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都哪里有学拉丁舞的地方


吴江区七都镇天浪艺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18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吴江区七都镇天浪艺术培训中心,是一家以从事教育为主的企业。主要经营乐器培训、舞蹈培训、书法培训、美术培训、语言培训、写作培训、乐器销售、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在七都学拉丁舞推荐去这里。

这是个耐人寻味的小岛。

七都是鹿城区一个海岛镇,与温州市区仅一江之隔,常住人口9000多人,海外华侨15000多人,是著名的侨乡。

收入靠外汇:岛上人均年收入不高,才6166元(2004年统计数据),但是生活水平却不低,来自海外的汇款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支柱。

没有ATM:除了农村信用社,中国银行是岛上唯一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该行唯一的ATM取款机因为几个月都无人问津被撤销。银行工作人员对此的解释是:要说服岛上几乎以文盲为主体的老人使用银行卡,实在太难了!

拿着外币换日用品:有一种说法,看不懂报纸和电视的老太婆,对欧元及美元的汇率却相当熟悉,手头没有零钱时就拿欧元换鸡蛋,1欧元大概换15个本地鸡蛋。岛上通用的外币以美元、欧元和加元为主,以前还有里拉、法郎、荷兰盾……

暑假比春节热闹:因为没有绿卡,往来不自由,所以,许多大人无法回家过年。倒是每年暑假,有许多孩子从国外回来度夏令营。也许“过年回家”这四个字对这些孩子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对他们的父母而言,却是心中难舍的梦。

2005年12月28日,投资4亿多元的温州七都大桥破土动工,据了解,这是温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市政公用桥梁。这一事件,再次勾起了老百姓对七都岛的关注。近距离观察这个号称“温州小岛联合国”的侨乡,许多七都人的海外移民故事随之鲜活了起来。

普通温州市民对七都的了解,似乎都在每年台风来袭前夕,新闻中关于岛上居民安全疏散的报道。其实,除了易遭台风侵袭之外,它还是温州唯一一个岛上侨乡。

七都岛四面环水,最初的居民除了耕种之外,大多以捕鱼为生。从渔民变成海员,是他们改善生存条件的唯一途径,于是,从这些人当中孕育了七都第一代侨民。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出国的是第二代侨民,他们在海外主要从事餐饮业、服装和皮具加工。

改革开放后出国的是第三代侨民,在海外主要从事中间贸易。

在校就读的每个本地户口的学生都可能是未来的移民。他们就像风筝,绳子的那头远远地牵在大洋彼岸亲人手里,等到季候风吹起,他们就迎着绳子的方向飞翔……

“隔代教育”让留守儿童性格孤僻

走在前沙村的村道上,迎面来了一个戴着小红帽的小姑娘,四五岁样子,背着小书包边走边玩。记者问她:“小朋友,你的帽子好漂亮啊,谁送的啊?”小姑娘说是妈妈买的。但当记者问她妈妈在哪里时,她却回答不知道。

这时,旁边一位村民见状笑呵呵地插话:小姑娘的爸妈在意大利,孩子生下后就送回来给爷爷奶奶寄养,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了。

据这个村民介绍,为了节省养育成本,同时为了腾出时间挣钱,大多数人选择将孩子送回老家寄养,等到时机成熟再接到国外上小学,或者中学。

在七都镇教育办的黄保胜老师那里,记者了解到了下面这些数字:七都岛常住人口9232人,旅居港澳台及海外的人数15200人,是常住人口的1.5倍多,其中,美国5478人,法国3169人,意大利1251人,中国香港1097人……

岛上幼儿园283名学生中,本地户口的只有54人。由于出生率不断下降,在校学生越来越少,镇里的小学已经从去年的5个合并到现在的2个。

七都中学的职高部每年招生时,都设两个班,到了高三就合并成一个班,因为会有一半学生中途辍学出国。

据统计,岛上在校学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共有1467人,他们大多是父母远在海外的留守儿童,大约有一半存在着隔代教育的现象。他们很少有来自家庭的束缚,比城里的孩子自由,但却普遍感到孤独。

出国的命运让孩子们提前成熟

七都中学三面环水,没有围墙。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可以望见平坦延伸着的冬季田野。操场边的旗杆上,高高飘着一面国旗,风展红旗如画。五星红旗下,几个打篮球的孩子奋战正酣。

他们当中,不少人在不久的将来,便要前往海外与亲人团聚,开始一种完全陌生的生活。

记者在篮球场找到了小河和小仁(化名),两人分别读初三和高一。

这个学期也许是小河在国内读的最后一个学期,他的三个姐姐和母亲都已经办好了签证,只等美国纽约的父亲打来电话,便要全家移民了。小仁的两个姐姐也在纽约,估计读到高三毕业,小仁也要出国了。

除了电子游戏,篮球是他们最大的爱好。“现在打球没劲,因为最要好的一位玩伴今年上半年出国了,现在是三缺一”,说这话的时候,两人神情有些落寞。

小黄今年读高三,和所有的新新人类一样,喜欢穿有很多兜兜的时尚牛仔裤。虽然她很漂亮,却不像城里同年龄的孩子一样早早就谈恋爱。她告诉记者,在七都,早恋现象比较少,因为这样的感情很脆弱,一出国,生活全部都要发生改变。

等到明年夏天拿到毕业证书,小黄就要出国了。但是她一点都不想出国,因为从回来的伙伴那里得知,去国外干活都很辛苦,就和她的大姐一样。她的大姐8年前去了美国,至今没有回家,因为没有绿卡。前年,大姐与一个同样打工的福建人结婚时,家人也只能遥遥祝福他们而已。

留在国内也没有前途,因为她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大学肯定考不上;职高毕业找工作,不但工资低,而且也很辛苦。相比之下,去美国还是好一点,赚的钱虽然不算太多,毕竟是美元,寄回家就很管用了。她说起美元的时候,就像我们说人民币一样自然。

在孩子们眼中美国是个大工厂

尽管即将出国,但他们对自己要去的国家几乎一无所知。

小河唯一知道的是,美国的白天与中国正好相反。每次家里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都是在夜晚,而那里却是白天。但直到现在,他也不明白是为什么,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世界地理。

“美国首都是哪里?”

“纽约?”沉吟了半晌,小仁嗫嚅着回答。

当记者把NBA、尼亚加拉瀑布、摇滚乐、好莱坞等词语一一报出时,他们仍是一脸茫然。在他们脑海里,花花世界的美国并不属于自己,那里不过是一个大工厂,他们去做工,只不过赚的是美元而已。

问起他们最大的愿望,小仁不假思索地说,过一种自由的生活,想干吗就干吗。

小黄沉吟一会儿说,多挣点钱,争取2008年回国看奥运会。

小岛上走出大批侨界名流

记者试着提起一些七都岛上的名人,但马上发现那也是徒劳。虞锡龙、林精平……他们对这些名字毫无反应。

尽管这些即将出国的孩子对出自家乡的海外侨领们一无所知,但是,七都镇为数众多的海外侨团,在温州华侨界却大名鼎鼎。

这些海外侨团的首领在侨界一呼百应,指挥着动辄数亿的资金转战在海外商场。

在国内,海外侨民们还大量捐资修路建桥、围海堤坝、老人亭、学校……范围涉及社会公益事业的方方面面。除此之外,他们还把每年台风来袭时捐资赈灾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资料:http://www.qnsb.com/gb/node2/node9/userobject1ai29707.html

樟里村一条爬满凌霄花的巷子里

有一座叫“阳光小院”的院子

走进阳光小院的木门台

沿着布满石子的石板路

在鲜花的夹道欢迎下

我们走进了一座充满阳光的院子

这座庭院确实名副其实

洒满阳光的院子里可圈可点

庭院的屋檐月台上

阳光下铺着蓝夹缬的茶几

一方端砚茶盘,几枚倒翻的茶杯

木箱子、圆木桶、插花瓶

轻轻地勾勒出这屋主人的雅趣

木质窗棂上的一幅匾牌

道出了这屋主人的家当

透过玻璃窗户我看到的是珠宝

院子的中央露台上

木条的长桌配上木条凳

悬挂的木制卷帘

野趣中又带着些许的简约

茶壶茶具煤油灯具

竹篮中的书本、水壶中的插花

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以在煤油灯前喝茶聊天

院子里的凌霄花肆意地爬上二楼的窗台

厨房前的柚子树上挂满了柚子

厨房里飘出了主妇炒菜的声音

阳光透过篱笆撒向院子

一只狗狗倒在葡萄架下呼呼大睡

生活中透析出简约又诗意

可以舞弄琴棋书画诗酒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681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