙山,成为了现实存在的“三山”,这三座山,一座是位于安徽的黄山,一座是位于江西的庐山,一座是位于浙江的雁荡山。

三山介绍:

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这里的四大特色,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海内外,家喻户晓的黄山迎客松,曾经是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的风景画,黄山的名字也并不简单,传说黄帝曾在这座山上炼丹,顾问得名黄山。

庐山位于江西九江,自古以来庐山就以其险峻和瀑布闻名于世,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来到庐山留下自己的足迹,包括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名人,都曾对庐山发出了由衷赞叹,天下奇秀,莫过于此。

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它被誉为“东南第一山”,每年秋天都有大量的秋雁在雁荡山主峰栖息,云蒸霞蔚,雁鸟齐飞,令人震撼,雁荡山同时也是开山凿胜的名山,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唐宋年间,雁荡山上建造了18座寺庙,10座寺院,16座亭台,迄今依然香火鼎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山

1、广为流传的三山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然而,另有一说为: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四川峨嵋山。现今大部分人提及的是第一种说法,因为峨眉山本身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一般不把它重复列为三山之一。

2、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美称。为道教圣地,遗址遗迹众多,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李白等大诗人在此留下了壮美诗篇。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奇。黄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生态保护完好,动植物众多。

3、庐山(Mount. Lu)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濒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历代题诗极多,李白《望庐山瀑布》尤为著名。

4、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近人以景观区位,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三山,有三种说法:

(1)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昆仑山脉(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脉(西王母娘居庭、女娲炼石补天);

(2)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

(3)今人所喜欢的三座旅游名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三山五岳遍布华夏大地,或绵延千里,或高耸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险峻。其中三山是华夏远古传说之地;五岳是中华文化的兴盛之地。

扩展资料

雁荡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近人以景观区位,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 ,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

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郁达夫、郭沫若、邓拓、舒婷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715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