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炮台在哪儿?

睿智是什么意思2023-03-11  22

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区东沽,海河入海口处,素有海门古塞之称,即津门海防要隘之意。自古以来即为海防重地,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一说。大沽炮台始建明朝嘉靖年间,为抗击倭寇开始驻军修堡垒。在中国近代史中,大沽炮台更是成为我国重要的海防屏障。现保存较好的是“威”字南炮台和“海”字老炮台两座遗址,其他炮台已荡然无存。台内用木料,外用青砖砌成,白灰灌浆非常坚固。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后不断增修加固。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已建成大炮台五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了大沽炮台群,形成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清咸丰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作为钦差大臣镇守大沽口,对炮台进行全面整修,共建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风凛凛镇守在大海门户的高处。近百年来,大沽口炮台饱经沧桑,几经兴废,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史见证。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又以“津门古塞”之誉被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沽炮台读音是:Dà gū Pào tái。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塘沽区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门之屏障。自古以来即为海防重镇,素有“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之说。在中国近代史中,大沽炮台更是成为中国重要的海防屏障。清咸丰八年时的大沽口炮台共5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五字命名。大沽口炮台总占地面积约93.8公顷。[1][3]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整整六十年间,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侵略战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签《辛丑条约》,炮台被拆毁,仅余遗址,唯有南岸“海”字中炮台,上砖下石建筑,内部三合土夯实,还保存完好,为近代列强侵华与中华民族抗御外侮铁证。1988年1月13日,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中文名大沽口炮台外文名Dagu Fort Ruins Museum地理位置天津市塘沽区大沽口海河南岸所处时代1858年占地面积93.8 公顷天津市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一九九七年拨款修复了"威"字炮台。继而,市文物部门又制定了在此修建"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的规划。这一规划方案已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即将修建的大沽口炮台遗址公园,南北长约一公里,东西宽半公里。主要内容包括:公园入口处设计圆弧炮墙;临海一面修建仿古炮墙,总长一千零五十米。恢复"威"字、"海"字炮台原有风貌。在"镇"字炮台遗址以北,依原貌重建一座炮台。游人可登炮台远眺,俯瞰古战场全貌。在"海"字炮台南侧,修建一些茅草屋,内设与真人大小相同的清代士兵泥塑像,再现当年士兵的生活环境和场景。遗址公园还将修建小型码头,游人可乘船从海上观赏炮台雄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65863.html

最新回复(0)